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寶媽的攀比心理,寶寶有話說!

十個媽媽八個逃不出攀比的怪圈,4歲以下的孩子,如果總聽媽媽說自己不如鄰居及同事的某個小孩,心理壓力會增大,會有被拋棄的恐慌。而當孩子漸漸長大,意識到自己再不合媽媽的意,媽媽都無法拋棄自己時,向上的動力也會消失,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變得疲沓,任何批評都無法觸動他。甚至,他會反諷自己的媽媽“不如某某同學的媽媽漂亮有學問”。

對於寶媽的攀比心理,寶寶有話說!

生氣的媽媽責罵不聽話的孩子

8歲的天天這樣描繪她的媽媽:“媽媽總希望我的朋友都是十項全能的優等生,會彈鋼琴、會游泳、會打羽毛球、繪畫比賽也得過優勝獎……當媽媽發現我最好的朋友只是一箇中等生時,她失望極了。”如果天天長到15歲,她的媽媽仍沒有改變的話,她會說:“媽媽是個功利心太強的人,所以,我交了什麼樣的朋友都不會告訴她。”這種溝通大堵塞,難道是媽媽們期待的嗎?

對於寶媽的攀比心理,寶寶有話說!

家庭,孩子和快樂的人的概念——母親和女兒的繪畫

9歲的蓓蓓說,她最討厭媽媽看長篇肥皂劇,每部片子都長達40到100集,媽媽一看上癮就不跟她玩了:“有一次我們去嘉年華主題遊樂園,玩到晚上七點鐘我還不肯走,媽媽就大發脾氣。等我答應馬上回家,媽媽又主動說要送我兩個漂亮的陶瓷娃娃做禮物。我知道,媽媽轉怒為喜,不過是她馬上又可以回去看連續劇罷了。我真的很傷心,難道媽媽把看電視看得比我還重要?”蓓蓓說,她最開心的日子就是家裡停電:“上次停電兩小時,媽媽不得不點蠟燭,教我們在牆上玩手影遊戲。”蓓蓓從此希望“再停一次電”,令她失望的是,停電的機會卻再也不來了。

對於寶媽的攀比心理,寶寶有話說!

媽媽和她的孩子看電視

現在5歲的小新已經不相信媽媽會帶他去日本狄斯尼樂園的承諾了,“媽媽是一個說話不算數的人”。由此,當媽媽生氣於小新的某些作為,發誓要處罰他時,小新也滿臉的無所謂,“媽媽會忘記的,她連狄斯尼樂園也沒有帶我去呢,怎麼記得住這一禮拜都不讓我看動畫片?”

對於寶媽的攀比心理,寶寶有話說!

孩子和母親喝牛奶

4歲的貝貝每天都要問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她會問爸爸:“媽媽這麼胖,你為什麼還要跟她結婚?”爸爸媽媽面面相覷,都不曉得這小丫頭的鬼腦子裡在想什麼;又比如出門之前,貝貝會提醒媽媽:“媽媽你為什麼不搽口紅,不染頭髮?你為什麼總穿牛仔褲而不穿裙子?噢,我知道了,你一定是不想被人看到你的大胖腿。”媽媽羞得臉通紅。

對於寶媽的攀比心理,寶寶有話說!

男孩和他的母親躺在草地上。一個女人和她的兒子在夕陽下的田野裡散步。這孩子和媽媽在大自然裡共度時光

各位寶媽,當孩子說出這些話時,你們有沒有認真反思過呢?不管是孩子說父母不漂亮、不誠實也好還是平日裡寶寶的日常行為都是反射父母的一面鏡子。希望各位寶媽能夠反思一下,日常生活中不管當不當著孩子的面,我們該如何是生活去學習去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