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也開始送咖啡了

10月8日,麥當勞中國宣佈旗下麥咖啡品牌推出外送服務,用戶可以通過美團、餓了麼和微信小程序“i麥咖啡外送”下單。

麥當勞也開始送咖啡了

麥咖啡的外送服務首先在上海推出,隨後將逐步推廣到其他城市。

麥當勞也開始送咖啡了

此次麥咖啡外送的標準和前不久星巴克剛剛上線的專星送十分相似,外送的麥咖啡採用的是具有專利防溢技術的“小金蓋”包裝,在正常的外送條件下可避免杯中熱飲灑漏,還可以使咖啡在配送途中保持適宜的飲用溫度,麥咖啡自有專業配送員將確保每一單在28分鐘內送達,這也是美團外賣和餓了麼的配送時效。

麥當勞也開始送咖啡了

同樣是防溢出的杯蓋設計,同樣是專業外送員,只不過麥當勞承諾的送達時間比專星送的30分鐘還要早兩分鐘。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麥咖啡並非一直沒有外送服務,此前都是在套餐中做外送,並且麥當勞也一直採用自建配送團隊的方式發展外賣業務。此次,麥當勞中國宣佈上線麥咖啡外送很可能是麥當勞想要獨立發展麥咖啡的信號。在他看來,麥當勞近幾年一直在培育麥咖啡,在消費群體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如今宣佈推出麥咖啡外送,足見麥當勞對於咖啡市場的重視程度。而且,在麥當勞培育麥咖啡的過程中也積累了相應的用戶數據,以及咖啡外送的用戶數據,並且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團隊和供應體系,這些都是麥咖啡獨立發展的基礎。

但在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懂事長王振東看來,麥當勞此時進入咖啡外送市場不僅要面臨一場與星巴克專星送以及瑞幸咖啡的混戰,還要面臨自身品牌的侷限。“很多外賣用戶訂購麥咖啡是因為要買麥當勞的餐食,如果脫離了餐食,麥咖啡還將面臨用戶流量的問題,因為消費者選擇專星送、瑞幸是因為要買咖啡,順帶些點心、餐品。因此,麥當勞現階段獨立發展麥咖啡的可能性並不大,而是會用咖啡外送延伸麥當勞的品牌體驗。”王振東同時表示,從麥當勞以及專星送公佈的咖啡外送標準來看,從包裝到配送相比此前已有的咖啡外送標準更高,這也意味著咖啡外送市場的壁壘在逐步提高。

其實相對來說,在外賣領域,星巴克並不佔優勢,其每單配送費用高達9元,已超過大多數消費者的接受範圍。當瑞幸咖啡、連咖啡的優惠券在微信中廣為流傳時,星巴克的營銷“逼格有餘、地氣不足”。

麥當勞也開始送咖啡了

中國本土外賣咖啡品牌基於互聯網而生,模式是“讓咖啡找人”,而星巴克的邏輯更側重於星巴克在哪裡,用戶就去哪裡,說白了是兩種零售模式的差異,此外他們在互聯網營銷和技術應用上更得心應手,比如提供“視頻直播看製作過程”這樣的彩蛋功能。隨著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消費者已經形成了手機端的消費和支付習慣,再加上外賣配送體系的成熟,用戶在獨特場景下有了咖啡消費的新習慣。

實際上,星巴克上線外賣業務更像是對消費者的妥協,與其“第三空間”的理論是背道而馳的,這是星巴克不得不做出的改變。這也是星巴克咖啡零售思路的改變。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的消費場景變得多樣化,傳統的“第三空間”已經不足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與此同時,傳統門店本身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變革,新零售浪潮像海嘯一樣席捲而來,咖啡外賣服務應運而生,這是咖啡行業、餐飲行業、外賣行業與新零售的交織。

在連咖啡、瑞幸和星巴克後,麥當勞加入咖啡外送競爭中讓競爭白熱化。

兩派四強目前國內咖啡品牌外賣市場主要有連咖啡、瑞幸和星巴克三大玩家,連咖啡和美團合作,星巴克牽手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瑞幸咖啡則與順豐合作,提供30分鐘“慢必賠”服務。

2018年前,咖啡巨頭星巴克在外賣領域的推進一直十分謹慎,此前6月份的時候,星巴克中國的CEO王靜瑛談到遲遲不開展外賣業務的原因在於:

有不少咖啡店在中國提供外賣服務,但星巴克很注重咖啡品質和顧客體驗,外賣必須保證飲品的品質和體驗和我們在門店所能提供的是一樣的。

言外之意,咖啡外送很難保證口感。作為半個咖啡迷,記者發現,即便現在各大平臺可以將配送時效做到30分鐘內,外賣咖啡口感跟店面依然有一定差異,特別是冷飲。星巴克的擔憂不無道理,事實上,很多餐飲巨頭如今依然堅持只提供堂食,不做外賣,就只為確保口感。

星巴克不提供外賣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其做的不只是咖啡生意,而是“第三空間”,它希望更多消費者到店裡待著,成為社區服務中心,如果提供外賣,等於是做飲品零售,跟空間沒什麼關係。

麥當勞也開始送咖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