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帝夜观天象,说:迁都!多年后,皇族800余人全部跳海自尽

宋朝是一个典型的“重文轻武”的国家,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都知道宋朝的经济非常发达,都城的老百姓几乎人人都经商,要么集市摆摊要么靠着手工业谋取生计,北宋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得以见得当时的人们生活繁华程度,但其实这幅名画,实质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北宋多么有钱,而是多么腐败!

这幅画表现的其实是富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宋朝其实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精彩,只不过过于华丽的怀表蒙蔽了大多数人的双眼,在经济极度繁华的同时,天枰也会倾斜另一端,导致国家实力跟不上,军事实力非常低下。

此皇帝夜观天象,说:迁都!多年后,皇族800余人全部跳海自尽

不过宋朝能坚持过百年,实在是不容易。我们首先来看看宋朝当时有多少敌人,首先面临的大问题就是已经建国百年的辽国,这个国家虽然制度仿照了中原王朝,但是人家拥有自己的农耕制度,和我们不同,普通的老百姓都能简单维持自己的生活,所以辽国百姓都很团结,因此这个国家也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还有蒙古、西夏、金朝,这些国家虽然作战非常勇猛,但是其实没什么用,总体实力是比较弱的,如果让他们打长期战争,他们根本吃不消,原因是他们没有后勤保障,虽说是马背上打打杀杀,机动性较强,可进攻次数有限,缺点慢慢就会暴露出来,还有他们根本不适应自然灾害,如果有一场暴雪降临,游牧民族立马就会被重创。

此皇帝夜观天象,说:迁都!多年后,皇族800余人全部跳海自尽

比如在唐朝初期,李靖受到命令要去攻打突厥,可是还没等动手呢,北方草原却先下了一场暴雪,老天都在帮他取得胜利,一场大雪让突厥部队从狼变成了羊,这场战争毫无疑问让唐朝获得了胜利。

其实每次中原王朝攻打游牧民族时,几乎都是倾城全力去攻打,这样的打击是他们承受不住的,单单人数就要超他们好几倍,就算他们再怎么利用地理优势,也只能是无力抵抗,如果不是倾尽全力,谁赢谁输还真不好说,毕竟游牧民族是骁勇善战的。

所以,在北宋初期,统治者认为辽国才是自己的心头大患,毕竟有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和宋朝实力可以匹敌,如果要进行长时间战斗,他们也能坚持下来,所以北宋派了好几次大将,想要消耗辽国实力,虽然没有获得什么大胜,却也歼灭了很多辽国精锐。

此皇帝夜观天象,说:迁都!多年后,皇族800余人全部跳海自尽

早在赵匡胤刚刚建立王朝的时候,其实他也看到了辽国的实力,但是他此时并没有实力跟人家打,自己家里的事情还没有搞定呢,还怎么攻打外边的敌人,而且他还有一个政策,就是宋朝很多精锐其实都放在了都城这,边境的战斗力弱小的不堪一击,这也是宋朝军队战斗能力弱的原因之一,你把兵都安在自己家里,外边的敌人怎么搞定?

不过赵匡胤在率军打仗方面却比赵光义高很多。他懂得如何保存实力,如何给敌人突然袭击,即便这场战争战败,也能不丢主力部队,下次只要吸取教训,积极练兵,还能有一战之力。

于是他在一天夜里,突然召集群臣说,他想迁都。

此皇帝夜观天象,说:迁都!多年后,皇族800余人全部跳海自尽

本来宋朝的都城是在开封,不过赵匡胤发现,这里地理位置太不好了,周边都是非常平旷的空地,要是守的话根本坚持不下来,此时赵匡胤就非常有眼识,知道这里的位置根本不行,所以如果之后爆发战争,都城直接就陷入了危机,所以这个都城必须得迁走,那么到底迁到哪呢?

赵匡胤其实早就想好了,迁都洛阳城。刚刚说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底下大臣们都不解,甚至惊讶,赵光义也觉得这样不妥,如果迁都,原本都城的大臣们和心腹都要付之一炬,原本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可能都要白费。

迁都洛阳,最主要是为了巩固西北的夏州,此地是一个后患,如果不解决掉,王朝很有可能就会覆灭,加强这里的控制,以此来对抗辽国,夏州其实名义上是宋朝,但是只不过是为了吞并西夏的政权来的。

此皇帝夜观天象,说:迁都!多年后,皇族800余人全部跳海自尽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这项决定被搁置,西夏政权竟然死灰复燃,联合了辽国西北叛乱,西夏的实力迅速上涨。

到了北宋末期,金军打到了都城,如果当初赵光义迁都到洛阳,或许结局将会不一样,毕竟西军精锐比较多,而且懂得在山地中作战,比较灵活,这样的发挥总比在开封要好的多。

崖山海一战,宋军溃败,皇族八百余人全都跳海自尽,宋朝彻底灭亡。

如果当时赵匡胤迁都了,这一切也许不会发生,不过说这些已经有点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