干部先摸“石头”群众放心“过河”

干部先摸“石头”群众放心“过河”

彭涛(左)和村民一起给青菜头苗子施肥。

群众想发展产业,但担心有风险,怎么办?金鸡镇蜂水村几名村干部筹资流转外出务工村民的闲置土地,种植青蒿和青菜头,不仅让贫困户有上班挣钱的地方,还可带动其他村民跟着干。10月25日,尽管天空下着毛毛雨,金鸡镇蜂水村四组卢传杰等几个贫困户仍在桂阳河(小地名)的坡地上干得热火朝天。

这片50亩的坡地,是蜂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彭涛,联合几名村干部从农户手里流转过来的撂荒地,专门用来种植青蒿和青菜头。这里也是卢传杰、李良于等贫困村民上班的“单位”,他们在这里每天可以挣60元工资。

“群众想搞产业,但又害怕风险,更不知从何入手,就只有靠我们干部先试水了,群众看见效益后自然会跟着干。”彭涛道出了几名村干部筹资发展种植业的初衷。

“嘴上说得再多,不如干成一件事给群众看,这是最好的宣传发动。”彭涛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汉子”,今年8月,她带着几名村干部专程到邻村的青蒿种植基地参观。回来后,几人一合计,决定每人出资2.5万元,流转土地种植青蒿和青菜头。不久,他们就与万州的青蒿收购商达成订单种植协议。

“如果种植成功,今年底每亩青菜头有3000元收益,到明年每亩青蒿有4000元收益,群众就可以放心跟我们干,尤其是村里的贫困群众可以在这里务工挣钱。”彭涛介绍,村里还有7个贫困户没有脱贫,每天发布上工人员名单时,她会优先让贫困群众出工。目前,已有4个贫困家庭的人员在种植园务工。

“如果这个种植项目失败,我们几个自己承担损失。如果今年‘吹糠见米’,有了较好的收益,我们几个村干部就退出股份,把种植园转让给群众,尤其是贫困户,让他们成为股东,靠产业脱贫致富。”彭涛说。伯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