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的新品牌之路该走向何方?

2018年对汽车市场来说可以说是个动荡之年,智能、新能源化时代的到来,数十家造车新势力扎堆涌进市场,对传统汽车品牌造成了不少的压力;其次双积分政策的实施,使不少厂家都大力投身于新能源车型的研发当中,事情总是有解决的办法,但是想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车企必须要完善自己的产品线布局。

如吉利汽车,就是个发展非常均衡的品牌,不过度依赖SUV产品,轿车和SUV的双线健康发展,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也是较为完善的,这样才算得上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车企。

传统车企的新品牌之路该走向何方?

纵观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大部分传统汽车品牌都是靠SUV起家,随着SUV热潮走也确实无可厚非,但是“一条腿”走路的传统车企,在SUV市场增速逐渐放缓后便会陷入困境,尤其是那些“一条腿”走路的传统车企新品牌。

近年来,中国市场的新汽车品牌呈现井喷式的增长,除了那些高调的造车新势力之外,那些传统车企所成立的新品牌也是值得关注的,如北汽银翔的比速、华晨鑫源的斯威、北汽福田的宝沃、汉腾。

如何拯救复活的品牌?

2016年正是SUV飞速发展的一年,斯威汽车凭借着这股东风,携带斯威X7和斯威X3这两款车型迅速打进中国市场,大空间、配置高、划算的价格,在当时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2017年斯威汽车累计销量达到6.4万辆,对于一个新成立的品牌来说已经是及格的。

传统车企的新品牌之路该走向何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威汽车的不足也是随之曝光,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力不足等问题令这个品牌在前进的道路上磕磕绊绊,2018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不足两万。斯威的外观原创度低,内饰看起来比较精致但做工方面就值得吐槽,与其宣传的意大利血统格格不入,前期售卖后口碑效应慢慢呈现,不具备轿车生产资质的华晨鑫源,产品质量也令人担忧,投诉网上大量问题暴露无遗。

没有造车的核心竞争力,斯威汽车走的似乎是一条山寨之路,如今就连众泰都已经销量大跌了,斯威这个原本是造摩托车的品牌,在汽车界还能挺多久?

打肿脸冲胖子能火多久?

宝沃的确是来自德国,但这个品牌已经在国外消逝了半个多世纪了,如今被福田购买所复活,就是所谓的德系豪华品牌了?刚上市那会还还不承认自己是福田旗下的品牌,是纯正的德国血统,敢与奔驰、宝马、奥迪号称德国4架马车,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

传统车企的新品牌之路该走向何方?

热销时的BX7有着近5000辆的成绩,进入到2018年销量却断崖式的下跌,BX7在7月份销量只有1162辆,而BX6在7月份的销量只有可怜的10辆,场面一度十分尴尬。销量惨淡的背后当然是源于品牌跟不上定位,宝沃披着假德系的外衣,定位过高却没能拿出走心的东西来,虽然其做工用料和配置都堪称豪华,但在三大件方面却毫无亮点,在16-32万的售价区间,有一大堆如昂科威、途观L等优质SUV可选,一个假德系,凭什么让消费者拿高价去买?

最近宝沃方面也承认了宝沃是福田旗下的,对品牌的重新定位变成"中国资本控股的德国品牌",这是骗不了人就把底牌给亮了的节奏啊!放下身段做事才是难能可贵的。

多生孩子好打架还成立吗?

如今不少车企都还停留在“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年代,如北汽银翔原本主要生产北汽幻速品牌汽车,在早几年经历井喷式增长,产品主要打低价格战略。北汽幻速2017年累计销量为257,638辆,2018年前5个月销量89012辆已经呈现下降趋势,看着北汽幻速品牌的成功,北汽银翔老早就计划了自家的另一个汽车品牌—比速汽车。

传统车企的新品牌之路该走向何方?

自2016年末比速汽车品牌正式发布至今,其推出的比速T5、比速T3和比速M3三款车型,和北汽幻速旗下的S系列SUV还有H系列MPV车型产品布局,有着高度的重合,无论是技术、产品、市场竞争,都几乎在同一阵线,形成了一个窝里斗的局面。但销量上比速是远远不及幻速的,2018年前5个月销量只有17909辆,更让人惊讶的是,银翔汽车及汽车相关公司,在7月10日面临停工待产40天的整顿。

银翔汽车的暂时倒下留下“行业环境持续恶化,企业经营困难”14个字,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必将加快优胜劣汰的步伐。

传统车企的新品牌之路该走向何方?

那么传统车企旗下新品牌都那么不堪吗?非也,相比之下,众泰兄弟品牌的汉腾,销量增长是比较稳定的,2018年上半年汉腾汽车累计销量为32067辆,同比增长达到16.96%,这与其不断推出新车型有着必然的联系,除了两款传统燃油车之外,还包括两款新能源车型,选择性是更为丰富。

通过对比斯威、宝沃、比速、汉腾四个品牌可以发现,虽然它们同属传统车企的新品牌,但是有着不一样的市场表现,其中当然与他们自身的定位,产品架构,核心竞争力有关。不能把握市场丰富产品布局,最终可能会被大企业所合并甚至收购,能适应市场并不断推层出新,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最后能异军突起都是可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