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向印度洋擴張爲何不打伊朗反而將目標對準阿富汗?

風亂語


早在二戰期間蘇聯就做過武力控制伊朗、進而謀求奪取波斯灣(印度洋)出海口的嘗試。1941年8月下旬,本土正遭到納粹德軍大舉進攻、正面戰場節節敗退的蘇聯還抽調出寶貴兵力,與英國攜手夾攻當時立場親德的伊朗,並在大約3個星期後迫使伊朗國王禮薩汗下臺,將寶座讓給了兒子巴列維。從此,蘇聯開始了對伊朗北部長達5年的軍事佔領。

隨著伊朗轉變為反法西斯陣營的一員,大批西方援蘇物資源源不斷地途經伊朗送往蘇聯境內。有資料顯示,這條從波斯灣橫貫伊朗全境直達裡海、被譽為“波斯走廊”的海陸空戰略通道先後為蘇聯運送了550萬噸軍用物資,足夠裝備60個師的蘇軍。“波斯走廊”貢獻之大,被西方史學界認為是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潰敗的重要外部因素,因此伊朗又被盟軍稱作“勝利之橋”

從1942年9月開始,3萬美軍陸續派駐伊朗,形成了美英蘇3國共佔伊朗的格局,也由此埋下了後來東西方冷戰的一大誘因和對抗陣地。雖然1943年11月的德黑蘭會議上,美英蘇三國首腦對伊朗所做貢獻表示讚賞並重申尊重伊朗的主權和獨立,但蘇聯對伊朗北部的實際控制非但沒有減弱,反而通過支持當地少數民族(庫爾德人、阿塞拜疆人)“自治”的方式有所強化,這當然會引起伊朗政府的不滿。

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英美從當年9月開始從伊朗撤軍,而蘇聯則按兵不動,還在佔領區正式成立2個“自治政府”,伊朗政府派軍隊前往平叛也遭蘇軍攔截,伊蘇關係進一步惡化。1946年初,英美完成撤軍行動,隨即慫恿伊朗政府在聯合國控告蘇聯,這讓後者十分被動,只好在1946年5月撤軍

雖然蘇聯在撤出佔領區時留下了一些僕從武裝,並試圖取得伊朗的部分石油開採特權,但沒想到伊朗仗著有美英撐腰,很快派兵蕩平了親蘇武裝,斃俘數百人,另有1萬多名庫爾德武裝分子逃往蘇聯

隨著蘇聯“代理人”被逐一削平,伊朗加快了投靠美國的步伐——僅1946至1947年美方就提供給伊朗2580萬美元貸款,並與之簽署軍事合作協議,幫助伊朗訓練軍隊和憲兵,還在德黑蘭設立了龐大的情報機構。1959年,美國又和伊朗簽署雙邊防禦協定,幫助巴列維鞏固了自身統治,這些行動都讓伊朗政府有了反蘇的底氣

與蘇聯在伊朗找不到“抓手”有所不同,其對阿富汗的長期滲透卻相當成功,1973年蘇聯更是通過支持僕從勢力將“懷有貳心”的查希爾國王推翻,扶植了新的親蘇政權上臺。此後,蘇聯比較牢固地控制了阿富汗的軍政大權,不僅更換、清除“不聽話”的傀儡易如反掌,甚至連多達10萬人的阿政府軍都在蘇聯入侵時繳械歸順

這與大國勢力角逐、誰也吃不掉誰的伊朗形成了鮮明對比

所以說,蘇聯最先瞄準的印度洋出海口就是伊朗,而後來選擇“費力不討好”的阿富汗則是由於國際形勢演變、實力對比考量等因素影響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