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這些出國留學搞藝術的壞孩子們

先別急著反駁,我這是在誇你們呢。

縱觀歷史長河,古今中外,但凡是把藝術設計玩出點名堂的人,哪個不是有點“壞壞”的?

李白是個臭酒鬼,王羲之有戀鵝癖,草間彌生自從小時候患有神經性視聽障礙之後就瘋狂迷戀上了斑點,現任倫敦藝術大學校長格雷森的異裝癖更是聲名遠揚。

把這些人放在北京中山公園的相親角里,沒一個能找到對象的。更別提他們這些人哪個是能評的上“三好學生”的了。

以前總有人說:看看,這孩子學習不好,只能學藝術去了吧。

亂講,很有可能是因為那孩子有藝術天賦,才學習不好的啊。

瞧把你酸的。

年級總分第一名那個,你給大傢伙畫個雞蛋看看?

學藝術的孩子“壞”,在我眼裡太正常不過了,甚至從某方面來說,我認為這是藝術天賦的一種。甚至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學藝術設計的孩子,只要“壞”的點無關人品,無關道德,沒有傷害到其他人,越壞越好啊!

你們這些出國留學搞藝術的壞孩子們


在我之前教過的眾多學生之中,有很多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這些“別人家的孩子”大多都在中國教育體制下磨平了寶貴的稜角。他們乖乖順從老師的教導,頭髮按照學校的要求鬢角修得整整齊齊,脖子上的紅領巾正得彷彿用尺子量過,廣播體操一招一式,做的比葉問還有板有眼。

你們這些出國留學搞藝術的壞孩子們


從這一點來說,這些好學生比那些搗蛋鬼還要令我操心的多——藝術創作需要個人色彩,而個人色彩沒有套路,更需要叛逆。這些東西死記硬背學不來,更沒有所謂的邏輯推理。個人色彩偷偷埋在你的人生經歷和對世界千奇百怪的看法之中,或許說起來有點現代玄學,這就是一個學生在藝術領域的靈性。

01 想象力+好奇心+好好感受


而一個有靈性的藝術家,是一定會有有無窮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不知道說“自我”不知道會不會太過分,但是最起碼,你應該拋棄去做別人眼裡的那個誰,而是專注於努力做自己。

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特殊的天賦,我只是極度地好奇。”

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有趣的場景,就隨時停下腳步;吃韓餐時發現扁平的筷子設計怪異,就搜尋資料尋找答案;做作業時覺得這裡不對,就大膽與老師質疑。

作為一個藝術設計創作者,我們應該時刻保持童年時期最珍貴的好奇心,去尋找十萬個為什麼的答案。而不是為了成年人平日裡總要營造出一副成熟穩重自以為看起來很聰明的樣子,反而錯過了身邊你本可以收藏下來的美麗風景。

演員金世佳在日本留學處境艱難時給自己的偶像——著名演員田村正和寫信,田村正和後來給他回信,其中兩句話讓我十分動容:人生百般,步履不停。諸事際遇,我也不是萬事明瞭,能送給你的只有四個字:好好感受。


而正因為無窮的好奇心,你會獲得無窮的想象力。正如達芬奇,在藝術界的成就高到甚至都讓大家忘記了他同時是個發明家。他曾經在1495年設計了一副降落傘的草圖。許多年以後,科學家根據這幅草圖真的完成了這個項目。你看,藝術的想象與創造發明,其實都是相通的。

你們這些出國留學搞藝術的壞孩子們



02 中國德智體美中的“美”


如今,大家都是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人了。在大街上人人起碼都認字的時代,如篇頭所言大家對藝術的偏見也在漸漸消除。條件稍微好點的家庭,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準備好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這種精神層面的追求是基於滿足了大家的溫飽基礎之上,渴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到更高的教育體系。

而中國關於德智體美——“美”的方面教育上,起碼在目前內地的教育體系中,還遠遠不夠。

這一點不用過多贅述,想一想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恆久不變的校服款式——


你們這些出國留學搞藝術的壞孩子們


明白了吧。

而同樣是學習繪畫,中國和外國的教學方式也很不同。中國的課堂上老師會一筆一筆教你怎麼把它畫的像,越像越好,最好跟照相機照出來的一樣,以假亂真。老師和同學就會對你豎起大拇指稱之你為大神。

不知道大家國慶有沒有去看電影,電影《無雙》裡郭富城飾演的角色“畫家”就擁有著這樣以假亂真的畫技,還因此復刻出世界上最好的美元假鈔。這種水平在國內能被吹上天,但在電影裡他的畫在加拿大留學時面對的窘境是:一幅也賣不出去,被專家稱為垃圾。

你們這些出國留學搞藝術的壞孩子們


藝術來源於生活,起碼在我出國留學的既有經驗裡,這段情節並不誇張。

國內的標準是像,而國外的標準是要求你表達出內心的想法,創造出新的東西和新的表達形式,這才是作為一個人,而不是一臺機器,一個人工智能應該有的價值。

國內外的教育差別除了對藝術評判的標準,還有教育方式。這都是老生常談,經常關注漢藝的老夥伴們心裡都有些abcd數了。但我還是實在忍不住吐槽,把東方的灌輸式教育生搬硬套地運用在藝術設計領域上,實在是有點喂兔子吃肉的感覺。

造成的後果是大部分中國學生在課堂上的口頭禪是“聽懂了”,點頭附和成了標準姿勢,永遠不提問,因為這樣代表承認我笨。

除了這兩個方面,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也差很大。

在國外,從小就非常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老師的作用是幫助你解決問題。大家有想法之後都會積極的去嘗試,在嘗試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瓶頸了,才會找老師解決問題。而在國內,老師直接成了評判標準,同學在想法產生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做,而是問老師意見。老師會用他自己的既往經驗去判斷你這個想法是否可行,然後決定你這個想法是否有必要繼續下去。

因此,無數想法靈感被扼殺,中國因此喪失了多少優秀的藝術家和設計師。


03 寫在最後


好學生在國內或許能走得很高,壞學生在國內或許因為偏科高考的關都過不了。能放心大膽的做個壞孩子,讓自己的才華有處施展,與更多有志之士共同探索更多可能。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出國留學的原因。

所以啊,你們這些出國留學搞藝術的壞孩子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