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壶着色工艺介绍:南部铁壶制作工艺之着色

烧制完成的铁壶渐渐进入了着色的阶段。铁壶在二百度至三百度的温度灼烧,到表面的光泽消失、出现淡紫色的内膜的程度时,用漆涂上凹处。这时涂层下层是用生铁和红壳(酸化铁)与黑铁的混合物,一边烧热铁壶一边用【茼蒿扫帚】把部分涂抹烧制(烧制内膜即使作为防锈内膜也有显著的效果)。

底层涂抹结束的铁壶,边加大火候边【熬制铁浆液】(在酒和醋中浸泡铁片,长时期放置使其发酵的溶液呈现出茶褐色),另外,把【茶汁】(把煮煎茶的液体和铁浆夜混合使用。通过茶叶的茶渍而呈现出黑色)用刷子涂抹,为了使每一根刷毛表面干燥,一边调节水分和温度,一边反复操作;并一边观察着色,一边用拧干的布进行擦拭,取下涂抹铁浆液渍和茶汁渍,直至最合适的色调出现。盖子和提手的着色也要结合实体的着色,进行与实体同样的操作。


铁壶着色工艺介绍:南部铁壶制作工艺之着色


日本净法寺天然漆介绍:

日本的国产漆主要在日本岩手县,茨城县,新泻县生产,而岩手县二户市净法寺町则占据了总产量的70%以上。在日本国内靠采集天然漆(也叫做生漆)为生的职业采漆团队也只存在于净法寺地区。

在与漆树同科的黄连木,腰果树,芒果树等各种树木中,能够采集到天然漆液的只有落叶大灌木的漆树一种。

在漆树的枝叶和树根等几乎所有部分皆含有漆液,但是职业采漆人主要从树干部分采取天然漆液。在树皮与树干间存在称为漆液沟槽的漆液通道,职业采漆人采取在树干上制造横向伤痕用以遮断通道来采集天然漆液。


铁壶着色工艺介绍:南部铁壶制作工艺之着色


一般来说出色的采漆人一年从400棵的漆树中可以采集到20贯目(约为75公斤),也就是说每一棵漆树最多也只可以采集到200克(牛奶瓶1瓶的分量)。一般来说天然漆的采集大致需要分5次完成,在前4次采集完树干部分的天然漆后,采漆职人们会在第5次对树枝等存余部分进行最后的采集。采集天然漆时期在6月至10月之间,期间会遇到梅雨季节,由于雨水会对生漆的品质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回避,实际可以采集的作业时间可能更为短暂。最后,采集完天然漆的漆树将被砍伐用以进行木造建筑的修缮来完成其最后使命。受到外国进口漆的冲击和化学技术的进步而制造出来的替代涂料,如今日本的国产生漆逐年减少,国产漆的消费量仅仅占到全体的1%。岩手县的净法寺天然漆是现今日本国产天然漆中获得最高评价和生产量最大的品种,也是广大传统工艺品的生产者使用生漆的不二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