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你值得了解與傳承的中國傳統文化,看看過去一朝一代的風雲人物,古詩詞書畫人文等,讓我們和萍穎琉璃一起在這接力,走入中國歷史。”如果,我的努力寫作,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分享哦!

前言:漢族文化發展與熱潮,你瞭解的道家文化是怎樣的?有沒文化碰瓷?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民族,在五千年的文化推進中,佛道儒釋思想的交互輝映推進與融合,讓我們的文化民族歷經了反覆的分合統一。在群眾所讀經典知識不多的情況下,我們現代文化呈現了不同的時代文化熱,也經常容易把普通百姓繞暈,出現文化碰瓷現象。而道家思想文化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中華傳統文化主流,也被蒙上了神秘色彩,被不同的群眾加以利用,出現了短暫的熱潮。然而,縱觀歷史長河,能夠在大浪淘沙中保存下來的歷史人文,都屬於大道人心所歸。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道家文化”是把人事,天道,國事,災禍悲喜.....看盡,不悲不喜,隱於市野,暗暗生活好,濟世渡人的一種人生態度與思想,最早見於老子的《道德經》。隨後,由一群較早識道悟者根據時代不同創立了各種教派。教派產生後,也常會被一些不知道內情的學徒或者有心人利用,反而紛爭不止。不過,吵吵鬧鬧,分分合合,到我們這一代人又面臨著新的學習,與順道而活的不同人生命題。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武當山祡霄宮

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皇家廟,在觀光中感受道家人文歷史變化

要了解道家文化思想變遷,和在各個時代中道家文化思想在道教中的應用,被人們認識因偏執而帶來的摧毀傷害。走近一座大山,與古廟宇,才能感受到內心的衝擊與震撼。我們這次去的武當山,便是“道家文化思想”與“道教”開源分枝的一個聖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人們都說,到武當山不到金頂,不算到武當。因為金頂是武當山的最高峰。在上面,才能真正一覽眾山小,也能體驗人坐於光觀車上,賞盡山間美色。金頂之上有著歷代帝王的幻夢傳說,有著一盞六百年未熄滅的長明燈。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武當山

這一日,想著就要離開武當山,不知下次什麼時候會再來。因此,我們便想著這日晚上去山中住上一晚,次日直奔金頂。

因這次沒有做旅遊攻略,我們都只按一行四人中有一位朋友曾住過的酒店——太極宮會館。只是,到了酒店後,細問前臺的時間和路線,才知道與金頂的路線相離甚遠。

匆匆忙忙,不如順時靜賞,想著南巖的景色和紫霄宮,也是武當山風景獨秀,道家文化濃厚之地,我們就在太極宮會館住下。只待一日休整後,再去紫霄宮中體驗道家文化。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武當山的清晨

朝羲四射,普照大地,又有暖暖冽冽的清輝從山中的青綠處散開來。次日清晨,我們看到太陽從武當山中升起,直耀眼簾,與昨日的煙雨炯然有別,心中也有陽氣隨著朝陽升起,充溢胸腔肺腑。

滿足了眾人肚子果腹之飢後,我們便就近處而行,一探南巖之美。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南巖一景

南巖是36巖中風光最美的一處,傳聞是真武得道飛昇之“聖地”,興建於明永十一年,距今已有600餘年。來到南巖,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龍頭香”。如今,我們也只是遠遠觀之。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通往南巖宮之路

龍頭香是古代工匠用多種雕刻手法鑿刻的兩條龍,長三米,寬零點五五米。幾百年以來,許多的香客弟子們為了表示虔誠,都要跪爬著龍身去燒一柱香火。看著許多的弟子為燒一炷香,粉身碎骨在了“龍頭香”,康熙十二年,川湖部院總督下令禁燒龍頭香,告誡大家,心誠則靈。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南巖宮一景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南巖宮一景

說到道家文化,皇家廟觀建築群,來到武當山紫霄宮一探究竟,你方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幾百年歷史人文縱歷經滄海桑田,卻大道不改。比起五龍宮在戰火中歷經的傷殘,紫霄宮仍較完整地保留了北宋時的風貌。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紫宵宮門

從不對外開放的“皇家廟觀”到今日的“世界文化遺產”,我們看到了前人幾百年間的智慧結晶與血汗。多少英雄好漢聖賢拋顱灑血,又何嘗不是為了今天的天下太平?和有朝一日,無論富貴貧窮共濟享大同世界。只是,等來與換來世間的大同世界,卻是艱辛。除了開創具備全民教育信息化的網絡條件,更需要有大智先賢勇於走在教育的最前面,開化眾生。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來的時候,人煙遊客並不多,除了我們一行四人,極為惹眼地,便是幾位金髮碧眼自西方而來的外賓。他們不喧不鬧,只是虔誠地靜坐於蒲團,與我們共同感受中國幾千年的道家音樂。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因了“紫霄宮”已是“世界文化遺產”的身份,中華兒女百姓和外邦遊客,才有了機會身在其中感受中國百千年的神秘道家文化。而今,我們只能依稀從宮殿的城牆綠苔之間,感受“皇家廟觀”的年齡與滄桑。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則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中華幾千年道家文化因為“密藏”的原因,讓其被蓋上了神秘色彩,也被一些人藉以“秘幻之術”與利益拿來惑眾,使“道”不能被人廣而感知,受益於人。

我坐在階梯上,看見有身著青色道衣的師傅遠遠走來,在這古色的紅牆壁瓦間,好象穿越了千百年的歷史……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我們離開的時候,紫霄宮正好也要閉宮門了。臨行時,見到演奏道樂的師傅,同行的一位朋友便詢問,曾有位鍾雲龍師傅在此當紫霄宮住持。不知,近來,可在此?師傅點頭,隨手一指,他正在附近的宮館教人武術。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武當武術曾因祖師張三丰師傅而廣傳於世。我們現代的孩子們只能通過小說和電視劇形象感知張三丰師傅的武術和修為。也還有許多未親近過武術和道的人,對此心持懷疑,和覺得玄妙。恰如上中下士聞道各有不同洞見,人各有修為,不能強求。

但願未來的中國,有“道”者越來越多,無需人們倡道宣講,眾人已經按“道”而行。

別隻燒香,不懂道家文化!走近武當山紫霄宮,看600年人文變!

PS:寫了一篇帶散文式的遊記。你走訪過哪些道家文化建築之地?對道家文化有哪些認識?身旁有對道家文化碰瓷的朋友麼?

作者:萍穎琉璃,字珍一,號老穎子,又號萍穎俠蹤等,原名劉穎萍。琉璃鳥文化傳媒創始人。

古往今來,努力蒐羅通透空靈智慧者的人物,夢境與作品都在這努力呈現。您看到的文章作品,都是作者用生命在熬的心血與體悟。請支持一個剛入平臺新手堅持多年的原創作者。您可以轉載分享點贊留言,但不能侵版權。《琉璃夢錄》夢幻小說連載中,歡迎關注本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