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哪些文化成就你又知道多少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哪些文化成就你又知道多少

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世稱蜀,也稱蜀漢;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後遷都建業(今南京),建立吳國。至此,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形成。正所謂“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終,魏國滅掉蜀吳,統一全國。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哪些文化成就你又知道多少

三國時期,雖然征戰不斷,但魏、蜀、吳三國在政治上勵精圖治,注重發展經濟,尤其是思想、文化方面發展非常快。曹操主張法治,提出“用人唯才”。諸葛亮也提倡法治觀念,入蜀後修明法制,執法公平,提出“治國之要,務在舉賢”的主張以任才適用。孫權也勵精圖治,使三國經濟有了較好的發展。

曹魏政權並不穩定,大臣司馬懿掌握大權,主弱臣強。公元265年,司馬懿之孫司馬炎奪取政權,建立晉朝,先定都洛陽,後遷都長安,史稱西晉。公元316年,西晉被匈奴所滅。公元317年,司馬睿在江南即位,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稱東晉。魏晉是我國曆史上紛爭非常頻繁的時期,天下幾易其主,百姓備受其苦,受其影響,思想文化方面的發展也與之前有很大的不同。魏晉時期最突出的思想為玄學。其基本教義為《老子》《莊子》和《周易),合稱三玄。玄學家好談玄理,不談俗事,稱為清談,流行於魏晉時期。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哪些文化成就你又知道多少

魏晉時期,文學上成就最大的當推“竹林七賢”,他們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他們在魏晉時期是非常著名的詩人。他們也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劉伶對司馬氏集團均持不合作態度,嵇康因此被殺。山濤、王戎等則是先後投靠司馬氏,歷任高官,成為司馬氏政權的心腹。在文章創作上,以阮籍、嵇康為代表。阮籍的《詠懷》詩82首,多以比興、寄託、象徵等手法,隱晦地揭露最高統治集團的罪惡,諷刺虛偽的禮法之土,表達了詩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悶情緒。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哪些文化成就你又知道多少

南北朝時期是兩晉以後中國歷史上一個分裂時期,從公元420年開始,到公元589年北隋滅南陳結束,共經歷了169年。南北朝時期,佛教迅速傳播並發展起來,直至北魏時,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佛像、壁畫、石窟寺院等得到了空前發展。因此許多廟宇及石窟造像流傳於世,其中敦煌千佛洞、雲崗石窟、龍門石窟等成為我國造像藝術的寶庫。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哪些文化成就你又知道多少

此外,南北朝時期的文學藝術得到了長足發展,隨著山水詩的出現,山水景色也成為繪畫的主要內容。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擅長人物畫的畫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等作品都成為流傳後世的經典之作。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哪些文化成就你又知道多少

南北朝時期的科學也頗有成就。宋齊時期的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準確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後七位數字的人;陶弘景在醫學和藥物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作品《時後方》廣泛流傳,影響深遠。東晉滅亡後,南北朝時期經濟發展有所停滯,中原地區混戰不斷,然而卻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黃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同時為以後中國成為統一國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哪些文化成就你又知道多少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朝代之一。在這一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都達到極盛。其東亞鄰國新羅、渤海國和日本的政治體制、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隋朝的影響。隋朝的政治、軍事中心集中於中國北方,在其統一過程中,為了運兵南下,隋朝統治者開始修建運河。國家統一後,為了糧食和紡織品的運輸,又陸續開鑿了數條運河。最終建成了以洛陽為中心,由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和江南運河連接而成,南至杭州,北通北京的大運河。大運河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並在此後的千百年裡成為了溝通中國南北方的重要紐帶。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哪些文化成就你又知道多少

坐落在今河北省趙縣城南的趙州橋,建造於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敞肩式石拱橋。其設計者是隋朝的傑出工匠李春。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哪些文化成就你又知道多少

趙州橋的設計極為科學,橋體由五個拱構成,中間的大拱跨度37.45米,其兩端各架有兩個小拱,它既可減輕橋體的負重,又可分洪和節省建築材料。在距今約一千四百年的漫長時間裡,歷經洪水、地震、風化,趙州橋仍然屹立在jiao河之上,可見趙州橋設計之精巧。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哪些文化成就你又知道多少

隋朝的空前強大令世界矚目,然而隋煬帝卻是個好大喜功的暴君。在修建大運河期間,他徵調大量勞役,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使得民怨沸騰。同時隋朝的雄厚國力也隨之急速衰微,致使國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反抗隋朝的起義紛紛爆發。在此形勢下,隋朝政權迅速土崩瓦解,至公元68年(武德元年)隋朝滅亡,共歷時3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