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如虹通八方,综合交通助腾飞

芒砀北峙,浍水南环,东接徐淮,西连梁宋,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的永城,是河南省东引西进的桥头堡,素有“豫东门户”之称,被誉为“豫东明珠”。

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九州。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行,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交通运输行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不辱使命,充分发挥了先行官作用,交通运输全面实现了跨越发展,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大道如虹通八方,综合交通助腾飞

从单一的公路运输到水、陆、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永城大地,一张史无前例的交通运输网畅通四方,连起城市和乡村,串起沿海和内陆,联通世界,带来富裕,普惠民生,为永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推动着永城大踏步迈向美好未来。

大道如虹通八方,综合交通助腾飞

综合交通“从无到有”,高速高铁成出行日常

“现在我出远门,要么上高速,要么坐高铁,方便、快速”“以前到北京,最快也得十几个小时,现在只需要三个多小时,朝去夕还,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2016年9月10日,郑徐高铁永城北站开通运营。高铁的开通,填补了永城铁路客运的空白,使永城融入泛长江三角洲“3小时生活圈”。

大道如虹通八方,综合交通助腾飞

高铁的发展仅仅是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历史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目前,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沱浍河航运为主骨架,以普通国省道为基础,以县乡公路为补充,以重要客货运场站为节点的布局合理、容量充足、衔接顺畅、服务高效及安全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具雏形。

大道如虹通八方,综合交通助腾飞

铁路运输取得突破。郑徐高铁永城段全长8.7公里,设永城北站,位于芒山镇,距市中心36公里,距芒砀山旅游区3.5公里,于2016年9月正式通车。邢商永地方铁路永城段目前已完成投资近亿元,完成路基填筑4万立方米。

大道如虹通八方,综合交通助腾飞

公路建设提速提质。2017年底,全市公路里程达3290公里,公路密度达180公里/平方公里。干线公路总里程达391公里,其中国道98公里,省道293公里。永登、济祁、连霍三条高速公路形成“工”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通车里程共115公里。

大道如虹通八方,综合交通助腾飞

农村公路建设强力推进。改革开放前,农村公路基本以砂石路面为主。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目前,全市农村公路2899公里,其中县道267公里,乡道430公里,村道2159公里,专用公路43公里,实现了乡乡联、村村通和农村骨干道路等级化。同时,我市坚持建养并重,养护优先,全市农村公路的路况等级、通达深度、通达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我市农村公路经常养护率县道达到100%,乡道达到90%以上,村道达到70%以上。如今,广大农民“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成为现实,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大道如虹通八方,综合交通助腾飞

航道建设稳步推进。由于历史原因,沱河在我市航道中断,物资外运依托徐州港和公路运输,给公路带来巨大压力。经过多方努力争取,沱浍河复航工程项目于2012年11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我市现有航道68公里,按照4级航道标准疏浚整治。设计建设张板桥、张桥、大青沟、黄口4座500吨级船闸,年通行能力420万吨;设计建设永城、新桥、四里庙3个港区,10个300吨级(兼顾500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270万吨。

大道如虹通八方,综合交通助腾飞

路通,福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不仅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还带动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为永城人民打开了更加富足、幸福的大门。

大道如虹通八方,综合交通助腾飞

公交运营“从私到公”,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出门就有公交车,想快就有出租车……如今的永城公共交通发展迅速,为永城人提供了多种出行方式。从40年前出门主要靠步行和自行车,到现在充电只要10分钟的新能源公交车,我市公共交通有了质的飞跃。

大道如虹通八方,综合交通助腾飞

公共交通快速发展。我市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确立了“公车公营,分步实施”的国有改制方案,3路、4路私营公交车于2014年7月份被成功收归国有。2012年6月开通了6、7、8路公交车,2014年12月开通了9、10、11路社区便民公交车,2015年9月底又开通了12、13、16路新能源公交车,实现了公交运营国有化。目前,全市共有公交线路13条、公交车243辆(其中新能源车93辆),公交出行分担率为10%,万人拥有公交车4.7标台。实行公交IC卡优惠和特殊群体免费乘车政策,开通了掌上公交APP,城区公交车全部安装了智能调度系统和3G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公交车辆定位、远程视频监控、自动报站、业务调度等功能,提升了公交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大道如虹通八方,综合交通助腾飞

运输秩序呈现新面貌。严厉打击黑车、黑站点、黑驾校、黑出租、黑物流、黑维修和无证从业人员等“六黑一无”经营行为,严厉查处无证、无牌、违章经营等非法经营活动,并取缔了载客营运三轮车8000余辆,净化了道路运输市场,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现象。加大治超力度,固定检测、远程监管、动态检测、监控指挥相结合,打造源头、路面、站点为一体的科技治超体系,形成部门协同联动治理长效机制,达到了共同监管、有效治理的目的,超限超载率有效降低。

客货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道路运输不仅成为综合运输体系中最能体现普遍服务、最具基础保障功能的运输方式,而且在春运、“黄金周”等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客货运站场、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汽车租赁等运输辅助服务业全面发展,道路运输业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市共有公路客运站68个,二级以上客运站3个。客运线路117条,客运车辆810辆。投资3600万元建成了高铁站客运中心,并于2017年11月正式运营。

执法改革“从破到立”,交通强市已具雏形

坚持深化改革,遵循市场规律,是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怀大局、观大势、谋大事,夯基垒台、选材备料、立柱架梁……交通运输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

我市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先行、先试、先改,在全省率先完成了交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任务,于2014年9月建立了统一综合的交通行政执法机构。在此次改革中,较好地解决了职能整合、人员组成、经费保障、富余人员安置等工作,改革顺利实施的同时,保持了行业大局稳定。省内外80多个市(县)纷至沓来考察学习,改革的成功经验被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推广。

同时,全市交通运输部门把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开展业务培训和知识竞赛活动,开展“路往哪里修,群众说了算”下访调研活动,主要调研全市农村公路基本情况,征求路往哪里修、公路建设优先层次、公路管理与养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

大道如虹通八方,综合交通助腾飞

交通运输,国之重器。改革开放40年,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取得重大突破,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需要,物流成本还比较高,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等等,距离交通强市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改革精神,一脉相承。我市将以建设“交通强国”为指导思想,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永城为目标,以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以交通便捷化、运输效率化为导向,以努力构建基本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为中心任务,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要素,实现交通运输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新提升,为实现全市经济腾飞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手记>>>>>>

改革开放40年,永城大地上有数不清的改变在发生,交通运输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让永城与世界的距离无限拉近,同时也让游子回家的路变得更加顺畅。

从土路到水泥路,再到宽敞平坦的高速公路;从主要依靠步行,到时速几十公里的公共汽车,再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改革开放让永城人走得更远,也让回家的路变得更“短”。

交通运输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更关系着民生保障。一路通,百业兴。每一条路都是历史向前延伸的见证,它记录着永城跨越发展的轨迹和信念,更见证着永城交通关于民生的郑重承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