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改革將促進我國商業健康險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中國醫藥產業融入全球市場的速度加快。商業健康險已經從國家層面上得以確認,近年來我國健康險收入增速顯著,未來行業將迅速發展。2017年商業健康險的收入已經超過了5300億元。

在支出方面,我國商業健康險的支出隨著收入的不斷增長而增加,2016年就突破了1000千億元,到2017年達到了1400千億元。

在我國醫保支出結構中,壽險仍然是佔比最高約佔比56%,但是健康險的佔比在不斷提高,2017年約佔比14%,而同期美國的健康險佔比達到了31%,因此我國健康險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參考中國報告網發佈《2018年中國商業信用保險行業析報告-市場運營態勢與發展前景預測》

我國現行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頒佈於2006 年,2017年保監會下發了新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新的徵求意見稿在現行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對商業健康險的監管有了更加明確和全面的規定:保險類型由原先的醫療保險、疾病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護理保險四種類型的基礎上增加了醫療意外保險;明確了長期護理保險的年限不得低於 5 年,等待期不得超過半年;保險公司應該成立專門的健康保險事業部;此外還鼓勵商業健康險對新藥品、新器械和新診斷方法在醫療服務中的應用。積極鼓勵開展健康管理服務,鼓勵提供健康體檢、慢病管理等服務。

隨著政策和互聯網的發展,商業健康險的種類和便捷度將會不斷提升,因此相關的醫藥市場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未來中國健康保險極有可能開發能夠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需求的健康保險,例如長期護理險;涵蓋特殊項目的保險(牙科、眼科、處方藥等)。目前我國現有商業健康險品種單一,主要集中在重大疾病定額給付、住院補貼方面。在美國,還有很多商業健康保險,包括失能收入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特殊項目(口腔、眼科)保險目前還很少。保險種類的豐富依賴於相應杆端醫療服務的支持,目前國內只有少數企業在某一個專科領域發展迅速,未來在眼科、口腔、康復、護理等領域極有可能湧現出眾多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