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奇家族:文藝復興教父 400年佛羅倫斯無冕之王|海外世家

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教父 400年佛罗伦萨无冕之王|海外世家

海外世家:美第奇家族

600年前美第奇(Medici)家族對整個歐洲的藝術和政治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波提切利、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是這個家族後代的陪讀。

600年後人們依然記得這個守衛著藝術、統治佛羅倫薩四個世紀的家族。這個家族的高尚和卑微至今為人所津津樂道。

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教父 400年佛罗伦萨无冕之王|海外世家

米開羅佐為柯西莫建造的美第奇宮

14世紀左右的佛羅倫薩,還是一個獨立自治的邦國。城市裡的行政長官用扔黑豆和紅豆來記錄男孩和女孩的出生數量。在當時商人僅僅憑藉富有、慷慨、擁有正當生意是不能贏得社會的足夠尊重的,有錢人還需擔任政府官職。早在13世紀,美第奇家族還是以耕種為生的普通農民,一個世紀以後,這個家族因涉足工商業發達起家,其中喬凡尼已經是一名成功的銀行家。和許多商人一樣,他無心於政治。但正如他的孫子所說,有錢人不參與政府事務是不會大富大貴的。1421年,喬萬尼當選為佛羅倫薩行政長官,從而奠定美第奇家族在佛羅倫薩長達四個世紀的統治地位。

雖然喬凡尼的兒子柯西莫和曾孫洛倫佐是文藝復興的主要推動力量,但喬凡尼卻是美第奇家族第一位贊助藝術的人,他援助過馬薩喬——正是這位早逝的天才在透視法等方面對繪畫做出了徹底的改革,並將一個世紀以前喬託的氣息傳遞給後來的巨匠們。喬凡尼還委任卓越的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修建佛羅倫薩的花之聖母大教堂,這座美麗的圓頂建築在喬凡尼之子柯西莫的繼續支持下完工,在樣式及結構上達成了劃時代的重大革新,影響歐美建築500餘年,至今仍是佛羅倫薩的象徵。

1

佛羅倫薩的僭主

1416年,喬凡尼的大兒子柯西莫迎娶了父親生意合夥人的侄女,銀行巨頭巴迪家族的掌上明珠康特斯娜,這完全是一樁家族聯姻。康特斯娜帶來了陪嫁的舊家宅巴迪宮,併為美第奇家族繁衍後代。非常有趣的是,柯西莫這個名字在他的親弟弟洛倫佐的後代中頻頻出現,而洛倫佐的名字又在柯西莫的直系後代中出現了好幾次。在康特斯娜的舊家宅裡,柯西莫裝飾上美第奇家族的標誌:1個盾牌和6個球。有人說這是圓形錢幣的象徵,又有人說這是藥丸,Medici作為家族的姓氏最早來源於醫藥一詞。不管它是什麼,從巴迪宮開始,美第奇家族的興盛和文藝復興就緊密聯繫在一起了。

改造了巴迪宮之後,柯西莫覺得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宮殿,而不是普通的家宅。因此多那太羅和米開羅佐這兩位文藝復興的先導人物開始走進美第奇家族。米開羅佐為柯西莫建造了美第奇宮,多那太羅為他雕塑了自古典時代以來第一個獨立式等身銅像。他們開創了美第奇家族資助學者和人文主義者的先河,並由此走向藝術的聖殿。事實上,柯西莫並不如他交際圈內其他人文主義者那樣博學,但是他卻是當時最重視人文理想在公眾行為中的重要性的領袖者。他從小就開始收集古典手稿並對此有廣博的學識。

和當時許多望族所不同的是,柯西莫一直和他父親喬萬尼所要求的那樣,儘可能地遠離公眾的視線。他很少被人看到在城裡的街上行走,從沒有超過一個以上的僕人陪同,並且穿戴低調。他總是小心地將靠牆的路讓給年老的市民,並且將任何在公眾場合出風頭的機會讓給其他望族。當他在羅馬做生意的時候,他成功地避免了競爭對手和敵人的嫉妒。

雖然柯西莫和他的父親一樣儘量保持低調,但是他有更大的野心,決意讓財富實現不同用途。顯然,柯西莫成功了。他不但擴大了父親的財富和政治影響,在文化藝術領域也享有更高的聲望。喬凡尼去世時,留下了179221塊金幣,但是卻沒有一個人知道柯西莫究竟有多少財富。而從1434年到1471年,美第奇家族為慈善事業、公共建築和捐稅所付出的不下663755塊金幣,僅科西莫一人負擔的就有40多萬。他利用稅賦打敗敵人,徵用僱傭軍,對民眾慷慨大方,促進了佛羅倫薩的經濟,從而穩定自己的政治地位。教皇皮烏斯二世曾這麼評價柯西莫:“政治問題在他家裡解決……他決定著和平還是戰爭,他控制著法律。除了頭銜,他和皇帝沒什麼兩樣。”柯西莫成了佛羅倫薩真正的僭主。

在文藝方面,柯西莫還贊助了吉貝爾蒂、弗拉·安吉利科和弗拉·菲利波·利比。他也是學者的朋友和保護人,他在家裡接待著名學者費奇諾,任命他為佛羅倫薩柏拉圖學會主席,將自己官邸附近的一棟住宅送給他,足以證明他很喜歡和費奇諾交往。因為推崇柏拉圖學說,柯西莫決意興建柏拉圖學院,這對歐洲思想史有著深遠的影響。柯西莫去世時全城為他送葬,在城邦政府的指令下,他的石碑上刻著“國父”的字樣。

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教父 400年佛罗伦萨无冕之王|海外世家

米開朗基羅為意大利羅馬的VATICAN教堂頂部所雕刻的畫像

2

藝術家的支持者

柯西莫曾經寄予厚望的兒子喬萬尼不幸早逝,因擔心家族後繼無人,他痛苦萬分。但他的另一個兒子皮埃羅雖然體弱多病,卻與妻子培養了傑出的洛倫佐,為家族爭得了無上榮耀,這也許是柯西莫當初不曾預料到的。洛倫佐能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做出卓越貢獻的人物,與他的母親柳克麗茲密不可分。柳克麗茲擅長寫宗教詩,她邀請才華初露的畫家波提切利住進美第奇宮,目的是教化兩個兒子洛倫佐和朱利亞諾。

在她的時代,沒有專門的藝術沙龍,而她和皮埃羅將藝術家請進家門資助供養的方式形成沙龍早期的雛形。為了報答柳克麗茲的知遇之恩,波提切利以她為原型畫了聖母子像。柳克麗茲在宗教治國的文藝復興時代,成為當仁不讓的精神偶像。

比起先人,洛倫佐的文化修養無疑更勝一籌。他自己就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和藝術評論家,身旁聚集著當時最優秀的學者、文人和藝術家。他為子女們寫劇本,不論多忙,他也會和孩子們一章節一章節地聊自己和其他優秀文人的作品。他贊助過達·芬奇,並把他推薦給米蘭的史弗沙公爵。米開朗基羅的一生更是與美第奇家族密切相關。

在米開朗基羅還只是14歲的少年時,洛倫佐就允許他住進美第奇宮殿,學習、觀摩大量的藝術品,並與當時最有名望的人文主義學者和詩人交往相處。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即便米開朗基羅服務了數代美第奇家族人員,他也不曾成為一個“御用藝術家”。深刻的人文主義意識使得米開朗基羅對美第奇家族的反對者——薩伏納羅拉修士始終充滿同情,薩伏納羅拉修士在洛倫佐死後驅逐了美第奇家族、後來死於火刑。

後來,米開朗基羅受出身於美第奇的教皇利奧十世委託,在佛羅倫薩為美第奇家族建造陵墓,這項工程斷斷續續進行了15年。著名的《晝》、《夜》、《晨》、《暮》四座雕像就安放在陵墓的石棺上。陵墓還有一座雕像,表現的正是洛倫佐。

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教父 400年佛罗伦萨无冕之王|海外世家

美第奇家族的領袖人物之一洛倫佐

儘管洛倫佐在藝術方面有不錯的天賦,並極其希望自己能像祖父柯西莫一樣在各方面都優秀,但是他始終沒有祖父的經商天賦,他把過多的管理權交給手下一個只會阿諛奉承的總經理。美第奇銀行的財富因此迅速遞減,倫敦分行、布魯日分行、米蘭分行接連倒閉,里昂、那不勒斯、羅馬等地的分行的經營也面臨困難。但對洛倫佐來說,這並不是最慘的,因為還有一場政治刺殺在等著他。

1478年,在教皇西克斯圖斯四世的支持下,與美第奇家族敵對的帕奇家族在教堂裡對洛倫佐和他的弟弟朱利亞諾動了手。朱利亞諾身中數刀死去,洛倫佐因為反應靈活,躲到了花之聖母大教堂新改建的聖器儲藏室裡得以倖免。隨即是一場全城騷亂,民眾支持美第奇家族,謀刺者被殘忍地處死,街上到處是斷肢殘屍,教皇和那不勒斯國王向佛羅倫薩宣戰。為了保住佛羅倫薩和城中的百姓,洛倫佐抵押了家族的土地,籌措了鉅額金錢前往那不勒斯向費蘭特國王求得了一紙和平協議。

回到佛羅倫薩,洛倫佐受到人們熱烈的歡迎。但弟弟朱利亞諾的死依然讓他感到傷心。為了悼念兄弟之情,洛倫佐讓波提切利創作了《維納斯與馬爾斯》,以表達對弟弟的緬懷之情。

除了對藝術家的贊助,洛倫佐還專注各種收藏:青銅製品、獎章、錢幣、古代陶瓷、古董寶石以及羅馬、拜占庭、波斯和威尼斯的花瓶,很多都是刻在半珍貴寶石上。他擴建圖書館,搜尋各種圖書和手稿,並找了大量的抄寫員,插畫家將好書複製,然後送給托斯卡納境內外的圖書館。同時,他還捐助大學,對優秀的教授抱有極大的熱情。

在洛倫佐生命的最後十年,為了維持佛羅倫薩的和平,他努力博取新一任教皇的歡心,進而控制教皇。當時整個歐洲都知道,羅馬教廷的政策以後都由佛羅倫薩操控。洛倫佐成為柯西莫之後又一個意大利政策的決策人,歐洲統治者紛紛追隨他的意見,穆斯林統治者也給他送上豐厚的禮品。洛倫佐死後,佛羅倫薩陷入混亂,美第奇家族在1494年和1527年兩次被驅逐,兩次捲土重來,對這個城市又頑強地統治了數百年,依然是引起諸多不滿的僭主政治,也依然是贊助文化的家族傳統。

3

家族中的女人們

“美第奇家族的女人”是一群命不由己的女人,生來就被當作政治、經濟賄賂的禮物,贈送給一樁樁光耀門楣的婚姻。但她們更是揮霍、時髦的一群人,她們的陪嫁動不動就是一座宮殿,她們要不就嫁給王室貴族,要不就是打理家族產業。從13世紀到17世紀,“美第奇家族的女人”通過聯姻幫助家族維持顯赫。

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教父 400年佛罗伦萨无冕之王|海外世家

波提切利的作品LA PRIMAVERA (SPRING)

將時尚從佛羅倫薩推向羅馬、法國、西班牙,直到整個歐洲大陸都為之瘋狂,是特權階層的力量在起作用,也是美第奇家族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們大膽嘗試的結果。對於美第奇家族嫁出去的女人們來說,沒有什麼是比藝術和時尚更值得投入的事了。她們孜孜不倦地追求美的極致,除了陰差陽錯的婚姻和愛情,似乎沒什麼是權力和金錢買不到的。而這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凱瑟琳。

1533年,14歲的凱瑟琳嫁進法國王室,成為14歲的王位繼承人亨利的妻子。經歷過美第奇流亡時代,又被當做人質在修道院裡關押過,種種過往已經令凱瑟琳面對亨利專寵年屆48歲高齡的情婦黛安娜時表現得冷靜而凌厲。她令鞋匠訂製出4英寸高的高跟鞋,裝飾絲質花邊和寶石,這讓她看起來更加搖曳生姿。此外,凱瑟琳在佛羅倫薩有專門為自己配製香水的工人。凱瑟琳不僅將摺扇、鑽石切割工藝和便於騎馬的襯褲帶進法國王室,還顛覆了法國王室的烹飪技術。她嫻熟高雅地用刀叉切牛排,用晶瑩剔透的玻璃杯佈置餐桌,教法國貴族吃冰淇淋和花色肉凍,使得還處在粗糙時期的法國人開始真正感受到美食作為一種藝術品的魅力。

凱瑟琳在25歲那年終於為亨利生下第一個孩子,從此她一發不可收拾,總共生了十個孩子,存活了七個。第一個孩子出生後不久,她如願以償隨著亨利二世的登基當上法國王后,美第奇家族的榮耀走向新的輝煌。亨利二世去世後,她漸漸顯露出政治上的天份,統治法國長達十五年。

由於凱瑟琳操縱的法國政治過分血腥,她成為備受批判的野心家。但對法國時尚而言,她是功不可沒的先驅。

4

最後的守護者

由於美第奇家族的男人們十有八九對女人不感興趣,這也為美第奇終結四個世紀的統治埋下了禍根。柯西莫三世的兩個兒子菲爾迪南德和吉安·卡斯托尼都偏愛男寵。柯西莫看到自己的兒子沒有一個能為自己誕下子嗣,深感絕望,不得不求助於他哥哥紅衣主教弗朗西斯科·馬利亞。為了家族的利益,弗朗西斯科最終放棄神職同意娶妻,當時他已經48歲。然而20歲的新娘埃羅諾亞並沒有讓弗朗西斯科的婚後生活好過,結婚不到2年,他就去世了。隨後,美第奇家族的大部分男性成員陸續因病去世。柯西莫三世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女兒安娜身上。為了讓女兒破例當上女大公(此前大公從無女性),維護家族利益,柯西莫四處奔走,還一度因此引發了外交問題,各邦國都提出自己的繼承主張。最終,安娜還是成為美第奇家族最後一位繼承者。

安娜並不漂亮,但是你不得不承認她是真正的貴族。即便知曉家族已經落沒,她始終保持著貴族的態度生活。在她去世的時候,她立下的遺囑中將美第奇所有的財產傳給新大公以及他的繼承人,包括美第奇的宮邸和別墅、畫作和雕塑、珠寶和傢俱、書籍和手稿——她世世代代的祖先留下來的所有藝術作品和大量珍藏。她只有一個條件:美第奇家族珍藏的一切都不得搬離佛羅倫薩,要讓全世界的人民都可以欣賞。

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教父 400年佛罗伦萨无冕之王|海外世家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教父 400年佛罗伦萨无冕之王|海外世家

美第奇家族中嫁給亨利四世的瑪麗皇后

誰在歐洲助推巴洛克風

1600年,美第奇家族有了第二位嫁進法國王室的王后,瑪麗。她的丈夫是比她大20歲的亨利四世,凱瑟琳王后是她的遠房堂姐。瑪麗王后的長相讓人不敢恭維,又矮又胖還反應遲鈍,亨利四世看不上她,她也討厭這個散發著體臭的老花花公子,但她為亨利四世生了6個孩子,母以子為貴,這便鞏固了她在宮廷裡的地位。1610年,國王被暗殺,瑪麗王后當上攝政王,政治黃金期來臨了。但她並沒有玩弄權術的天份,她把大部分精力用來修建盧森堡宮和追求新的藝術形式。瑪麗王后為法國時尚所做的最大貢獻在於通過邀請荷蘭巴洛克畫家魯本斯來巴黎,從而將巴洛克風格推向歐洲。

關於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家族是意大利佛羅倫薩著名家族,或譯為“梅蒂奇家族”,是佛羅倫薩13世紀至17世紀時期在歐洲擁有強大勢力的名門望族。

美第奇家族在歐洲文藝復興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其中科西莫·美第奇和洛倫佐·德·美第奇是代表人物。我們不能說,沒有美第奇家族就沒有意大利文藝復興,但沒有美第奇家族,意大利文藝復興肯定不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面貌。

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教父 400年佛罗伦萨无冕之王|海外世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