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使用六類布線?六類布線的推動因素及安裝方法

現代社會,有許多廠商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盲目的向用戶促銷六類佈線,而並沒有為最終用戶提供一個合理的理由來說明:為什麼要選擇六類佈線?加上業內信息傳播的不足,用戶在選擇六類佈線時往往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那麼,六類佈線的真正推動因素是什麼?用戶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選擇六類佈線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麼要使用六類佈線?六類佈線的推動因素及安裝方法

網絡接口及佈線

眾所周知,佈線是整個網絡的一個網元,整個網絡還包括交換機、PC、外設、服務器和軟件。這些網元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網絡,在為佈線設施選擇佈線類型和介質類型時,必須綜合考慮這些因素。

目前的大多數通信介質可以處理到千兆位協議的網絡轉型。所以當客戶網絡轉向千兆以太網時,毋庸置疑,最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是客戶最佳的選擇。

對大型機構,其部分員工可能是 "高應用需求用戶"。在短期及中期內,這必然要求轉向千兆位以太網到桌面。因此最終用戶必須在考慮未來開支時把千兆位以太網列入計劃之內。1000 Base-TX 還沒有上市,但將在明年前後上市。如果公司中的高應用需求用戶在這個時間框架內轉向千兆位以太網, 那麼在六類佈線上採用1000 Base-TX 的部署成本較低。

如果網絡轉型戰略中包括了千兆位以太網,那麼用戶將從立即安裝六類佈線中受益。儘管許多用戶目前僅部署10/100Mbps 以太網,但成本較低的1000 Base-TX 制式將便於在將來部署千兆位以太網。如果公司對建築物的租賃期很長,可能是5 + 5 + 5 年的租期,或者使用的是自有建築物,那麼公司極有可能最終轉向千兆位以太網。現在安裝六類佈線也將有助於使用1000 Base-TX,以較低的總成本部署千兆位以太網。

可以肯定的是,1000 Base-T 有源設備的成本將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下降, 到公司轉向千兆位以太網時, NIC 和交換機的成本將是當前成本的一半。這種觀點是正確的, 而且指明瞭公司將在什麼時候轉向千兆位以太網。這可能表明, 1000 Base-TX 較六類佈線的成本優勢將不再適用。

簡而言之,如果你在佈線系統使用期間的某個階段,在轉型計劃中包括千兆位以太網,那麼在六類佈線上的部署成本要低於超五類佈線。如果公司的計劃中沒有千兆位以太網, 那麼六類佈線只會浪費資金。在這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成本模型、通過比較1000 Base-T 和1000 Base-TX 得到驗證。最終用戶可以以較低的整體成本獲得相同的數據吞吐量,這是真正的優勢。

至於六類佈線的安裝,AN/NZS 3080、TIA 或ISO 的六類規範中並沒有詳細列出任何新的安裝方法。幾年前為五類佈線規定的安裝方法也適用於六類佈線。其差別在於,由於六類具有非常嚴格的性能標準,因此其對安裝質量要求更高。六類佈線中的任何安裝錯誤或捷徑,都有可能會導致測試勉強合格/不合格。Molex 企業佈線網絡部強烈建議嚴格遵守佈線標準文件中規定的安裝方法及我們隨產品提供的建議作法。Molex 企業佈線網絡部多年來一直規定,認證安裝商必須採用優質的安裝方法,因為產品和安裝會對佈線系統的整體質量產生同樣的影響。

為什麼要使用六類佈線?六類佈線的推動因素及安裝方法

六類佈線安裝

在安裝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部分重要問題包括:

(1) 電纜拉伸張力

不要超過電纜製造商規定的電纜拉伸張力。張力過大會使電纜中的線對絞距變形,嚴重影響電纜抑制噪音(NEXT、FEXT 及衍生物) 的能力,及嚴重影響電纜的結構化回波損耗,這會改變電纜的阻抗,損害整體回波損耗性能。這些因素是高速局域網系統傳輸中的重要因素,如千兆位以太網。此外,這可能會導致線對散開,可能會損壞導線。

(2) 電纜彎曲半徑

避免電纜過度彎曲,因為這會改變電纜中線對的絞距。如果彎曲過度,線對可能會散開,導致阻抗不匹配及不可接受的回波損耗性能。另外,這可能會改變電纜內部4 個線對絞距之間的關係,進而導致噪聲抑制問題。各電纜製造商都建議,電纜彎曲半徑不得低於安裝後的電纜直徑的8 倍。對典型的六類電纜,彎曲半徑應大於50 毫米。存在問題的最關鍵區域之一是配線櫃,因為大量的電纜引入配線架,為保持佈線整潔,可能會導致某些電纜壓得過緊、彎曲過度。

(3) 電纜壓縮

避免使電纜紮線帶過緊而壓縮電纜。電纜過緊會使電纜內部的絞線變形,影響其性能,一般會使回波損耗更明顯地處於不合格狀態。回波損耗的效應積累起來,每個過緊的電纜扎線對都會提高總損耗。較好的方法是保證在使用電纜扎線對把電纜捆在一起時,沒有出現任何電纜護套變形的情況。這在配線櫃中也非常重要,因為用戶一般會紮緊電纜紮線帶,以使電纜保持整潔,或在配線櫃中,配線架背面的端接點進線非常困難。我們建議使用掛鉤和環形電纜紮線帶,如Velcro 品牌的紮線帶。

(4) 電纜重量

注意,Molex 企業佈線網絡部23 號(或直徑為0.6 毫米)六類電纜的重量大約是五類電纜的兩倍。一米長的24條六類電纜的重量接近1.0 公斤,而相同數量的五類或超五類電纜的重量僅0.6 公斤。在使用懸掛線支撐電纜時,必須考慮電纜重量。建議每個懸掛線支撐點每捆最多支撐24 條電纜。

(5) 電纜打結

在從卷軸上拉出電纜時,要注意電纜有時可能會打結。如果電纜打結,應該視為電纜損壞,應更換電纜。安裝壓力會使安裝人員弄直電纜結。但是,損壞已經發生,在電纜測試時會發現這一點。

為什麼要使用六類佈線?六類佈線的推動因素及安裝方法

電纜

(6) 成捆電纜中的電纜數量

在任意數量的電纜以很長的平行長度捆在一起時,具有相同絞距的成捆電纜中不同電纜的線對電容耦合(如藍線對到藍線對),會導致串擾明顯提高。這稱為“外來串擾”,這一指標還有待佈線標準的規範或精確定義。消除外來串擾不利影響的最佳方式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長並行線纜的長度,以偽隨機方式安裝成捆電纜。

(7) 電纜護套剝開

在電纜端接點上,在端接後從外皮到IDC 露出的線對必須保持到最小。並沒有絕對的必要剝開電纜護套,其只是可以舒適地把導線接到IDC 上。TIA 或ISO 佈線標準規定了剝開的護套長度。通過使剝開的護套長度達到最小,這保證了可以保持電纜內部的線對絞距,以實現最有效的傳輸通路。在IDC 上剝開的護套過大將損害六類佈線系統的NEXT 和FEXT 性能。

(8) 線對散開

在線纜端接點,應使電纜中的每個線對的絞距儘可能靠近IDC。線對絞距由電纜製造商計算,改變電纜絞距將給電纜性能帶來不利影響。儘管ISO 和TIA 超五類佈線標準規定了線對散開的長度(13 毫米),但它們沒有對六類佈線作出此類規定。目前的建議是遵守制造商提供的建議。在觸點和環導線順序發生錯誤的端接點上,增加一對絞線要好於去掉一對絞線,以保證與相關IDC 對齊。

(9) 環境溫度

TIA 和ISO 標準大會提高了這一環境問題的地位。當然過去它已經在五類和超五類中引起了問題,業內認為,在六類佈線中,這是一個重要得多的問題。安裝電纜的環境的溫度確實會影響電纜的傳輸特點。如果可能,應避免可能會遇到的高溫環境,如>60?C。如果天花板上的屋頂暴露在陽光直射下,很容易就會發生這種情況。一般來說,在溫度提高時,電纜的衰減會提高。

大家可以看到,目前在關注六類佈線系統的背後,並不僅僅是帶寬需求或善於遊說的廠商。安裝六類佈線的真正需求是公司網絡轉型的商業需要。在安裝過程中,雖然為五類佈線規定的安裝方法也適用於六類佈線,但由於六類具有非常嚴格的性能標準,因此其對安裝質量要求也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