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磨蹭,大多数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

早上催起床,中午催吃饭,晚上催睡觉,每天似乎在催促孩子过程中度过,可孩子依旧磨蹭。很多妈妈一聊起这个话题来就滔滔不绝,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咱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快起来!

为什么越催促,孩子越慢?其实孩子的心理是这样的:嗯,妈妈刚开始催,看来时间还早,还可以玩一会儿。等到动用重量级的“催促+发怒”,孩子就知道:嗯,这回得赶紧过去了,不然要挨打了。就演变成这样:不催——不动;小催——小动;吼着催——才动。

孩子爱磨蹭,大多数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

列举孩子爱磨蹭的原因:

一、没有时间观念

他们不像成人一样有时间紧迫感,时间概念相当模糊。他不知道把一件事情做完和没做完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对他来讲都是无所谓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二、注意力易受外界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突然有什么好玩的 事情,就能干扰他,忘记自己正在做什么事情。比如说正在画画,你这里手机播放一个视频,他马上就头凑过来看一看,诸如此类。

孩子爱磨蹭,大多数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

三、动作不熟练

有时候孩子磨蹭不是他本身意愿,正处于幼儿园、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 他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就显得特别拖拉。

四、父母来包办

很多教育问题都起源于界限不清,有的家长嫌孩子吃饭慢,就给孩子喂饭,不让孩子自己吃;嫌孩子书桌乱糟糟的,就去帮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学迟到,就帮孩子穿衣服……

当家长越过界限,孩子自然往后退缩,他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孩子知道,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不做也没关系,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孩子爱磨蹭,大多数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

五、 孩子更享受做事的过程

孩子的心理是为了享受做事的过程,他们做事的动力来源于好玩,感兴趣,不在于结果。所以他们花在做事的过程中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孩子们却拖拖拉拉,迟迟不能完成......

六、父母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有些家长自己本身属于拖延症晚期,这样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养成了做事缓慢、磨磨蹭蹭的坏习惯。

孩子爱磨蹭,大多数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

七、缺乏自信心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而导致被批评,所以做事情就畏畏缩缩,速度自然就快不起来。再加上边上大人一催促,越紧张、越害怕,动作也就更慢了。

实践已经证明,批评教育和催促一样,效果都非常有限,真正有效的,是家长用行动引导孩子,在具体的事情中让他体会到磨蹭和不磨蹭的不同结果。

有时候,不妨狠下心来,让孩子承担磨蹭的后果:上学迟到,没完成作业,挨老师批评…

孩子爱磨蹭,大多数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

四招搞定磨蹭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高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书写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一分钟写数字训练。如果孩子的数字书写特别差,而且非常慢。不妨让他每天练习一分钟“0-9”的快速书写。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

孩子爱磨蹭,大多数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

第二招: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地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来越慢,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现在穿衣服快多了!”“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这样的话。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孩子爱磨蹭,大多数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

第三招: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时间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家长布置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孩子爱磨蹭,大多数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

第四招:从生活习惯训练

通过训练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在比赛之间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训练。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