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口腔疾病,除了防細菌還要防這個!

人體有四大菌庫,口腔就是其中之一,口腔內常駐菌種至少有400種。

不過,生存在口腔內的細菌雖然多,但大部分對人體是有益的,同時各菌種間還保持著動態平衡。換句話說,只要這種平衡保持得好,口腔疾病、炎症什麼的,發生幾率都會降低很多。

預防口腔疾病,除了防細菌還要防這個!

但是,口腔疾病有這麼容易就被“杜絕”嗎?答案是否定的!

當患者長期處於精神緊張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睡眠不足的狀態下,機體免疫力就會隨之下降,這其中都市白領人群佔了大多數比例。

於是,口腔內的細菌就會乘虛而入,從而引起口腔疾病,牙病發生後,若沒在第一時間處理,加上機體免疫力低下,細菌就會迅速擴散。

又因為人體口腔頜面部的各個位置供血都非常充足,這等於是給了細菌感染擴散的“通道"。當病灶向上擴散,可以導致顱內感染;向下擴散,可以引起腫脹壓迫氣管導致窒息;往體內血管擴散,甚至會引起敗血症,導致多臟器衰竭,最終危及生命。

預防口腔疾病,除了防細菌還要防這個!

廣大口腔醫院的專家還表示,牙齒缺失也會導致口腔疾病。例如顳下頜關節紊亂症,牙周病等等——當牙齒缺失較多時,剩餘牙齒傾斜、移位或向對側伸長等現象,使咬合關係紊亂,阻礙了下頜骨向前伸或左右運動。

有時因一側牙齒缺失,用另一側咀嚼,形成偏側咀嚼習慣,肌肉出現張力不平衡,長此下去肌肉會出現疲勞,髁突後移,關節盤水腫,關節區會感到不適,甚至出現疼痛、張不開口、關節彈響等顳下頜關節紊亂症狀。

另外缺牙後,咀嚼力集中在餘留牙上,由於咀嚼力超過了餘留牙的受力限度,致使餘留牙齒造成創傷而產生牙周膜水腫、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等牙周疾患。

如果長時間沒有修復缺牙,可能會導致其相鄰的真牙向這個缺牙空隙內傾斜、移位,缺牙空隙相對應的牙齒將因無對抗力量而逐漸伸長,咬合關係和牙齒排列出現錯亂,致使剩餘牙齒失去正常的鄰接關係,造成食物嵌塞,形成牙周病的病因之一。

預防口腔疾病,除了防細菌還要防這個!

所以,廣大口腔的專家多次表示,牙病可大可小,最好的預防辦法是及時就診,當然平時也少不了保持牙齒衛生,保護好口腔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