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律:人工智慧及其繪畫作品——請欣賞「奔馬」和「錦繡河山」

呂律德語老師本今日頭條號:呂律德語老師,中的所有文章,均是我——呂律德語老師原創或編譯。我所有文章中採用的圖片,除少數我自己拍攝外,均出自網絡免費的版權公開的圖片。

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微信朋友圈。如有媒體或者其他自媒體想轉載我的文章到其他平臺,請聯繫授權並標明我這個作者的姓名及職業——呂律德語老師,以及標明文章出處:即“出自呂律德語老師的微信公眾號:律一德語學習室(lvlvgerman)”,以及“出自呂律德語老師本今日頭條號:呂律德語老師“。本人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謝謝!

——聲明人:呂律(北外培訓學院德語培訓教師/編輯/翻譯/寫作者/終身學習和博物學愛好者。我的聯繫方式:電話:0086-1810107275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微信號:nickel0321(呂律))



人工智能現在幾乎涉及到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現在正在翻譯一本英語書,就藉助了人工智能翻譯詞典的巨大幫助,拍照就能翻譯,我只要修修改改就行了。在機器翻譯maschinelle Uebersetzung 方面,英語的已經比較完善,可惜在小語種方面——比如德語的還是任重道遠,需要再加油。尤其是學術著作德譯中。

在我之前已經交稿的一本德語學術著作《Soziologie der Marke》(品牌社會學)的翻譯過程中,機器翻譯是幫不上任何忙的。只能人力苦苦地翻。所以我熱切地希望人工智能在機器翻譯方面持續不斷進步,成為人的得力助手,讓人類從各個語種的苦累繁重的翻譯工作中解放出來。

昨天收拾房間,翻出來兩張小畫,才想起來。就在今年上半年,我參與了一次針對人工智能繪畫的問卷調查,就是在一系列繪畫中按照不同的評判標準比較人工智能和人類繪畫的優劣。提交了問卷後,我獲贈了對方寄來的兩幅人工智能繪畫maschinelle Malerei,我給它們命名為“奔馬”和“錦繡河山”。


呂律:人工智能及其繪畫作品——請欣賞“奔馬”和“錦繡河山”


這兩幅畫的“畫家”是人工智能畫家——阿爾法(Alpha)。說明上寫著:“此作品為我們所知的,在中國畫領域首個擁有較深造詣的人工智能畫家 Alpha的第一副作品,限量100幅,您已獲贈其中一幅,具有收藏價值。”

我1976年出生,今年四十二歲。我和我妹妹從小就喜歡繪畫,小時候,父母經常買些名畫的便宜印刷品貼在牆上,算是貧寒生活中的一點藝術欣賞吧。比如徐悲鴻的“奔馬”。直到我自己2008年在北京買了房子,2010年底入住真真正正安了“家”——在我眼裡有房子才算家吧——,我也買了些繪畫的印刷品。這幾年看膩了,突然想自己撿起來,學著畫,才發現,已經是人工智能的時代了,機器已經畫的比大多數普通人好了。

所以我留著這兩幅人工智能繪畫,作為紀念。但是我也沒有斷了自己學畫的念頭,撿起小時候因為時間和費用所限未能實現的愛好,也算是我人到中年後的一個想法吧。只是我的愛好實在太多,慢慢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