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發力,辦好「第一民生工程」——青龍滿族自治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紀實

精准发力,办好“第一民生工程”——青龙满族自治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纪实

位於青龍滿族自治縣婁杖子鎮獅子坪村的秦皇島木蘭菌業股份有限公司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採取“公司+園區+基地+貧困戶”模式,共帶動周邊9個鄉鎮19個貧困村、2503戶貧困戶、6500多貧困人口參與食用菌產業發展並實現多渠道增收,每年直接帶動村民創收400多萬元。這是工人在車間裝制食用菌菌棒。通訊員崔嶺攝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郭猛通訊員翟宏軍、崔嶺)層林盡染,林果飄香,百業興旺……金秋時節,青龍滿族自治縣到處湧動著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勃勃生機。

“戴了多年的貧困帽子終於摘掉啦!”國慶節前夕,省政府正式批准青龍等25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序列。消息傳來,全縣廣大幹部群眾歡欣鼓舞。

青龍自1994年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以來,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脫貧攻堅統攬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找準主攻方向,明確脫貧路徑,實打實幹,脫貧攻堅戰取得顯著戰果。截至2017年底,24254戶、71361人實現穩定脫貧,貧困人口減為1986戶、5277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11%。

青龍是如何克服致貧根源,成功摘掉貧困帽子,並實現脫貧攻堅和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互促共贏的?日前,筆者入農家、進企業、訪園區,深入瞭解該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實踐和探索。

●發展八大富民產業,實現貧困人口廣泛覆蓋、多重覆蓋

“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要下好精準這盤棋,多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多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多給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致富的動力。”青龍滿族自治縣縣委書記霍春利說。

為此,青龍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因地制宜,重點發展林果業、特色農業、手工業、旅遊業、光伏等八大富民產業,實現貧困人口廣泛覆蓋、多重覆蓋。

10月17日,在木蘭菌業股份有限公司,婁杖子鎮丁杖子村的丁振柱和20多名村民正在抓緊裝填菌袋。“在這裡上班,每月工資3000多元,下班後還可以管管山上的果樹和地裡的莊稼,啥都不耽誤。”丁振柱很滿足。公司總經理吳志芳介紹,公司有160個香菇棚室,常年用工80多人,基本上來自貧困家庭,每年僅工資一項就支出300多萬元。

目前,全縣林果種植面積126萬畝,林果產業覆蓋貧困戶24873戶72409人,貧困村林果總面積達到37.6萬畝。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金融機構”的模式,對貧困村畜牧養殖給予貸款貼息,對集中連片建設並帶動貧困戶參與的中藥材、食用菌(設施蔬菜)產業園區,給予水利配套支持。2017年,扶持61個貧困村、6177戶、15934人發展特色養殖,年人均增收590元;扶持貧困戶643戶、1817人發展中藥材產業,年人均收入520元;24個貧困村發展食用菌560萬棒,帶動3751戶、9982人年人均增收960元;4613戶貧困戶參與旅遊產業發展,戶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

在光伏扶貧方面,青龍第一批7.2兆瓦村級光伏電站投入運行,帶動24個貧困村每村每年增加集體收入2萬元,帶動1440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可持續受益20年。涉及17個鄉鎮、51個村的2.4兆瓦聯建屋頂光伏項目併網運行,可帶動貧困戶5228戶每戶每年增收300元以上。天輝30兆瓦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併網發電,帶動1000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

●以教興縣、以智脫貧,創建教育脫貧強縣

針對貧困群眾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工作技能,脫貧渠道匱乏的狀況,青龍從職業教育、農技推廣、拓展信息渠道入手,實施“一戶一人一技能”計劃,圍繞駕駛、紡織、縫紉、果樹管理、大棚栽植、光伏發電等,與中國農大、北京金秀月嫂等院校和企業合作,開展菜單式培訓,使貧困戶實現穩定就業2萬人,就業率達到60%。

擺脫貧困、拔掉窮根,必須夯實教育脫貧根基,阻止貧困代際傳遞。青龍從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入手,大力改善基礎教育辦學條件。總投資3.3億元的示範性高中即將投入使用,全縣高中將全部集中到縣城。新建縣城小學3所、幼兒園2所,撤併農村小學教學點52個,新改擴建鄉村幼兒園22所,支持發展民辦“普惠性”幼兒園50所。

同時,青龍嚴格落實“兩免一補”和“三免一助”等政策,貧困在校生享受教育扶貧政策比率達到100%。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3660萬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88萬人次。實施“雨露計劃”,對就讀高中、高職技校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額外給予每生每年3000元財政補貼;實施“泛海助學”行動,為292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和殘疾學生髮放助學資金146萬元;積極落實生源地貸款政策,為716名家庭困難大學生髮放貸款500餘萬元。

●築牢戰鬥堡壘,脫貧攻堅黨旗紅

“是她對扶貧工作的執著和對貧困群眾的愛心打動了我,從她身上我感受到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和情懷。”說到秦皇島市體育局派駐朱杖子鎮朱杖子村第一書記孫娟,河北恆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剛讚不絕口。

原來,孫娟被派駐到朱杖子村後,得知在外創業有成的周剛有回家鄉投資辦廠的意願,便立即跟縣領導作了彙報,並奔赴浙江與周剛洽談,對他提出的十幾條落實投資的問題很快就給予滿意的答覆,最終促成項目落地,帶動朱杖子村以及周邊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場攻堅戰,必須加強黨組織建設,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築牢戰鬥堡壘,讓黨旗在脫貧攻堅的陣地上飄揚。青龍實施建強堡壘、能力提升、“支部+”、結對幫帶、陣地升級五大攻堅行動,村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實現貧困村全覆蓋,成立農村黨支部學校。強壯“主心骨”,在連片貧困地帶,整合村組織,包片聯建,組團發展;培育“突擊隊”,引導創業有成的外出流動黨員、民營企業優秀黨員擔任村“一把手”,爭當“先鋒軍”;涵養“實幹家”,讓黨員成為脫貧致富的實踐者、實驗者和實幹者;架起“頂樑柱”,市縣領導包聯幫扶,機關單位駐村幫扶,科技特派員現場幫扶,一幫到底,不脫貧不脫鉤。

據統計,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縣農村黨員累計出義務工3萬多人次,在有效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的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的積極性,主動出工出勞,僅用3個多月,群眾自己就完成600多公里鄉村路、5萬餘畝經濟林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