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抓住問題的關鍵點,方可解決

治病要講究“對症下藥”,解決問題也是一樣的道理,要找對關鍵點,抓住問題的“癥結”。當你在工作中遭遇難題,一籌莫展的時候,不妨讓自己冷靜下來,仔細分析一下問題,找到“癥結”,對症下藥,問題就可以順利解決。

要抓住問題的關鍵點,方可解決

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有這樣一次經歷:當他還是一名記者時,一次,他託一位同事代買圓珠筆,並再三叮囑他:“不要黑色的,記住,我不喜歡黑色,暗暗沉沉,肅肅殺殺。千萬不要忘記呀,12支,全部不要黑色。”第二天,同事把那一打筆交給他時,他差點昏過去:12支,全是黑色的。

他的同事卻振振有詞地反駁:“你一再強調黑色的、黑色的,忙了一天,昏沉沉地走進商場時,腦子裡印象最深的兩個詞是:12支,黑色。於是我就一心一意地只找黑色的買了。”其實,只要言簡意賅地說“請為我買12支藍色的筆”,相信同事就不會買錯了。從此以後,尤今無論說話、撰文,總是直入核心,直切要害,不去兜無謂的圈子。

由此可見,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處理生活問題,都要講究方法。只有抓住關鍵問題,切中問題的要害,才能使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事半功倍。

有一家核電廠在運營過程中遇到了嚴重的技術問題,導致了整個核電廠生產效率的降低。核電廠的工程師雖然盡了最大的努力,但還是沒能找到問題所在。於是,他們請來了一位頂尖的核電廠建設與工程技術顧問,看看他是否能夠確定問題的所在。顧問穿上白大褂,帶上寫字板,就去工作了。在兩天的時間裡,他四處走動,在控制室裡查看數百個儀表、儀器,記好筆記,並且進行計算。

臨離開前顧問從衣兜裡掏出筆,爬上梯子,在其中一個儀表上畫了一個大大“×”。“這就是問題所在。”他解釋說,“把連接這個儀表的設備修理、更換好,問題題就解決了。”顧問走後,工程師們把那個裝置拆開,發現裡面確實存在問題。故障排除後,電廠完全恢復了原來的發電能力。

大約一週之後,電廠經理收到了顧問寄來的一張1萬美元的“服務報酬”賬單。電廠經理對賬單上的數目感到十分吃驚。儘管這個設備價值數十億美元,並且由於機器故障損失數額巨大,但是以電廠經理之見,顧問來到這裡,只是到各處轉了兩天,然後,在一個儀表上畫了一個“×”就回去了。對於這麼一項簡單的工作收費1萬美元似乎高了。

於是,電廠經理給顧問回信說:“我們已經收到了您的賬單。能否請您將收費明細詳細地逐項分列出來?好像您所做的全部工作只是在一個儀表上畫了一個“×”,1萬美元相對於這個工作量似乎是比較高的價格。”"

過了幾天,電廠經理收到顧問寄來的一份新的清單,上面寫道:“在儀表上畫x ”:1美元;查找在哪一個儀表上畫×:9999美元。”

這個簡單的故事向我們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如果想在生活中獲得成功、成就和幸福,一條最重要的定律一一就是必須知道其生活中的每一個階段的關鍵點何在,這是我們成就每一件事情的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從重點問題突破,是高效能人士思考的習慣之一,如果一個人沒有重點的思考,就抓不住事物的關鍵。那麼,他做事的效率必然會十分低下。相反,如果他抓住了主要矛盾,解決問題就變得容易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