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试用期满认识到这3点,以后“钱途无量”

毕业生试用期满认识到这3点,以后“钱途无量”

初入企业,都有1--12个月的试用期期,试用期满,面临着薪酬重新调整,面对实际工资与预期薪酬之间的落差,宁老师认为,毕业生的心态变得更加平缓,目标更加明确,认知有所变化,不再唯薪酬而工作,更多的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随着认知的提高,毕业生选择就业,虽然薪酬是毕业生求职时最关注的因素之一,但薪酬并非第一要素,

未来发展平台,热爱的事业和喜欢的工作,生活保障就业前已作多项选择;员工更在意未来发展空间和自己的兴趣爱好。

毕业生试用期满认识到这3点,以后“钱途无量”

毕业生求学,花费巨大,毕业生预期薪酬也往往高出企业给出的薪酬,但在校所学知识和面对聚焦的专业岗位,毕业生达到岗位能力还需要重新打磨提炼。求学期间所学知识不能满足企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因此现实情况是,如今许多毕业生的实际工资与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宁老师认为,毕业生考虑预期薪酬时还要看自己的具体情况。“首先你要明确选择某个企业或者单位的原因,是要一个发展平台,还是仅谋求一个稳定的生活保障,还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都要想清楚。同时,接受某些特定条件就可能意味着损失其他。比如高薪往往对应着高强度工作和较大业绩压力。

毕业生试用期满认识到这3点,以后“钱途无量”

因此,很多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需综合考虑,尽管薪酬很重要,很多毕业生并没有将它摆在第一位,多数毕业生会考虑资源,地域和专业兴趣,薪酬也就排在三、四为左右。90后尤其重视自我价值实现。兴趣爱好很重要,因为喜欢一份工作会更让人有动力,更乐意去做,更能持久地去做。

海龟李清(化名)是国家图书馆员工,谈到,当初就业时,并没有太多地关注薪酬,她说,“在英国时就职的那家公司的老板希望我回中国后从事相似的行业,但我想尝试文化展览领域,就选择了国家图书馆。我觉得国家图书馆这个平台层次高,能接触到不一样的文化类策展。”

徐硕(化名)毕业后一直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他提到,目前的收入和之前的预期不太匹配,但入职之前已经了解过公司的薪资待遇,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心理落差。他说:“对我而言,除了薪酬,我更看重这份工作给我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毕业生试用期满认识到这3点,以后“钱途无量”

2.实习期满面对薪酬落差,毕业生心态要平和,多向前辈请教。

第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积累工作经验,尽快成长,毕业生的预期薪酬与实际收入不符已经是一个时期以来“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重要的是毕业生能不能在岗位上获得自己职业生涯的累积经验,能否为今后的工作增长价值,如今,落差仍在,但毕业生的心态却变得越来越平和,毕业生的选择依然发生转变。去年夏天,孙琦(化名)在北京实习半年之后,他在天津开始了职场生涯。他说:“我在考虑预期薪酬时,基本是参考国内的普遍待遇。关键是看工作的平台格局和视野以及后期的发展。有能力的话,收入自然会上涨。”孙琦提到,自己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资要求并不高,所以目前的工资水平和预期差不多。虽然略低于在外企就职的工资,但是也还不错,他说:“薪酬肯定要考虑,不过不是最重要的。第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积累工作经验,尽快成长。”

毕业生试用期满认识到这3点,以后“钱途无量”

3.努力工作,直面落差,不能遇到困难就想到逃跑,剩者为王

踏实进步最重要。薪酬与价值对等,创造的价值越大,薪酬越多,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做大的价值,获得企业和同事领导的认可。多数企业在做绩效考核,与结果挂钩,面对落差,面对预期薪酬与实际收入之间的落差,调节心态、努力提升自己,增强实力对于新手来说愈加重要。“我觉得毕业生作为成年人应该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即便有落差感,也要先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另外,明确地知道自己首先想要什么也很重要。当预期薪酬与实际收入不符时,要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如果就职环境确实不适合自己,就果断离开;如果是自身存在问题,那就应努力提升自我。”

毕业生试用期满认识到这3点,以后“钱途无量”

对于如何放平心态,“关键是一方面明确自身优势,另一方面明白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我观察,企业在意的是结果,没有功劳,再多的苦劳也是枉然,努力做出结果,坚持不懈做到不可替代,如果你能找到自己无可取代的闪光点,在企业立足,就有底气要求更高的薪酬;如果没有,那还是踏踏实实,从头做起。”

相关调查显示,从中长期来看,具有坚持不懈,持续努力,不跳槽,一直到做出结果的人才仍能获得较高的薪资回报率,正所谓剩者为王。无论占据多少优势多么聪明能干,持续不断,踏实努力地工作才是毕业生获得理想薪酬的关键。初入企业,不必过度纠结于个人的目标和期待。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后,就会知道薪资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其实是职场的常态。想要获得更高的工资,就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就要让自己做到不可替代。”

查看原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