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我国拒绝了乌克兰一个请求,送上门的大宝贝不要了?

在冷战时期,苏联的航空工业可是相当的强大!为了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进行对抗,苏联大力发展航空工业,并制造了诸如苏-27、苏-35、米格-29、图-160等等“明星”军机。

而作为当时的苏联加盟国之一,乌克兰则有幸承担了苏联航空工业的大部分产能!而这也是乌克兰时至今日还能够向世界军火市场输送数量不少的优秀航发和军机的原因之一。

而另外一重原因,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那就是没钱!

罕见!我国拒绝了乌克兰一个请求,送上门的大宝贝不要了?

瓦良格就是这当中的代表

自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经济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很多优秀装备在乌克兰手里没法得到维护,与其这样放在仓库里让它们生锈报废,还不如将其卖掉补贴一下经济!

在这当中,曾有一款军用运输机被乌克兰方面极力推销,而咱们中国,也是其最重要的潜在客户之一!

这就是与著名的安-225超级军用运输机“师出同门”的安-70军用运输机。

这款运输机诞生于苏联解体前的80年代,可以说是苏联航空工业的一曲绝唱!其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及足以让西方盟国汗颜的纸面数据,都证明了它是那个时代最好的运输机之一!以至于连一向追求严谨的德国都将其作为“欧洲未来大型运输机”项目的备选方案!

罕见!我国拒绝了乌克兰一个请求,送上门的大宝贝不要了?

安-70运输机

安-70在机身上运用了大量的碳纤维塑料基复合材料,其占比高达24?这一比例直到2013年,才被欧洲A400M运输机给打破!而且,安-70的机翼设计,也采用了在当下同样十分流行的超临界机翼设计!

最重要的是,该型运输机定位直接瞄准了美军的C-130“大力神”战术运输机,具备了短距起降能力,只需要未铺设的600~900米跑道即可起降!这对于施工条件非常有限的前线机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开始,中国军方也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想要购进这款先进的运输机。但是,当深入了解之后,中国军方却出人意料的回应:抱歉,这不是我们需要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罕见!我国拒绝了乌克兰一个请求,送上门的大宝贝不要了?

发动机并不可靠

原因一,其实这款运输机的发动机并不可靠!

安-70运输机使用的是D-27新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介于传统的大涵道比喷气发动机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之间,取消了外涵道壳子,增大了螺旋桨直径。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降低了10?油耗,大幅提升了机翼升力,并且实现了短距离起降!

但是,这款发动机并不成熟,在440架次的试飞中,出现了52次空中停车事故!后来俄罗斯单方面的撕毁协议、撤资、取消技术参与,导致D-27在穷困潦倒的乌克兰手中难以继续改善!最终,中国不得不放弃采购这款运输机!

原因二,中国军方看中了另一款“大宝贝”!

罕见!我国拒绝了乌克兰一个请求,送上门的大宝贝不要了?

安-124战略运输机

同样是出自安东诺夫设计局,安-124受中国青睐的程度,不仅高于“夭折”的安-70,甚至还要高于世界运力最大的安-225!而后者此前一直被传将在中国“落地生根”。

安-124已经成功运行多年,因此在发动机方面不存在问题。而且,虽然其最大起飞重量比安-225小了235吨,但是其机舱设计非常合理!

安-225虽大,但是其机舱长度仅比安-124长7米,勉强能够装下一辆主战坦克。而现役最重的主战坦克只有72吨,这意味着与后者相比,前者将有163吨的运力被浪费!

而按照苏联标准,3架安124可一次运输1个S300防空导弹连、或1个“飞毛腿”导弹连,1架安124可运输2至3辆T-80主战坦克或6辆BMP-3步兵战车或8辆BTR-80轮式装甲车。

罕见!我国拒绝了乌克兰一个请求,送上门的大宝贝不要了?

这样的运力非常符合中国空军需求

这样的能力非常符合中国空军对战略运输机的需求!不过,说到底,中国还是要研发自己的大型运输机!

虽然运-20已经服役,改装升级后还可拥有与C-17同一等级的运力,但是为了满足未来中国军队向热点地区投送重型装备的需求,中国也必须装备更大型的战略运输机!

对外采购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自力更生才是生存之道!

相信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不断进步,未来,我们一定能够造出中国版的安-124!到那时,不仅中国空军的实力会大幅跃进,整个中国航空业,乃至整个中国工业,都将发生质的飞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