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被判滅九族時,爲什麼不逃跑呢?

Kanata_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宗族觀念就非常強,我們群居而住,有非常強的凝聚力,但封建統治者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實行了殘酷的連坐刑罰,株連九族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那麼當一個人被判滅九族時,為什麼他的家人寧願等死也不逃跑呢?

首先,這是出於一種僥倖的心理。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人們對弱者會抱有一定的同情,法律上也有這樣的體現。

比如說,雖然是滅九族,但在實行的時候,年紀過大或者年紀過小的人,以及女性、殘疾人等等,往往都可以免除刑罰,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少有人逃跑,因為逃跑一旦被抓,後果更為嚴重。

其次是因為來不及逃走,古代帝王有決定一切的權力,下了命令之後,判決會很快被執行,很多大臣甚至不知道什麼情況就被殺死,自己都反應不過來,更別說家人了。

漢景帝時期,有個大臣叫晁錯,他在正常的上早朝期間,就突然被拉到菜市場處決了,死得不明不白。

另外,不逃跑的原因是因為實在逃不掉啊。在中國古代有著非常嚴格的連坐制度,比如外出必須要有路引,要是沒有路引店家還讓你住客棧的話,他自己也要受罰。

而且古代的交通不方便 ,沒有路引的陌生人出現在一個地方,很容易被當地人舉報,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很多逃犯最後都能被成功捉回的原因。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逃和不逃的結局差不多 ,不逃跑的話 ,還有可能留下一條命,應該怎麼選擇,就顯而易見了。


愛問愛答


不知道大夥有沒有聽過“趙氏孤兒”這個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大臣屠岸賈試圖滅掉另一大臣趙朔全族,趙朔的妻子本來已經逃了出去,不但逃了出去,而且還順利生下遺腹子。結果呢?屠岸賈仍然把她搜了出來,並將其殺掉。

趙朔妻子被殺時,那個遺腹子沒有被發現,但是屠岸賈根據線報,知道遺腹子藏在民間,於是關閉城門,縱兵大索,最終還是找到了嬰兒,滅掉了趙家留存於世的最後一個小生命——當然,多年以後屠岸賈才得知,自己殺掉的嬰兒並非趙朔之子,而是趙朔的門客程嬰的兒子。

這個故事能說明什麼呢?說明一個家族即將被滅時,他們不是不逃,而是很難逃跑,就算暫時逃了出去,最後仍然有可能被搜出來。

在中國歷史上,通過法律或者帝王意志滅人九族的案例並不是很多,比較集中發生的朝代,應該是明朝,應該是明朝第一個皇帝朱元璋和第三個皇帝朱棣在位之時。

朱元璋屠殺功臣,宰相胡惟庸、大將藍玉、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筦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都被滅了族,大約有兩萬人丟掉了腦袋。

朱棣屠殺建文舊臣,方孝孺、齊泰、黃子澄、卓敬、鐵鉉等等忠於建文帝的大臣,也都慘遭滅族,大約有一萬人丟掉了腦袋。

這些大臣及其家屬為什麼不逃呢?實際上有人逃過,例如齊泰已經逃出了北京,黃子澄已經逃到了嘉興,但他們最後還是被抓住了,一個被砍頭,一個被凌遲。

由此可見,在皇權專制達到變態級別的時代,滅族時逃跑成功的概率近乎為零。


開周說宋


無好可逃,中國歷史上的朝代表面上是以儒學治國,但是本質上選遵循秦朝法家治國理念。人犯誅九族之罪,只要在域內逃凱必須要經過關隘驛站各個州縣都有官員嚴格盤查,所以能逃出昇天者甚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