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不會消耗殆盡嗎?

花-開錯顏色


關於慧星的來源現在尚無確論,大家比較認同的觀點是來自於柯依勃帶。

恆星形成於星雲,星雲物質聚集,形成星體,恆星形成後巨大引力掃清周圍物質。在引力範圍之外形的小行星帶卻沒有受恆星影響,在太陽系運行過程中,受其他引力擾動,柯依勃帶星體運行變化進入太陽系中心,形成慧星。

慧星主要由冰和其他雜質構成,靠近太陽後揮發,形成慧尾,每次進入太陽近處都會損失部分物質,最後由冰組成的物質消耗殆盡,成為普通小行星。


陳嚴


答:當然會消耗殆盡的,以目前人類掌握的數據,哈雷彗星大概還能繞太陽2~3千圈,壽命不超過100萬年。


哈雷彗星的週期大約是75年,上次迴歸是1986年,下一次迴歸預計在2061年。



哈雷彗星就是一種特殊的天體,圍繞著太陽運行,只不過軌道的偏心率比較高,當哈雷彗星迴歸近日點附近時,地球上就可以觀測到它,它拖著長長的彗尾。




哈雷彗星目前質量約3000億噸,最長處16公里,其形狀像花生米,當經過近日點時,受到太陽輻射影響,使得彗星上的固態冰融化並蒸發,帶走部分塵埃和碎片,這些碎片被地球引力吸引進入大氣層時,就會形成流星雨。



至上次迴歸以來,哈雷彗星已經損失了1.5億噸物質,據科學家估計,再繞太陽2000多圈,哈雷彗星的質量就會損失殆盡,其壽命不會超過100萬年。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是會消耗殆盡的。

哈雷彗星的主體是彗核,彗核的成分以水冰為主,佔70%,其他成分是 一氧化碳(10~15%)、二氧化碳、碳氧化合物、氫氰酸等。整個彗核的密度是水冰的10~40%,所以,它只是個很鬆散的大雪堆而已。


哈雷彗星的質量大多集中於彗核.而當彗核靠近太陽時,就會受太陽熱的烘烤,從而被太陽熱蒸發出氣體及塵埃.這些氣體及塵埃全包在彗核的外面形成彗發.當它進一步靠近太陽時,因為太陽光的熱量以及壓力增大,就會把彗發中的氣體以及塵埃推向後方,從而形成一條狀形像掃帚一樣的尾巴——我們所看到的彗尾。

哈雷彗星每76年就會回到太陽系的核心區,屬於一個迴歸週期。哈雷彗星上一次迴歸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迴歸將在2061年中。最長處 16公里,最寬處和最厚處各約8.2公里和7.5公里,質量約為3000億噸,體積約500立方公里每次大約會損失6公尺厚的冰、塵埃和岩石。




所以從上次迴歸以來,哈雷彗星總共已損失1.5億噸物質,彗核直徑縮小了4~5米,照此下去,它還能繞太陽2~3千圈,壽命也許到不了100萬年了。


良良引力波


哈雷彗星名字怎麼來的?什麼是哈雷彗星?

時間要撥回17世紀的英國,1695年英國皇家書記官愛德蒙·哈雷開始專心致志的研究彗星,他從1337年到1698年之間的記錄中挑選了24顆彗星,並且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來計算它們的軌道軌跡!在當時的時期,沒有任何人會知道彗星會定期回到太陽附近,但是哈雷就開始預言和大膽猜測研究,他便預言出現在1682年的那顆彗星將會在1758或者1759年再次地迴歸!由於年事已高,哈雷深知自己可能看不見下一次的彗星出現了,在其去世後的十多年時間裡,1758年底這顆彗星終於被人觀測到了!於是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將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



從上面的一則小故事中,我們可以得知幾點,第一哈雷彗星是一顆"定期"回到太陽系中的短週期彗星,第二彗星是圍繞著太陽運行的一種天體。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6年哈雷彗星經過地球時,人類就近距離的探測了其表面的物質,據研究哈雷彗星表面有一小部分冰,二氧化碳,氨以及塵埃等的混合物,主要是佈滿了塵土!



哈雷彗星會不會消耗殆盡呢?

按照較為權威的話語來說就是:哈雷彗星橫跨太陽系的跋涉不是悠哉遊哉的,而是每來到太陽身邊一次,就必須得剝掉一層"皮",物質一旦損耗了那麼哈雷彗星也將不斷地走向消亡!



據上一次的觀察(1986年探測),哈雷彗星已經總共損失掉了1.5億噸物質,直徑直接縮小了5米左右,其每當回到太陽系的核心區時,大約會損失6公尺厚的冰,塵埃以及岩石!而離開太陽後的質量相比之下可以忽略不計,但是誰讓哈雷彗星要在太陽系中循環呢?所以如果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那麼哈雷彗星很可能只能圍繞太陽大約2-3千圈就會消亡了!

相對於其他的彗星,對於人類而言哈雷彗星是比較有名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其的短週期性,走了還會在76後"回家看看"!



最後,望採納!喜歡的可以點個贊或者關注我喲!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讓更多人知道你!謝謝!


科學無處不在


任何天體都有一個從生成到穩定運行再到消亡的過程,大到星系、恆星,小到行星、衛星,都概莫能外。

彗星是一種週期性或偶爾進入到太陽系內,其亮度和形狀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外形呈雲霧狀,並做繞日運動的獨特天體。

說它特殊是說彗星是由彗核、彗發和彗尾三部分特殊形態構成。彗核由冰物質構成,當彗星接近恆星時,彗星物質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一條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由於太陽風的作用影響,彗尾會朝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形成一條很長的彗尾,一般長几千萬公里,最長可達幾億公里。彗星數量並不是很多,目前人們已發現的繞太陽運行的彗星也就僅有 1700 多顆,而被人類肉眼可見的則少之又少。



彗星體積並不固定,當它在遠離太陽時,體積會因慧發慧尾的逐漸變短直至消失而變小;當它接近太陽時,彗發變得越來越大,彗尾變長,體積又會變得十分巨大,光是慧星的彗尾最長竟可達2億多公里。


彗星又是普通的天體,彗星只是發源於太陽系柯伊伯帶附近的質量較小的普通冰狀星體,比如每隔76年左右就會週期性出現的"哈雷彗星",就是這些星體裡的較為"特殊"的一員,是人類能夠重複可見的最大的彗星星體。

實際上,彗星比那些恆星、行星,甚或衛星等天體,其壽命要短暫的多。據科學家估計,一般接近太陽距離只有幾個天文單位的彗星將在幾千年內瓦解;絕大多數的彗星壽命為幾百萬至上千萬年。這些彗星在週而復始的繞日運行過程中,經過太陽風的一次次強力勁吹和太陽高溫的一次次蒸烤,使其本就有限的冰體質量漸漸流失直至消亡,這對於宇宙天體而言,就相當於是短暫的存在了。


亞馬孫蝴蝶


會!!!彗星好比是一大坨夾雜著各種碎石,礦物,水凝結成骯髒冰塊的混合體,(一大團髒冰)在太陽光的高溫照耀和太陽風(充滿電離子射線輻射)影響下,它會慢慢蒸發和昇華,那些漂亮的尾巴就是每次被消耗的冰水物質。。。。。到最後它會完全被蒸發和昇華乾淨,只剩下不可蒸發的內核,譬如高密度礦物質石頭金屬等物質,隨著質量逐漸減小,它的軌道也會慢慢改變,到最後甚至被拉入恆星或者行星軌道被捕捉或者吸入撞擊

至於多久會消失那得取決於它本身的質量和所處軌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