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址的故事」(二十三)|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自1978年大学分校创立至今,在40年的办学历程中,北京各高校分校及北京联合大学经历了几十次调整和整合,先后拥有过几十个办学地点,可谓变迁多,校址多。每一次变迁都牵动过无数人的心,每一处校址都曾有过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如今,许多曾经的校址在北京的城市建设中已不复存在。我们本着抢救历史、缅怀前辈精神、激励后人的宗旨,挖掘和记载大学分校校址变迁历程和背后的故事,从而从校址的角度记载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记录大学分校和北联大人艰苦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挖掘和积淀北联大精神、提炼和巩固学校特色,让广大师生员工从校址故事中感受学校从艰苦创业到发展壮大走过每一步的艰辛,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学校发展的历史自信。


校址的故事(分校)第二十三期:北京市西城区西四丰盛胡同13号——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校址(1978—1984.8)

「校址的故事」(二十三)|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校址的故事」(二十三)|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北京市西城区西底,北京市创办大学分校,将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以下简称“人大二分校”)校址选于此。1984年,在此重建新校舍,人大二分校搬迁至在海淀区红联东村租借的校舍临时办学。1986年迁回四丰盛胡同13号,这里曾是北京市第一六二中学(以下简称“162中学”)的校址。1978年年时,已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

丰盛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地区东北部,为东西走向,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全长765米,没有改造之前均宽6米。关于丰盛胡同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与天启皇帝的乳母奉圣夫人有关,另一个是与明初大将丰城侯有关。事实上,两种说法都没有错,在北京东、西城曾经各有一条丰盛胡同。东城的那条与乃兹府胡同垂直相交,清末时是一条也叫丰盛胡同的小胡同,现名为丰富胡同。丰富胡同因老舍和他在北京的故居丹柿小院[1]而闻名,现老舍纪念馆就位于丰富胡同,在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盛胡同明代时称丰城胡同,因明成祖朱棣的名将丰城侯李彬[2]府邸在此而得名,清初讹称为丰盛胡同。2008年1月15日,在丰盛胡同西口南侧附近一处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唐代壁画墓,得知丰盛胡同及附近区域在唐代时地名为幽都县礼贤乡胡村,坐落于唐幽州城东北郊外(唐幽州大致范围与辽南京同,金中都则以辽南京为基础扩建)。

丰盛胡同旧时大宅门多,曾有多个官宦的宅第位于胡同内,过去是当之无愧的“贵人聚集区”。清康熙皇帝废太子允礽第七子辅国公宏眺的宅子曾在此,宅邸大门与现在丰盛胡同居委会使用房屋的位置相当;清咸丰年间文华殿大学士阿鲁特•赛尚阿宅曾位于丰盛胡同东段路北(今丰盛胡同13号),后成为满蒙学堂址、志成中学址及人大二分校校址,大学士赛尚阿其子崇绮是清同治三年状元,崇绮之女是同治皇帝的皇后;清光绪年间户部右侍郎常麟宅也曾在丰盛胡同;民国初年,徐世昌任大总统时的锦州知府荣厚(伪满州国成立后任中央银行总裁)住宅曾位于丰盛胡同西口路北;丰盛胡同71号曾是阎锡山家眷居住的二进四合院。

在丰盛胡同长大的孩子大多毕业于原来的丰盛中学,最初的校址在今天丰盛胡同的东口(今丰盛胡同69号)。它的前身是1923年成立的北平私立志成中学女生部,由李大钊先生创办。抗战时期,王光美曾转至志成中学就读。新中国成立后,中学更名为北京第九女子学校,文革后又更名为北京市丰盛中学,2008年,与原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附属中学合并,更名为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离丰盛中学不远的胡同中部马路北侧,是中直礼堂,与人大二分校的校址西邻。礼堂全名中共中央办公厅直属礼堂,是建国后北京市第一座兼有礼堂和剧场功能的建筑,由著名建筑师赵冬日设计(之后,他还设计了全国政协礼堂、北京市委大楼)。除此之外,讲到丰盛胡同,还有一所因中医骨科而闻名的丰盛医院,尽管它已经超出了丰盛胡同的范围,但因名气之大,总是让人一听到“丰盛”就与之联系起来。

「校址的故事」(二十三)|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丰盛胡同于1992年被列为西城区首批“危房改造”地区,胡同里的大宅门陆续被拆。现今的丰盛胡同以什坊小街为界分为形态迥异的东西两部分。东部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什坊小街,西部东起什坊小街、西至太平桥大街。东部仍基本维持胡同原有空间形态及宽度,但两侧已被多处居住、办公等多层建筑围起的大院割裂为支离破碎的片段,失去整体的连续性;西部已经被拓宽改造为城市干道,两侧高层楼宇林立,不再具有胡同风貌。

「校址的故事」(二十三)|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校址的故事」(二十三)|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校址的故事」(二十三)|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丰盛胡同13号位于胡同东段中部,成为人大二分校校址始于1978年。1978年下半年,为适应改革开放和首都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北京市决定借助在京国家重点大学在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上的优势,利用部分中小学校址和企业厂房,创办一批以走读为主的大学分校。当年11月,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向北京市委呈报大学扩大招生工作会议情况报告,附《北京市高等学校分校扩大招生方案》,提出由西城区为主管单位,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设置哲学、政治经济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共党史、法学、国民经济计划、统计学、财政金融、财务会计、商业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中国文学、新闻、档案15个专业,计划招生880人,校址选于位于西城区丰盛胡同的原162中学。按照文件精神,人大二分校的教学工作由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负责,分院将主要依靠本院的教学资源办学。

中国人民大学响应号召,积极支持人大二分校的筹办工作,在建立专业、制定教学计划、开设课程、配备教师等方面提供帮助。1978年12月3日,市委宣布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领导小组,由顾炎、傅瑞峰、王兆庸三人组成,顾炎为负责人。12月4日,市委教育部指示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党的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筹建工作和决定学校的重大事情,领导小组组长为顾炎,副组长为傅瑞峰,成员为朱德明、牛世英、王兆庸。建校初期设政治处、教务处、总务处和办公室,政治处下设组织组、宣传组、人事组、工会筹备组和保卫组,并领导团委工作。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分校顺利完成筹建和招生工作,首届招收了22个班901人。1979年2月2日,分校首届开学典礼在地质礼堂举行,901名学生和78名教职工参加。领导小组负责人顾炎在讲话中鼓励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大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林匀到会并讲话。2月3日,全体学生和教职工参加了北京市36所大学分校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开学典礼。分校将22个教学班分成四个“片”管理:一是政治理论片,包括哲学、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7个班;二是社会科学片,包括新闻、中国文学、法学、档案专业4个班;三是经济管理一片,包括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国民经济计划专业6个班;四是经济管理二片,包括财务会计、统计学、财政金融专业5个班。2月5日,学生正式上课。政治理论课和公共基础课以广播教学为主,英语课实行电视教学,收看电视大学英语课。采用人大的教学大纲,分校基本没有专任教师,主讲教师主要由人大的教师担任,借用人大的实验室做实验。

原162中学占地面积约五亩六分(相当于3733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近4500平方米,校园内仅有两排平房,一个小操场和一座四层的教学楼。小小的校园却要容纳近千名师生在这儿学习和生活,困难着实不少。每到课间休息时,院子里总是挤满了学生;没有食堂,分校在附近的餐馆为学生预定包伙解决中午饭;图书馆馆室仅100平方米。简陋的条件丝毫没有减弱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热情。没有正规的教科书,学生们拿着油印的提纲,跟着闭路电视学英语,跟着黑板上方的广播喇叭学政治。尽管如此,大家都认真极了,没有交头接耳的,没有走神睡觉的,只见手中的笔在迅速地记着、记着……在分校搭建的简易板房中,一百多人挤在一起上大课,冬天在房子中间生起一个大炉子,让人深刻体会到火烤胸前暖的意境。学生们每天走读,早出晚归,在水泄不通的公交车上挤到学校,放学后又挤回家。在分校没有食堂的日子里,分校的学生放学后吃遍了沿街的小吃店。没有专门的清洁工,学生们自己打扫教室。尽管条件十分有限,却没有人有任何抱怨的情绪。步行半个多小时去月坛体育场上体育课,同样兴奋地打球、跑步。每天放学后,小小的图书馆门口都会有书包排的队,学生们在等待着进馆读书的快乐。多学知识,丰富自己,锻造本领,为祖国四化多添砖、多加瓦,这是当时很多学生真挚的想法。

1978级学生的年龄参差不齐,既有三十出头的“大”学生,也有刚刚毕业于高中的应届毕业生,既有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职工,也有刚踏入社会的学生娃。年龄大的有过插队、进工厂、当兵等经历,还有抱着孩子上大学的,每天早晨要先进幼儿园再进大学。年龄小的还不满二十岁,是刚从高中毕业考入的。为了“对付”期末考试,学生们组织起几个“互助组”,组长是学习好、有见解、善于言辞的好学生,围着听的是理解能力差些,学习劲头小点的学生。组长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把枯燥的哲学、逻辑学讲得出神入化。经过“互助组”帮助后,期末成绩往往一下子能从“中”“差”水平,一跃取得“优”“良”成绩。

老师来自四面八方,有来自人大的、来自师大的,还有来自北大的;有正式的、临时的、代课的、实习的,还有从退休教师里聘来的。经历了十年浩劫重回讲台,再加上觉得自己是代表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师们教学很是热情、投入。1978级的学生又是极其渴望学习、非常珍视所获得的学习机会,学习态度十分积极、十分认真。没有人因校舍的狭小而自卑,因设备的简陋而抱怨,师生的共同愿望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们从心底里尊重每一位老师,为老师准备好休息的椅子,打好开水,还用班费购买新产品“无尘板擦”,老师们非常感动。许多老师和学生成了朋友,参加学生的班会、联欢会,和学生们一起春游。

首届招生后,之后四年内分校招收学生并不多。1979年,只有财政金融专业招收了42人;1980年,停招一年;1981年,科技档案专业招收了一个班;1982年法学、文书档案专业各招收了一个班;1983年后,法学、文书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和汉语言文学4个专业连续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与此同时,分校也在努力建设自己的教师队伍。1980年,调入一批以工农兵大学生为主的人员,其中有专任教师18名;1983年1月,从1978级毕业生中择优留校一批学生作为专任教师,分校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任教师队伍,专任教师达到71人。但在1983年至1985年期间,这批留校的学生只担任助教,主要任务是进修提高,人大的教师仍是分校教学工作的主体。

1980年11月17日,经北京市委决定,学校成立临时党委,任命顾炎为党委书记,刘正业为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校不断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上进行调整。1981年6月,根据市委教育部、市高教局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意见,校临时党委研究,拟将学校办成以文法类为主的文科大学,主要为首都培养政法、档案、政治理论和机关文秘等方面的管理干部,为此进行专业调整拟设法学、档案、政治及中文四个系。学制为四年,每年招生250人左右,分校办学规模定为1000人。1982年,北京市对大学分校进行调整。当年12月22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并转发市委大学工作部和市高教局《关于大学分校调整和建设问题的请示报告》(京发〔1982〕60号)。按照文件精神,人大二分校继续保留建制,定位为培养法律、档案方面的专业人才,规模为800人。人大二分校开始调整专业设置。1983年2月,学校成立法律系、档案系,建立基础课和政治理论教研室,之后设置了法学、文书档案、科技档案、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专业及政治理论专修师资班。1984年,分校开始着手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大纲。

为改善办学条件,分校于1979年成立食堂,操作间在临时改建的仅30多平方米的低矮平房内,没有餐厅,师生员工凭餐证就餐。1981年4月17日,北京市副市长白介夫来分校了解情况,并到附近的粉子胡同12号原162中学校办工厂视察。视察后,白副市长同意分校在此建立自行车棚。原162中学校办厂厂址划归人大二分校。1982年,分校拆除了校园内原有旧平房,新建起一栋建筑面积为7400平方米的教学楼。1984年3月,学校组成基建办公室。因原有教学楼属于危险楼房,分校于3月上报市规划局划定“红线”,进行重建新校舍的设计,于5月获市规划局批准。8月,施工图纸完成。9月,初步设计获市计委、建委批准。重建新校舍的工作进入倒计时。分校暂时搬迁至在海淀区红联东村租借的校舍办学。当年7月,组织全体教职工,利用假期完成了搬迁。1984年8月6日,开始拆除丰盛胡同13号的旧校舍。12月13日,新教学楼破土动工。施工任务由房修一公司承担,经过20个月的艰苦奋斗,克服了扰民、施工地点狭小等数不胜数的困难,新教学楼在1986年8月底正式竣工交付使用。

「校址的故事」(二十三)|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校址的故事」(二十三)|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1985年1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北京联合大学的请示获得教育部批复,同意组建北京联合大学。3月6日,按照市政府文件《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北京联合大学的通知》(京政发〔1985〕38号),将调整后的12所大学分校组建成北京联合大学,人大二分校为其中的一所大学分校,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1986年,文法学院迁回丰盛胡同13号。后北京联合大学校本部办公地点曾设置在此,北京联合大学文法学院与文理学院合并随后搬离,北京联合大学其他学院在此办学。2014年前后,北京联合大学用此处校址置换了北四环东路93号(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北四环校区东院,地址名称变更为北四环东路97号)。现中直纪工委(全称中央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的办公地址位于此。

「校址的故事」(二十三)|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校址的故事」(二十三)|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校址的故事」(二十三)|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分校


[1]丹柿小院是老舍解放后的住宅,他从1950年4月搬入直至1966年8月去世,在这个院子里生活了16年。这里是他在北京居住时间最久的一处住宅,解放以后他的全部作品都是在这个小院里写成的。老舍夫人为小院取名“丹柿小院”。1997年,老舍家属有偿将其捐献给国家。1999年2月1日,老舍诞辰100周年前夕,老舍纪念馆正式对社会开放。

[2]丰城侯李彬字质文,安徽凤阳定远人。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时,李彬任济川卫指挥佥事。燕王朱棣起师南下时,李彬为前锋,因转战有功,累迁右军都督佥事,明永乐元年(1403年)被封为丰城侯。

资料文献主要来源: ①《北京联合大学志(1978~2000)》;②《心中的记忆——纪念北京联合大学(大学分校)建校30周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