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政府廢除文言文的根本原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1920年1月2日(距今97年)民國政府頒佈新法令,廢除文言文,使用白話文,也是讓這個國家向現代化邁進的重要一步。大家知道,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說我們一直不能進步、一直不能向現代化邁進,就是因為受到儒家文化的束縛。當時在很多知識分子的倡導下,開始推行白話文,甚至有些過激的現象,比如將一切都簡化到連白話文都不用了,甚至連漢字都不用了,直接改用字母,大家認為一切的束縛都來自這個方塊字。所以各式各樣的都有,我們現在回頭去看那個時期的白話文,有些會顯得特別可笑。

民國政府廢除文言文的根本原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文言文是不同於現代漢語的一種獨立語言。

每一種語言背後,都代表著一種意識形態——那個民族對世界本源,對社會,對人生的認知。每一種語言描述和形成的世界,是另一種語言不能代替的。

一種語言的消失,往往就是一個文明的消失。

而當一個文明走向沒落的時候,它所對應的語言也將不能倖免。

白話取代文言文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這種歷史必然性的背後就是西方文明之於中華文明的絕對強勢。文言廢除,白話成為正式書面文字,說得好聽一點是中國文明的現代化,傳統中國讓位,與西方妥協。

民國政府廢除文言文的根本原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文言被廢除最直接的一條理由,是“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以文言與現代英文比較,文言單字詞功能多樣,表義豐富,一個名詞背後往往有極其厚重的歷史沉澱;而英文詞語卻著相對固定的詞性,在句子中承擔的功能明確,表義明確。以文言譯介英文之困難,可想而知。

現代漢語以明清白話為基礎,引進了大量西方譯詞。這些譯詞不具有歷史沉澱,不需要考慮詞源,大多數譯詞與英文是一對一的關係。比如“愛”對應love,而無古代漢語吝惜之意;比如“比如”對應for example,而無古代漢語將某物比作某物之意。現代漢語在句子結構方面,與英文嚴格對應。現代漢語陳述句借鑑了最基本的“主語-謂語-賓語”結構。省略主語的陳述句在古漢語中極其常見,但在現代漢語、英語中絕為少見。

民國政府廢除文言文的根本原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中國社會的現代化,是與大量西方思想的譯介離不開的。發明一種新的,適應翻譯需要的語言成為西學東漸的第一步,語言改革也就勢在必行。如果說語言改革已經是一種歷史必然,作為民族知識分子,就應該有維護本國語言文字的覺悟。可是新文化運動的文化闖將,太急於推布西方先進思想,對文言文采取了一種非常極端激烈的態度。胡適一直鼓吹廢文言—其實白話古已有之,與文言並行不悖,你廢它幹什麼呀?胡適寫《白話文學史》,為白話文運動造聲勢,寫到一半寫不下去——因為宋元以後,白話在中國文學上的地位已可說非常主流了。連《朱子語類》都是個大白話。既已成主流,要他胡適鼓吹個毛?

民國政府廢除文言文的根本原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

廢除文言還有一條理由,聲稱廢文言寫白話可使“言文一致”。殊不知言文分離是勢所必然。即使在如今我們寫白話了,說的白話跟寫的白話也完全不是一碼事。書面語言必然要比口語更加註重起承轉合,注重措辭得當——誰講話天天用“然而”“但是”“因此”“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