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霍爾果斯:小公司加速撤離,大公司瘋狂「搶人」

霍爾果斯合作中心配套區查驗業務樓8樓,這是個神奇的地方。

其神奇之處在於,在地圖上,這個地方並不存在,在當地人口中,也不知道這是哪裡,它只存在於工商局的註冊系統中。

但這個地方又真實存在著,法律並不允許註冊一個不存在的地方。

霍爾果斯遠在新疆與哈薩克斯坦交界之處,曾經這裡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但真正讓這裡為大眾所知,還在於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影視圈逃稅風波,出現在眾多國產電影製作方名單中那一長串霍爾果斯XX影視公司,正是這一風波的背景板。

近千家影視公司就註冊在霍爾果斯合作中心配套區查驗業務樓8樓,包括楊冪、馮小剛、吳秀波等影視明星的公司。

事實上,這樣的地方霍爾果斯不止一處,這些循著稅收優惠風聲而來的公司,也正在經歷政策變動之後的彷徨。

探秘霍尔果斯:小公司加速撤离,大公司疯狂“抢人”

查驗大樓現在叫開建大廈,裡面曾經註冊了幾千家公司

業務樓

在霍爾果斯市區南部,一片片荒地用鐵絲網圈著,一棟14層的高樓拔地而起,這跟霍爾果斯的現狀有些相似,在戈壁中,造出些許繁華。

這棟14層的大樓旁邊是中哈合作中心配套區,但這個配套區已經停用。大樓上赫然寫著“開建大廈”四個字,看不到任何跟“查驗業務樓”有關的痕跡,所以在地圖上查不到合作中心配套區查驗業務樓這個地址,而現在這個地方改名為“文創信息產業園”。

一度,有幾千家公司存在於這棟樓裡。如今通過工商信息查詢軟件天眼查,搜索“合作中心查驗業務樓”,顯示還有376家公司註冊在這裡。而在一年之前的2017年10月,新京報記者曾經查詢過,這棟樓光8樓就註冊了957家公司,大部分為影視公司。

大樓安保重重,進門要刷指紋,登記身份證,攝像頭核驗。

電梯在8樓停下,一家物流公司的招牌佈滿了電梯間的整面牆。事實上,整個8樓只有兩三家物流公司存在,大部分房間都空著,曾經近千家傳媒影視公司的盛況已蕩然無存。

探秘霍尔果斯:小公司加速撤离,大公司疯狂“抢人”

整個8樓有20間房間

說盛況其實有點言過其實,大廈工作人員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慢新聞爆料熱線023—966988,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就算去年註冊公司最多的時候,這層樓實際上也只有一家公司存在,這是當地業務規模較大的一家代理公司,辦公室佔據了整層樓。記者從該公司網站上看到,該公司已經搬到永和大廈,目前還代理著2000多家公司。

工作人員介紹,曾經註冊在這層樓的近千家公司,包括馮小剛的霍爾果斯美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黃渤的霍爾果斯瀚納影業有限公司等,沒有招牌,只存在於該代理公司的檔案之中,一個小小的文件櫃、裡面幾袋文件,就代表著一個公司。代理公司的工作人員負責這些影視公司在霍爾果斯的大部分業務,包括註冊、報稅、開票等。所以,在工商註冊系統中,一個個看似正規的地址,比如馮小剛美拉文化傳媒所在的“查驗業務樓8樓8-13-82號”,其實代表著8樓8-13這間房,裡面的第82號文件櫃。但這並不是最多的,像劉春的“霍爾果斯中南文化產業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就在這個房間裡佔據著第118號,代表著這個房間至少有100多家公司註冊在裡面。

聽起來很熱鬧,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房間裡,當時也就是幾張辦公桌,幾個文件櫃,三四名工作人員而已。8-13房間鎖著門,但旁邊的8-6開著,兩間房差不多大。從天眼查可以看到,吳秀波的不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現在依然註冊在這裡。記者測量了一下,整個房間面積在24.5平米左右,房間裡空無一物,所有痕跡都被清理掉,牆壁也重新粉刷,跟一般未入住的寫字間沒有任何區別。整個8樓有20個這樣的寫字間,國內主要的影視公司都在這裡註冊有公司,隨便打開一間屋,裡面就是某個大名鼎鼎明星的公司註冊地。不過在今年4月,當地有關部門下發公告清理“一證多照”後,這裡大部分公司都遷了出去。

探秘霍尔果斯:小公司加速撤离,大公司疯狂“抢人”

吳秀波的不二文化就註冊在這間屋裡

記者來到四樓,兩家網絡公司正在裝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寫字間的年租金每間屋是3萬多元,公司的總部都在外地,這裡是霍爾果斯的分公司,公司員工有四、五個人,“其實就是為了在這裡享受霍爾果斯的稅收優惠政策。”

在霍爾果斯,這樣的空殼公司集中地不止一處。據新京報此前報道,“霍爾果斯卡拉蘇河歐陸經典小區1號樓1-110號”,在去年10月份有954家公司註冊在這裡。

記者來到歐陸經典小區,1號樓是位於公路邊的一棟藍色外牆的樓,非常普通,甚至顯得有些陳舊。多位住戶表示,根本沒聽說過1號樓1-110號這個地址。記者在售樓人員的指點下,才找到這個沒有門牌號的地方,其實就是樓下臨街的一個門面房。整個鋪面大概有五六十平方,沒有任何招牌,屋裡密密擺著辦公桌,一堆堆檔案堆在地上,十幾個工作人員忙碌著。負責人承認,這裡是一家叫天興創業的財稅公司,負責為外地公司在霍爾果斯設立的公司提供代理服務。記者通過查詢得知,這個小小的門面房裡,目前還有874家註冊公司。

探秘霍尔果斯:小公司加速撤离,大公司疯狂“抢人”

歐陸經典小區這個門面裡,一度註冊了900多家公司。

而在另一個空殼公司集中地——霍爾果斯亞歐路商貿中心圓樓,則是另一番景象。記者在天眼查上查到,目前還有141家公司註冊在這棟圓形的5層建築裡。這棟位置頗佳的建築目前處於荒廢狀態,大廳無人值守,電梯停運,多處損壞。記者來到3樓,影視巨頭光線傳媒的多家子公司之前註冊在這裡,出品過《琅琊榜》、《歡樂頌》等熱播劇的東陽正午陽光在霍爾果斯的子公司就註冊在3023號。但實際上這也是個虛擬的地址,3樓只有24個房間,有302、323,並無3023這個房號。記者推開302的房門,整個房間非常小,只有8個多平方,被分成了6個小格子,過道僅能轉身。整棟樓從一樓到五樓空無一人,也無任何辦公設施,積滿厚厚的灰塵。

探秘霍尔果斯:小公司加速撤离,大公司疯狂“抢人”

亞歐路圓樓處於荒廢狀態,裡面至今還註冊著100多家公司。

逃離

顯然,在這些地方註冊的絕大部分公司都是空殼公司,其目的就是利用霍爾果斯的優惠政策避稅。

霍爾果斯實行的是“五減五免”稅收優惠政策,即2010年-2020年,在當地新註冊公司五年內企業所得稅全免,五年後地方留存的40%的稅將以“以獎代免”的方式返還給企業。此外,還有增值稅留存最高返還50%,個人所得稅地方留存部分返還90%等政策。

這是怎樣一個概念?上市公司光線傳媒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其旗下的霍爾果斯青春光線影業有限公司淨利潤為4.1億元。若非稅收優惠地區,其應繳納稅費額度約為1億(注:傳媒企業所得稅率一般情況下按利潤總額的25%徵收)。但根據光線傳媒公司財報數據顯示,這一年整個光線傳媒只繳納了239萬的稅收,相當於白白賺了1億元。

資本的嗅覺往往是最靈敏的。在稅收優惠的誘惑下,各路資本紛至沓來,特別是金融、影視和文化傳媒公司。公開報道顯示,2011年,霍爾果斯只有一家影視公司,從2014年開始多了起來。2017年6月23日,霍爾果斯市委書記王剛表示,已有1476家影視傳媒企業落戶霍爾果斯。而在天眼查上可以看到,目前霍爾果斯影視類公司(含已註銷)多達2365家。

但風暴來得比他們想象的要早一些。

今年1月,霍爾果斯開始調整稅收優惠政策,4月開始清理一址多照企業。當地相關部門提出,企業必須實體落地,根據企業規模,要有相應面積的辦公場地和相應數量的辦公人員,併為員工繳納社保,拿出企業所得稅減免的20%用於當地投資,繳納保證金等。同時,霍爾果斯暫停了當地的增值稅返還政策、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4月,霍爾果斯2118家企業因稅務存在疑點問題被要求自查,影視文化類企業佔據多數。

探秘霍尔果斯:小公司加速撤离,大公司疯狂“抢人”

霍爾果斯的稅收優惠政策正在收緊

6月,對於明星以及這些空殼公司,稅務部門開始全面嚴查,諸多明星藝人開始戰略性撤退。記者查閱2018年6月1日至10月11日的《伊犁日報》發現,四個多月的時間裡,共有232家公司在該報刊登註銷公告。其中影視傳媒類公司98家。而通過天眼查查詢,霍爾果斯已經註銷的影視公司為136家。

在這場“大撤退”中,可以見到多家著名影視公司,以及馮小剛、徐靜蕾、趙文卓、任重、許晴、陳建斌、蔣勤勤等明星的身影。其中,馮小剛的霍爾果斯美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於7月20日刊發註銷公告,稱“公司將採取自行清算的方式申請註銷”。公開信息顯示,霍爾果斯美拉文化的最終受益人為馮小剛、王中軍及馬雲。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在霍爾果斯市內有3365家公司狀態顯示為“註銷”,其中註冊時間在1-2年內的有526家。但這個數字只是一部分,因為註銷是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從記者掌握的情況看,更多數量的公司正在註銷過程中。

目前,霍爾果斯市相關部門也在規勸一些規模小、未開展實際經營業務的公司主動註銷。

從公司扎堆的“大熱”到紛紛撤退的“爆冷”,兩年之間,霍爾果斯經歷了頗富戲劇性的變化。

探秘霍尔果斯:小公司加速撤离,大公司疯狂“抢人”

光線傳媒的幾家子公司已經落地在瑞琪大廈

搶人

“3000塊!誰願意去?”在霍爾果斯的中哈合作中心一家免稅店裡,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詢問一名店員,她目前的工資是4000多元並且有提成,對於影視公司招人開出的3000元左右的工資,她表示毫無興趣。

目前,霍爾果斯在工商系統註冊的正常狀態的公司多達2.8萬家,但整個霍爾果斯只有8.5萬人,城區人口只有一萬多。

對於大量的小公司來說,在霍爾果斯優惠政策變動之後,由於經營成本上升,他們開始選擇離開。而對於一些大公司,尤其是影視類公司來說,霍爾果斯的政策依然具有足夠的吸引力,他們選擇留下。於是,落實辦公場地,招聘工作人員成為諸多影視公司的當務之急。

由此發展出一個新職業——坐班。

記者在當地走訪發現,光線傳媒、米未傳媒、春秋時代等規模較大的影視公司已經實體落地。在霍爾果斯琪瑞大廈,出品過《千山暮雪》的浙江夢幻星生園影視文化公司在這裡租下6間辦公室用於辦公。在2樓,光線傳媒的7家子公司佔據了半層的面積,記者到訪時是上週五(10月12日)下午,只有青春光線影業公司有幾名工作人員在上班,其他公司都處於大門緊閉狀態。

下午快6點時,恰逢霍爾果斯市領導調研影視公司落地情況,副市長張永寧問青春光線工作人員,“你們主要做些什麼工作?”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回答:“主要做社保這一塊,有時候還要做新媒體。”“那你跟我說說,今天一天做了些什麼事情?”“……”該工作人員一時沒回答上來,後來補充了一句:“幫財務做了一些事。”

記者當日走訪了多家落地影視公司,要麼沒開門,要麼工作人員無所事事,號稱已經落地,但實際業務很少在霍爾果斯開展。從記者瞭解到的情況看,這也是目前落地企業的常態。

在霍爾果斯文創信息產業園,記者佯裝成重慶過來尋找寫字間開公司的人。在一個正在裝修的網絡公司辦公室裡,一名年輕男子指著旁邊另一位年輕男子給記者推薦:“這是我表弟,才從伊犁過來,你把他招進去吧。”記者表示辦公室還沒租到,不著急,他說:“現在這邊的公司都是還沒裝修就開始招人,你再晚點都招不到人了。”他介紹說,八九月份的時候,很多公司為了落地瘋狂招人,由於一般要求大專文憑以上,霍爾果斯已出現人力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公司採取了變通手法——招兼職坐班,每個月兩千多塊錢,只需要在有檢查的時候坐班就行了。而全職,工資則要在4000塊以上,還要交社保。但很多年輕人不願到影視公司坐班,因為基本是閒待著,學不到什麼東西。他們更願意到霍爾果斯的中哈合作中心裡上班,裡面有很多免稅店,可以在裡面一邊上班一邊在淘寶上從事代購工作。

一家正在裝修的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多數落地企業都採取硬件上達到落地條件,即辦公面積、從業人員人數達到,但並不會將實際業務放到這邊,只將霍爾果斯的公司作為一個避稅港,一般採取的方式是財務人員從總公司派過來,工作人員從當地招聘,“也不指望他們能做啥事,能幫財務人員跑跑腿就行了。”

探秘霍尔果斯:小公司加速撤离,大公司疯狂“抢人”

落地的影視公司大門緊閉

霍爾果斯市副市長張永寧告訴記者,目前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脫虛向實,一家一家去落實、指導,今年一年都在做落地工作,重點是扶持大公司。

“那政府方面有沒有統一的落地標準和政策?”記者問。

“這個不會有,因為公司有大有小,我們都採取一企一策,根據每個公司的規模製定政策。”

“現在落地的公司有沒有具體的數字?”

“除了註銷的、不符合條件的,都按我們的要求在落地。”

不過,一家財稅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大頭的業務就是註銷公司。霍爾果斯有2000多家空殼影視公司,現在落地的估計只有五六十家,都是大公司,有些在觀望,大部分都決定離開。”

她承認,現在招人比較難,全職人員工資待遇從每月3000元左右一路上漲到4000元以上,不僅實際落地的公司在招人,財稅公司也在招人,因為有很多公司根本不會派人來霍爾果斯落地,但為了享受政策,就委託財稅公司招人、租辦公室,一切全包。

10月14日,一場小雨讓霍爾果斯的氣溫一夜入秋,從前兩天的十幾度降到只有幾度。隨著稅收政策的調整,曾經的“避稅天堂”已經雲煙氤氳。在經濟“脫虛向實”的背景下,這座小城正在謹慎地探索著前行的路。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廖平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