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白酒七问——为什么只有泸州才能酿出泸型美酒

泸州白酒七问——为什么只有泸州才能酿出泸型美酒

一问:地

中国泸州的地理坐标?

泸州位于北纬28度,坐落在长江岸边,是一个“处处因酒而生,人人为酒而忙”的小城市。泸州是造物主眷顾的地方,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秦岭围成的襁褓里,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的滋润中,这里有白酒酿造应具备的一切微环境条件:气候、水质、微生物资源。泸州属中国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地处海拔较低的四川盆地:冬暖,春早,夏热、秋雨、湿度大、空气温润,四季分明,在这里竟然生长着典型的岭南水果一一荔枝和桂圆。

泸州从古至今的酒城典故?

开国元帅朱德曾在这里驻扎五年,赋泸州“酒城”之美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典故就诞生在这里;在这里,胡耀邦曾发出“风过泸州带酒香”的感慨;在这里,明代状元杨升庵曾写就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有史料记载,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荔枝,就是从泸州出发,翻过秦岭,到达长安的。

泸州为何是中国酿酒龙脉?

正是由于这些气候地理条件,在这个天赐的地方,诞生了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泸州老窖成为浓香鼻祖,而泸州又被誉为“中国酿酒龙脉”。

二问:窖

1573国宝窖池群是世界文化遗产吗?

自公元1573年(明朝万历元年)起持续酿造至今,439年从未间断使用的1573国宝窖池群,是我国现存持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原生古窖池群落,更是公认的“活文物”,继承了几千年来酿酒工艺的悠久历史和奇妙的酿制技术,涵盖了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三大价值内容;繁衍出的不同窖龄微生物簇群,数量庞大、丰富多样,成为世界酿酒大师们研究中国白酒的极限数据样本。1996年11月,国务院(国发1996)47号文件,颁布1573国宝窖池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被誉为“国窖”;2006年,“1573国宝窖池”因其对人类文明的特殊贡献,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为什么说窖越老酿出的酒越好?

中国古建筑泰斗罗哲文曾评价道:“今天我发现一样设备,别的设备越老越没用,唯有这种设备越古老越好,这就是始建于1573年的老窖池。”窖池越老,有益微生物越多,泥窖连续投入时间越长,窖池中栖息的微生物越丰富,其生命活动代谢所产生的复合窖香气就越浓郁,酿糟发酵产酒,酒质就特好,成了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之地,泸州老窖拥有百年以上老窖池1619口,占全国浓香型名酒企业拥有老窖池数量的90%以上。

为什么说窖池越老,酿出的酒越好越香?

这得从泸州老窖独特的酿酒工艺说起,泸州老窖采取的“续糟发酵”工艺,即酿酒师们总结的“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还需窖池老”。窖池越老,持续使用时间越长,繁衍富集的微生物种类越多,酿出的酒也就越香。

三问:艺

泸州老窖独特的“续糟发酵”工艺是指什么?

每一次经过发酵的酒糟,蒸完酒后,将四分之一的酒糟(主要是面层糟)丢掉,剩下四分之三的老糟,再新加入四分之一新鲜的高粱,保证重量不变,再次送入原来发酵的窖池,开始下一轮的发酵,就像数学中“二分之一取不完”的原理一样,如此循环往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多老的窖,就能在里面寻出多老的糟,这就是酿酒技师们总结的“千年老窖万年糟”,窖池越老,酒质越好,酒越香;同样,糟醅越老,酒质越好,酒越香。

泸州老窖“23代传承,口传心悟”之说?

泸州老窖遵循先辈悟出的“相生相谐、互补共辉”的古法酿制之道,仅限于师徒之间“口传心悟”;经历代人的用心领悟和传承,代代相继,至今已历23代。

3问:泸州老窖酿制技艺是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作为浓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与茅台传统酿制技艺一起作为中国蒸馏酒酿制技艺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泸州老窖拥有的大师级酿制团队?

目前,泸州老窖拥有张良、沈才洪、张宿义三位中国酿酒大师,林天学、周军、卢中明、曾娜等十位国家级白酒评委骨干,泸州老窖拥有中国白酒行业最集中、最有创造力的大师酿制团队。

四问:水

酒的品质最主要决定因素?

有好水的地方才能出好酒。

泸州的地理位置与水质?

泸州地处中国西南,属石灰岩地质结构(又叫喀斯特地貌),长江、沱江、赤水河、永宁河等均在泸州境内,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泸州酿酒用水取自哪里?

“泸州水独厚,老窖工艺精;开坛香四溢,随风飘满城”,“酒城酒脉在何处,风水宝地凤凰山”,国窖1573的酿酒用水,取自泸州凤凰山下的龙泉井。井水四季常满,清冽微甘,为凤凰山地下水与泉水的混合,其水质对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酶代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能促进酶解反应,是美酒酿造的上乘之选。

五问:粮

什么是泸州老窖的有机种植标准?

2001年,泸州老窖最早提出“有机高粱”的种植标准,将高粱与整体环境视为一体,以粪肥和堆肥来为土壤进行自然的施肥,强调土壤、高粱和环境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自我滋养、自我维持系统。遵照天文历法进行播种、种植和收成,强调风、水、土、日、月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使用任何化肥,天然栽种,所有一切似乎都将工业化隔绝在外,竭力维护这片黄金产地的纯粹和有机,从土壤、种子、禾苗、原粮到酿造蒸馏,全产业链施行有机化管理,为国窖1573的每个消费者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天然和安全。

泸州老窖的有机与健康概念不仅是对泸州老窖23代传统酿制技艺传承精神的发扬,更是对439年的国宝窖池群的最高敬意。

问:国窖1573为何选择有机高粱酿造?

国窖1573坚持采用仅产于川南地区的糯红高粱单粮发酵酿造的传统工艺。一般说来,凡是含有淀粉的粮食都可以酿酒,如玉米、大米、土豆、红薯、甘蔗等等,其中因高粱以其富含支链淀粉(其中尤以川南糯红高粱为甚),而几千年来一直被看作酿酒的最好原粮(同样,含淀粉的粮食都可以酿出啤酒,最适合酿造啤酒的粮食是大麦,而用小麦和玉米酿制的啤酒常常因风味稍逊而价格较低)。

作为“浓香鼻祖”及浓香型白酒标准制定者的泸州老窖,为了坚持浓香型白酒的“纯正血统”,一直坚持采用酿酒的最好原粮——高粱酿酒,坚持传统的“单粮”酿造工艺。

国窖1573用糯红高粱与东北高粱之对比?

泸州白酒七问——为什么只有泸州才能酿出泸型美酒

国窖1573酿酒用糯红高粱与东北高粱之对比

注:高粱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越低,支链淀粉含量越高,出酒率则越高,酒质越好。由上图可看出:川南糯红高粱的直链淀粉含量最低,仅占5.21%,而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4.79%,保障了国窖1573的高出酒率和优良品质(参考文献:杨乾华、丁国祥《南北方不同类型高粱的酿酒品质差异》)。

六问:洞

为什么白酒需要洞藏,为什么酒是陈的香?

新蒸馏出来的白酒,低沸点物质含量多,酒体分子自由度大, 酒体更辛辣,就像十七、八岁的小伙子,称之为白酒起初的“极阳状态”。经过天然洞藏后,酒体在恒温恒湿的山洞里不断地和大自然交换,吐故纳新,使酒体分子间相互缔合与重排。将新酒中部分低沸点成分缓慢地挥发,去除酒体中的辛辣暴躁部分,使酒体醇化、老熟,日趋平和、细腻、柔顺、芳香,而更像一位成熟、稳重,有品味、有内涵的绅士。

洞藏储酒的原理是什么?

储酒用的陶坛特有的微孔网状结构保证了环境对酒体的交互滋养,陶坛中富含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离子可溶于酒体,与有机酸形成可吸收利用的“活性”矿物元素。酒体中的燥辣物质也会被大自然吸收。几百年来,泸州老窖拥有的纯阳洞、醉翁洞、龙泉洞一直用于原酒的储存,持续使用至今,成为了国窖1573原酒超凡脱俗的修身之地。

泸州老窖的储酒洞有哪些?

泸州老窖三大天然藏酒洞——纯阳洞、醉翁洞、龙泉洞。洞内终年不见阳光,空气流动极为缓慢,温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恒温恒湿、微生物种群丰富的环境为白酒酒体的酯化、老熟提供了优质的场所,有助于酒体实现从新酒的“极阳状态”转化为陈酒的“极阴状态”。

山洞因为酒也有了灵性,被誉为“会呼吸的山洞”。

七、问酒

国窖1573中“1573”是指“一往情深”吗?

“1573”指的是生产国窖1573酒的窖池建窖时间,是公元1573年,即明代万历元年。“国窖”指的是“中国第一窖”,是现存的世界上持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原生态窖池群,1996年就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还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是真正的“活文物”。“一往情深”与“1573”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神奇巧合吧!

泸州老窖的酒如何分级?

泸州老窖实施的是双品牌运作,多品牌塑造的运营模式。旗下主打产品是三个系列:国窖1573系列,泸州老窖特曲系列以及泸州老酒坊系列。如果在档次上分的话,最高档的是国窖1573系列,其次是特曲系列,最后是泸州老酒坊系列。

泸州白酒只有泸州老窖好嘛?

从资源匹配到工艺匠人,再到品牌价值和基酒储存以及全国的影响力而言,泸州白酒以泸州老窖为首,但是泸州作为酒城,有很多地产酒也具备极好的品饮价值,如特晚桂圆酒、唐朝,绿豆大曲,三溪大曲等只要是泸型酒,纯粮酿造,洞中储存一定年份,有优秀的调酒师勾调,都具备购买和收藏的价值。比如如

特晚桂圆酒等,除了用五年以下三年以上的基础酒,其树龄也是一大亮点和核心,最低都是两百年的老桂圆树,而特晚桂圆酒更是其中典藏珍品,682年树龄的桂圆树王,产量有限,一年一吨的果实,这样的酒每年也就几千瓶面市,极具收藏价值。

泸州白酒七问——为什么只有泸州才能酿出泸型美酒

泸州白酒七问——为什么只有泸州才能酿出泸型美酒

泸州白酒七问——为什么只有泸州才能酿出泸型美酒

但是要注意市场混乱以次充好,所以除了认准品牌以外,更好多学习白酒知识以便购买时候鉴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