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李云龙宁可向赵刚借2000俘虏,也不向司令员借正规军?很简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家好我是梓豪君。伴随李云龙带着炸弹去参加楚云飞的鸿门宴的不欢而散,也正式拉响了李楚国共之间的大战,其中打的最为激烈的就要属淮安战役,而楚云飞跟李云龙的赵庄一战更是重中之重。赵庄一战在淮安战役中虽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战役但也决定了淮安战役整体的战局走向。两个人都在指挥着生平最大的战争。

为何李云龙宁可向赵刚借2000俘虏,也不向司令员借正规军?很简单


楚云飞依靠装备的优势,接到上峰“为黄百韬军团拼出生命通道”的死命令。对于华野方面考虑到两点,第一绝对不能让黄百韬逃出去,而赵庄正是他的部队撤退必经之路。第二赵庄的国军军队正是楚云飞的王牌89师,这样的敌人正是派李云龙这样知根知底的人才是最佳的决策。

为何李云龙宁可向赵刚借2000俘虏,也不向司令员借正规军?很简单


楚云飞依靠装备的优势,接到上峰“为黄百韬军团拼出生命通道”的死命令。对于华野方面考虑到两点,第一绝对不能让黄百韬逃出去,而赵庄正是他的部队撤退必经之路。第二赵庄的国军军队正是楚云飞的王牌89师,这样的敌人正是派李云龙这样知根知底的人才是最佳的决策。

为何李云龙宁可向赵刚借2000俘虏,也不向司令员借正规军?很简单


于是为了赵庄这块重地,两军都派出了各自的王牌,而翻看楚云飞的背景,国军89师归属国军第五军团,装备更是清一色的外国货,师长楚云飞又是黄埔军校毕业生,阎老西的爱将,为人稳重刚硬。是国军当中不可多得人才,李云龙的华野2师当然也是一支嗷嗷叫的部队,就连粟裕将军都十分抬爱此人,有农田里走出来的悍将之称,虽说打仗思路灵活但是在硬件装备上李云龙的2师跟楚云飞的部队相差的可是一天一地。

为何李云龙宁可向赵刚借2000俘虏,也不向司令员借正规军?很简单


战斗打响后楚云飞深知李云龙的特性,避免跟他直接硬碰硬,李云龙由于是守方面对楚云飞的炮轰也是损失惨重,在一天一夜的坚守下李云龙的部队也仅剩原来的三分之一不到,而楚云飞的下一波进攻如果李云龙得不到兵员的补充的话,那么赵庄必然被攻破。

为何李云龙宁可向赵刚借2000俘虏,也不向司令员借正规军?很简单


李云龙这时却想到一个主意,向自己的好兄弟赵刚借兵,征调2000的俘虏。这个决定赵刚听完肯定是拒绝的毕竟是违反规定的事,但是赵刚最终还是借了,这里很多观众都会有一个疑问,李云龙宁可向赵刚借2000的俘虏充当杂牌军也没有向司令员求调正规军 ?这究竟是为何呢?

为何李云龙宁可向赵刚借2000俘虏,也不向司令员借正规军?很简单


按理说这场站也是司令员主动叫李云龙去打的,也不可能不知道李云龙前线的战损情况,只要李云龙先开这个口,司令员肯定是会派兵支援,其实原因没有那么复杂,首先就是支援速度问题,淮安一战爆发,各地都在火拼也并不是只有李云龙这里有燃眉之急,再者司令员为了弥补李云龙2师在火力上的不足,特地调来4个炮团跟5吨炮弹,李云龙再这样的帮扶下还是没能打出一个漂亮的截杀战又怎能好意思向老总借兵呢?

为何李云龙宁可向赵刚借2000俘虏,也不向司令员借正规军?很简单


最后就是战争打的突然,在支援上司令员的兵在支援上不能及时到达,而赵刚的俘虏则是就在手边,所以远水还是不如近邻来得快啊。按照李云龙2师距离老总的司令部距离至少也是几天,他有这时间等楚云飞也不可能给他喘息的机会,面对这样的燃眉之急跟赵刚这样的爱国老战友,相信他定能判断孰轻孰重的道理。所以李云龙这次也是抱着必定能借到的信心去借兵,以上的三点正是李云龙宁可跟赵刚借兵也不跟司令员借正规军的原因,各位你们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