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全球技術在南沙「開花結果」

讓全球技術在南沙“開花結果”

將中國總部設在南沙後,小馬智行推出國內第一支無人駕駛車隊。資料圖片

每週坐船往返於香港、南沙兩地,是香港籍科研人才高民早已習以為常的事情。在霍英東研究院工作的11年裡,他不僅孵化了兩家科創企業,還促成了廣州科研資源與香港對接的“零突破”。至今,已有超過50位像高民這樣的港科大高級人才,通過霍英東研究院來到南沙,參與內地科研成果轉化工作。

粵港澳創新人才的自由流動,讓南沙的技術創新迸發新活力。成功研發全球首款石墨烯電子紙的奧翼電子、國內目前估值最高的無人駕駛初創企業小馬智行、人工智能行業的領先者雲從科技……一批紮根南沙的科創企業不斷在國際舞臺上刷新“顯示度”。

創新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要義所在。得益於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以及集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於一體的政策優勢,一個輻射粵港澳的創業生態體系和創新生態圈正在南沙形成。

在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南沙將憑藉領先的產業政策體系、完善的創新型產業體系、優越的營商環境等,成為人才、技術、資本等高端資源集聚整合,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的創新之城,建設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

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賓紅霞 江珊

實習生 黃穎琳

創新驅動

新產業的風口,新技術的沃土

驅車行駛在南沙鳳凰大橋上,經常會看到一輛車身印有Pony的車,駕駛員的雙手沒有接觸方向盤,車輛卻行駛自如——遇到紅燈自動剎車停車,還可以根據規劃路線自動轉彎、掉頭。

“落戶南沙的一個重要考量,就是可以在道路上進行無人駕駛測試。”小馬智行首席運營官兼首席財務官胡聞說,南沙專門規劃並建設了專屬區域,為小馬智行自動駕駛所需要的場景提供路測實驗。

在業內人士看來,南沙在全省率先出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指導意見,加快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且智慧交通系統建設與城市發展同步,非常有利於無人駕駛的發展。事實上,不僅是網聯汽車產業,在不久前出臺的《廣州南沙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打造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城市典範。

“2015年成立之初,雲從科技就選擇了廣州南沙,現在看來是非常有遠見的。”在雲從科技副總裁張立看來,與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不同,人工智能時代是技術創新的時代。

作為人工智能行業的領先者,雲從科技創始人周曦曾帶領團隊在計算機視覺識別、圖像識別、音頻檢測等國際挑戰賽中7次奪冠。

“南沙區政府為我們提供扶持資金,旨在把智力資源轉化成核心技術、產品,為人工智能的下游輸送技術,打造全產業體系。”雲從科技研發部總監李夏風說。

搶佔全球領先技術的風口,南沙正在形成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創新產業集群——聚集了廣州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廣州智能軟件產業研究院、科大訊飛華南人工智能研究院、雲從人工智能視覺圖像創新中心等四大產業研發平臺。3年內,南沙將集聚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300家,產業規模超過300億元,區內人工智能產業企業累計融資總額超過300億元。

在原有的汽車、造船、裝備製造等臨港產業集群基礎上,南沙近年來依託自貿試驗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雙自”聯動機制、國際化金融服務體系以及極具競爭力的人才產業政策,催生出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海洋科技等一批特色創新產業。

“我們希望在南沙打造有機柔性顯示產業園,構建亞洲物聯網顯示研究院,最終在南沙建立一個如硅谷般的‘顯示谷’。”奧翼電子董事長陳宇道出了下一個10年目標。前不久,奧翼電子發佈了近零功耗、高性能、可量產的石墨烯彩色電子紙顯示屏,將全國獨有的黑白電泳電子紙顯示技術成功“延伸”至彩色,並將彩色電子紙顯示屏的性能提升到世界最高水平。

陳宇曾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他看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升級要著重發展平臺型技術。“我們要做有技術含量的高科技產品,跟普通產業結合起來進行產業升級。”

人才引進

“最強大腦”激發產業新未來

“傳統手術中,種植體和手術費用各佔一半,3D打印牙種植體市場化生產後,成本與目前機器加工的種植體相差無幾,而節省的時間和手術次數將大大降低手術成本。”4年前,香港中文大學博士陳賢帥來到南沙創業,成為廣州市健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得益於的南沙人才政策,該企業成功引進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虛、國家外專局高端外國專家Olaf Eichstadt等高端優秀人才。經過多年的研發,陳賢帥及其團隊推出了大量的技術創新,掌握了大批自主知識產權。“在口腔種植領域,我們已經取得了154項知識產權,其中專利117項。在中國整個口腔種植領域佔據三分之一的比例。”

“從科技到創業實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讓這個過程提速,人才是根本。”出生於浙江的香港籍青年高民,如今是霍英東研究院科研總監。在他看來,南沙現在有國家級新區與自貿區的雙區疊加優勢,不但香港的年輕人來了,澳門、深圳、北京、廣州、臺灣乃至國外比如新加坡等地的年輕人也來了。

在南沙潛心工作11年,高民讓多項研究成果走出實驗室進入企業應用,培養了一批科創精英。在他的推動下,2016年7月,廣州超算中心在南沙設立了面向港澳的支撐平臺,實現了廣州科研資源與香港對接的“零突破”。

全球化已進入知識和技術一體化的新階段,全球性的創新整合和知識流動正成為新的趨勢。作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樞紐節點,南沙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創新創業的熱土、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

就在霍英東研究院成立10週年之際,南沙自貿片區再次迎來全球性高端研究平臺落戶。

去年5月,廣州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成立,由亞信集團、中國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發起,並聯合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出任聯合院長,是國內投資領域唯一的人工智能研發機構。

藉助這些全球性高端研究平臺,南沙匯聚了越來越多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最強大腦”——引入諾貝爾獎獲獎者1名、院士10名、海外高層次人才20名、區重點發展領域急需人才2300餘名。

產業與前沿技術碰撞,迸發出南沙發展新未來。8月,南沙迎來中國科學院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和冷泉生態系統大科學裝置落戶,研發南海生態環境和島礁可持續發展、水合物資源開發等核心技術。未來,國際一流的海洋科學與工程研發基地將在南沙崛起,集聚又一批國內外海洋研究的專業人才。

產能合作

“一帶一路”重要樞紐節點

“各種生產要素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進行優化、互補、流動和重新配置,中聯運通集團看好南沙在這輪大灣區發展中獨特的資源優勢。”今年3月8日,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與中聯運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南沙區政府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暨‘1+N’項目落戶南沙”簽約活動,中聯運通總裁陳洪輝透露了公司的南沙發展戰略。

根據協議,雙方將合作設立開發投資基金,探索資本市場服務“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培育和發展以航運物流服務業為特色的產業集群。同時,讓國際航運資源進一步向南沙靠攏,使南沙加速成為聯通全球、輻射全國的航運產業核心樞紐。

越來越多企業藉助南沙這個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服務“一帶一路”。自2016年以來,中遠海運散貨將全球總部落在南沙,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一批“中字頭”的央企也紛紛在南沙設立區域總部、海外總部,將南沙作為其新興戰略板塊發力以及調整全國乃至全球業務佈局的重要支點。

“廣州港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中國鐵建相關人士介紹,中國鐵建已在南沙設立南方總部基地,將以此為支點,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資金融通、物流貿易相通等方面發揮獨特優勢,把業務拓展到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軌道交通在緬甸、印尼等地擁有廣闊的市場,我們將藉助南沙的政策、市場、渠道向外拓展。”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總裁尹剛說。

事實上,廣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資源稟賦、產業結構、商品和文化等方面互補性很強,能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也有能為廣州提供緊缺的能源和資源性產品、巨大的產品銷售和服務市場,以及承接廣州產能轉移的發展中國家,廣州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城市。

而地處粵港澳大灣區中心的南沙,是“一帶一路”重要樞紐節點,未來將爭取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今年9月,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揭牌。“一帶一路”服務機制南沙辦公室和“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南沙調解室等5家國際化高端法律服務機構正式成立。10月,穗港澳“一帶一路”企業合作聯盟在南沙簽約,支持南沙與港澳合作建設中國“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和國際交流平臺。

此外,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一帶一路”研究院、南方(南沙)國際產能和技術合作中心、中國貿促會南沙服務中心等國家級“一帶一路”平臺在南沙自貿片區揭牌。香港“一帶一路”總商會大灣區總部等眾多“一帶一路”平臺在南沙設立,為前來創業發展的企業提供個性化、定製化的服務,幫助企業更好地“走出去”

在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理事會主席曹文煉看來,南沙是粵港澳大灣區在國際產能合作上的重要力量,重點圈定的交通、能源、通信、工程機械、船舶海洋工程等優勢產能行業,未來將在這些大平臺的支撐下大有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也將從中獲益。

■樣本

小馬智行:

無人駕駛新秀

從南沙出發

“沒有路測的無人駕駛就是紙上談兵,路測是無人駕駛走進人們生活的必經之路。”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兼CTO樓天城曾在一場公開演講中如是說。2016年小馬智行成立之初落地國外,就是因為國內尚未有政策支持無人車路測。直到去年,小馬智行遇到南沙。

“南沙給了我們落地的場景,這是很大的支持。有了落地的場景,就有了訓練、數據和學習的升級,有了更多行駛里程的積累,這對整個無人駕駛系統的穩定性非常有利。”小馬智行首席運營官兼首席財務官胡聞說。

去年10月16日,南沙開發區管委會與小馬智行舉行簽約儀式。小馬智行承諾,將全國總部遷入南沙並設立無人駕駛研究中心、無人駕駛體驗中心,全力打造無人駕駛產業生態圈。

在將中國總部設立於南沙後,小馬智行自動駕駛車輛在2個月內經歷了數百公里的嚴格測試,包括擁擠路段、特殊場景、惡劣天氣、突發情況等,打磨出來的人工智能系統比美國加州運營時的技術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今年2月,小馬智行全國第一支城區運營白天黑夜全場景無人駕駛車隊在南沙上路,並與世界500強廣汽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自動駕駛技術、無人駕駛示範運營、移動出行、資本領域探討開展合作,共同致力於無人駕駛研發、測試、製造等領域的發展,打造廣州智能駕駛全產業鏈。

5個月後,小馬智行宣佈完成1.02億美元的A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鍇明投資和富達國際有限公司旗下自有投資機構斯道資本領投,松禾資本、招商局資本、紅點創投(中國)、鄭志剛和德龍資本跟投。另外,老股東紅杉資本(中國)、晨興資本、DCM創投、弘泰資本等也在本輪進行了投資。

這距離小馬智行的上一輪融資僅半年——今年1月,小馬智行宣佈融資1.12億美元,其A輪整體融資達2.14億美元。至此,不到兩歲的小馬智行已累計完成約2.3億美元的融資,被業界稱為中國“吸金”能力最強、估值最高的無人駕駛初創企業。

“我們將在南沙打造無人駕駛展示中心和無人駕駛示範區。其中無人駕駛展示中心將面向公眾展示和無人駕駛相關的核心零部件,高清地圖和車輛等,讓廣大市民能輕易體驗到無人駕駛的樂趣;正在規劃的無人駕駛示範區,擬將示範區的出行方式都用無人駕駛來替代,包括私人出行和公共出行。”胡聞告訴記者,當前小馬智行在無人駕駛領域的競爭中已經取得先機,將立足南沙,打造智能駕駛全產業鏈。

■鏈接

南沙“創新名片”

在原有的汽車、造船、裝備製造等臨港產業集群基礎上,近年來,南沙依託自貿試驗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雙自”聯動機制、國際化金融服務體系以及極具競爭力的人才產業政策,催生出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海洋科技等一批特色創新產業。

作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樞紐節點,南沙正在形成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創新產業集群,落戶了科大訊飛智能語音開放平臺等兩大國家級平臺,聚集了亞信、小馬智行、雲從等130多家業內頂尖企業投資項目和一大批AI領軍人才團隊。

未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技等新興產業和項目將在南沙發展壯大,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等平臺將合力為南沙厚植創新基因、營造優良創新環境,使南沙真正成為灣區科技創新“精英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