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壺著色工藝介紹:南部鐵壺製作工藝之著色

燒製完成的鐵壺漸漸進入了著色的階段。鐵壺在二百度至三百度的溫度灼燒,到表面的光澤消失、出現淡紫色的內膜的程度時,用漆塗上凹處。這時塗層下層是用生鐵和紅殼(酸化鐵)與黑鐵的混合物,一邊燒熱鐵壺一邊用【茼蒿掃帚】把部分塗抹燒製(燒製內膜即使作為防鏽內膜也有顯著的效果)。

底層塗抹結束的鐵壺,邊加大火候邊【熬製鐵漿液】(在酒和醋中浸泡鐵片,長時期放置使其發酵的溶液呈現出茶褐色),另外,把【茶汁】(把煮煎茶的液體和鐵漿夜混合使用。通過茶葉的茶漬而呈現出黑色)用刷子塗抹,為了使每一根刷毛表面乾燥,一邊調節水分和溫度,一邊反覆操作;並一邊觀察著色,一邊用擰乾的布進行擦拭,取下塗抹鐵漿液漬和茶汁漬,直至最合適的色調出現。蓋子和提手的著色也要結合實體的著色,進行與實體同樣的操作。


鐵壺著色工藝介紹:南部鐵壺製作工藝之著色


日本淨法寺天然漆介紹:

日本的國產漆主要在日本巖手縣,茨城縣,新瀉縣生產,而巖手縣二戶市淨法寺町則佔據了總產量的70%以上。在日本國內靠採集天然漆(也叫做生漆)為生的職業採漆團隊也只存在於淨法寺地區。

在與漆樹同科的黃連木,腰果樹,芒果樹等各種樹木中,能夠採集到天然漆液的只有落葉大灌木的漆樹一種。

在漆樹的枝葉和樹根等幾乎所有部分皆含有漆液,但是職業採漆人主要從樹幹部分採取天然漆液。在樹皮與樹幹間存在稱為漆液溝槽的漆液通道,職業採漆人採取在樹幹上製造橫向傷痕用以遮斷通道來採集天然漆液。


鐵壺著色工藝介紹:南部鐵壺製作工藝之著色


一般來說出色的採漆人一年從400棵的漆樹中可以採集到20貫目(約為75公斤),也就是說每一棵漆樹最多也只可以採集到200克(牛奶瓶1瓶的分量)。一般來說天然漆的採集大致需要分5次完成,在前4次採集完樹幹部分的天然漆後,採漆職人們會在第5次對樹枝等存餘部分進行最後的採集。採集天然漆時期在6月至10月之間,期間會遇到梅雨季節,由於雨水會對生漆的品質產生影響,所以需要回避,實際可以採集的作業時間可能更為短暫。最後,採集完天然漆的漆樹將被砍伐用以進行木造建築的修繕來完成其最後使命。受到外國進口漆的衝擊和化學技術的進步而製造出來的替代塗料,如今日本的國產生漆逐年減少,國產漆的消費量僅僅佔到全體的1%。巖手縣的淨法寺天然漆是現今日本國產天然漆中獲得最高評價和生產量最大的品種,也是廣大傳統工藝品的生產者使用生漆的不二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