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做手術,你需要了解這幾件事(小白必讀)

外科學是不折不扣的現代科技的產物,雖然在小說裡經常見到古時候的種種醫療神技,但那大多都是想象。它實際上的發展只有100多年時間,尤其是在麻醉、抗菌和輸血三大技術逐步完善之後,它才真正擺脫了血腥和死亡陰影,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关于做手术,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小白必读)

做手術就好比修車,雖然我們不需要知道每一個技術細節,但多少了解些基本原則還是有好處的,即便幫不了多少忙,至少別添亂。

1、要不要做手術

手術無疑締造了許多醫學奇蹟,但是不管這個奇蹟有多神奇,手術都是一種損傷,同時還伴有許多不期的風險。所以,一個真正優秀的外科醫生在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並不是“需要做什麼手術”,而是“能不能不做手術”。

同樣道理,因為非疾病的原因做手術要更加慎重,比如增高、減肥、美容等等。因為從專業角度看,這些手術都必然會帶來或多或少的生理結構的改變和功能的損失,並且,是不可逆的。

关于做手术,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小白必读)

這就像做生意,不管你最終是否能賺到,都一定會付出成本。所以,當醫生告訴你“手術可做可不做”的時候,你要儘量選擇不做。

2、醫生交代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據說飛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最可怕的交通事故也是來自於飛機。同樣道理,科技的進步使手術變得非常安全,但潛在的風險依然存在---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醫生能夠保證手術的絕對安全。

所以,手術前的談話都顯得非常嚇人。

從麻醉到手術,再到手術後的恢復,每一個環節都有若干個潛在的風險。這些風險的發生率雖然不高,但畢竟沒有被完全消除。一旦發生其後果可能很嚴重,拿醫鬧的術語說就是“好好的一個人怎麼變成了這樣”。

“手術成功了是恩人,失敗了便可能是仇人”,當下的醫患關係狀況也使得醫生們對於醫療風險有了更深層面的認識。他們雖然喜歡做好事,但也怕落埋怨,所以術前談話的氣氛都會顯得格外凝重。

关于做手术,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小白必读)

客觀地說,醫生能答應給你做這個手術,就說明他心裡是有譜的,否則他連術前談話的機會都不會給你。如果在手術前你對你的手術醫生產生了懷疑,那麼不要遲疑,趁著你還是“好好的一個人”的時候立刻離開他;如果你選定了醫生,那就要像相信保鏢一樣把自己的性命交給他。

不管你相不相信,站在手術檯前的醫生,個個都是菩薩心腸。

3、抗菌素要用多久才好

“大夫,能不能多用幾天消炎藥?”

這是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會碰到的一個問題,其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多用抗菌素並不會使你更安全,反而會引起機體菌群的紊亂。

在任何一家正規的醫院裡,手術後抗菌素的使用時間都比我們想象的要短得多,有一些手術甚至根本不用抗菌素。這一點在發達國家早已經成為常識,而在我們國家抗菌素濫用的情況依然非常嚴重。

关于做手术,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小白必读)

這其中一小部分是因為老百姓確實不懂,而大部分則是“以藥養醫”的惡果。

其實我們機體抗菌的主力軍是免疫力,藥物只能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抗菌素該用多長時間、用多大的量,都有明確的臨床研究作為基礎,並不是我們隨便想象一下就可以的。

這就好比用原子彈去炸鬼子,像廣島長崎這樣的地方,各用一顆就夠了,用多了只能增加核汙染。

4、減少探視

去醫院探視病人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表達關心,另一個是加油鼓勁兒。對於患方來說,這個環節很富有人情味,但對於醫生護士們來說就遠不是這麼回事了,他們其實對探視大體是持反對態度的。

原因很簡單,來探視的人多了不僅會增加感染的機會、影響患者休息,對病房的正常工作秩序也是一個干擾。

雖說患者在手術的前前後後需要親情和陪伴,但是這種心理支持只有幾個至親的人才能夠提供,此外的絕大多數來探視的人只是表達自己的心意而已,對於患者來說其實並沒有多大幫助。

关于做手术,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小白必读)

記住:真正能鼓起你戰勝疾病勇氣的人首先是醫生,而真正能陪伴你的人是最親近的人,其他的人都可以歸為閒雜人等。如果實在有想表達“心意”的,完全可以勸他們等出院之後到家中探望。

治病的過程很要勁兒,也很較真兒,要儘量減少干擾。

5、吃啥最“補”

都說手術傷“元氣”,所以都喜歡補。

說到補,中國人幾乎個個是行家,補血、補氣、補腎、補肝……林林總總種類繁多。醫院裡比較常見的是吃鴿子和紅棗,據說吃鴿子可以促進切口癒合而且不留瘢痕,吃紅棗則可以補血。

其實,都是瞎吃。

一般來說住院期間是不需要過多地補充營養,多數只要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就很好。出院後一般也不需要什麼大補,現在人們生活富足,普通的飲食中營養就十分豐富,完全不需要額外的補充。

同時還要注意一點:從營養學的角度看,人們所熟知的諸如海參、鮑魚、燕窩、蟲草之類的“好東西”,其主要特點是貴,而不是有營養。前面說的鴿子和紅棗的作用也沒有科學依據,尤其是紅棗,除了顏色跟血有點像之外,跟補血根本沒什麼關係。

关于做手术,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小白必读)

我時常建議自己的病人:只要是帶包裝的東西、尤其是經過人工深度炮製的東西儘量少吃,多半沒啥好處。反倒是村子裡到處亂跑的雞和菜園裡種的菜之類的都是不折不扣的好東西,可以多弄點來吃。

但是這些東西別人也知道好,你給錢都不一定買的著。

6、多長時間才能洗澡

也許是出於對切口感染的極度擔憂,長時間以來醫生都要求患者:保持切口乾燥,在拆線前不能洗澡。這樣做是基於一個觀點:洗澡可能會導致切口汙染,進而引發切口的感染。

真是這樣的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关于做手术,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小白必读)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關於“手術後能不能洗澡”的問題就有了很多權威的研究,並且結論出奇地一致:與包紮、不洗澡相比,術後傷口沒拆線就洗澡,並不會增加縫合傷口感染幾率。

說到這裡,可能你還是不能接受這個觀點。咱們做通俗一點的解釋:人之所以要洗澡,是因為皮膚會分泌汗液和皮脂,其中的蛋白質和油脂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洗澡水雖然不是絕對無菌的,但是比起你幾天不洗的身體可要要乾淨得太多了。

所以,完全可以在手術之後兩天開始淋浴,這樣做是安全的。即便不能“洗洗更健康”,起碼洗洗更舒服。

关于做手术,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小白必读)

總地看來,整個手術過程就像一場戰役,兵法上講“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這五條中有三條講戰術,兩條講信任。

在治病戰鬥中,患者是司令官、決定這一仗是打還是不打;醫生是僱傭軍、負責具體實施戰鬥。

狹路相逢,仁者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