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動輒減稅百萬,1400多家京企“扎堆”霍爾果斯

動輒減稅百萬,1400多家京企“扎堆”霍爾果斯

稅收窪地,5年免稅5年減稅,助你提升淨利潤55%……在多家公司註冊及財稅服務機構的宣傳頁上,霍爾果斯被稱為“避稅天堂”。知事今日獲悉,2011年至2017年11月期間,累計已有1431家北京企業在霍爾果斯設立1600多家子公司,投資額達217.7億元。

動輒減稅百萬,1400多家京企“扎堆”霍爾果斯

不僅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等投資環境優越的重點城市都感受到了來自霍爾果斯的競爭壓力。

這股企業遷徙熱潮,始於2010年霍爾果斯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設立。

霍爾果斯蒙古語意為“駝隊經過的地方”,哈薩克語意為“積累財富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根據相關政策,2010年至2020年期間在霍爾果斯新設、且符合《新疆困難地區重點鼓勵類發展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的企業,五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期滿後再免徵五年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

伴隨著2016年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在全國推行,霍爾果斯的優惠政策再次加碼,在霍爾果斯開發區新設企業還可享受增值稅及附加稅返還,這使得京企扎堆奔霍爾果斯再掀高潮。自2016年至2017年11月,北京企業在霍爾果斯的投資次數就高達1600餘次,相當於前五年的12.9倍。

以一家年營業額為3000萬元的企業為例,在其他地區,需繳納的增值稅是291萬元,附加稅是34.9萬元,企業所得稅需繳納162.8萬元,個人所得稅還要繳納169.4萬元,總納稅額達658.1萬元。

而在霍爾果斯,這家企業162.8萬元企業所得稅完全被免除;附加稅的15%可以返還,金額是5.2萬元;個人所得稅40%地方留存部分的90%都可返還,額度為60.9萬元。轉投至霍爾果斯,這家企業只要繳納約429萬元的各種稅款即可,實際繳稅額直降200多萬元。

除了明面上的稅收優惠,有些演藝明星上千萬元收入的稅率可達到40%,但如果將部分收入改為獨資企業收入,就能按照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納稅,稅率低為5%至35%。

巨大的稅收落差,讓全國各地的企業對霍爾果斯趨之若鶩。數據顯示,常住人口僅8.7萬的霍爾果斯,2017年新登記註冊各類市場主體達14472戶,增長341.6%。

令各地稅收監管部門撓頭的是,霍爾果斯甚至成了不少企業索要額外稅收優惠的“底牌”,不給優惠就遷走。

哪些企業更熱愛霍爾果斯?

新疆伊犁州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落戶霍爾果斯的企業90%集中在廣告影視、股權投資、電子科技等輕資產企業。

“影視企業還有文化創意企業出走霍爾果斯的相對較多。”一家財稅服務機構的負責人表示,製造業和服務業企業很少遷往霍爾果斯,因為生產線和廠房遷移或新建成本太高,而要論起實際經營的營商環境和商機,霍爾果斯與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還是無法相提並論。

面對稅源流失現狀,北京市多個部門就京企對霍爾果斯投資情況,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2011年至2017年11月,北京企業對霍爾果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投資達到624次,對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投資達到367次,兩者合計佔到總投資次數的57%。

引人注目的是,在對霍爾果斯投資的北京企業當中,不少都是大型企業。其中,有111家為上市企業,有9家企業擁有專利數量超過50項,有19家企業擁有的軟件著作權超過50項,有20家企業的作品著作權超過30個。

“有的電影票房高達幾億元,可留在北京納稅的收入不到兩成,其餘八成多收入都是在納稅門檻很低的霍爾果斯申報納稅。”知情人士透露,很多電影都是多家公司共同投資,其中註冊地在霍爾果斯的越來越多,“霍萊塢”的名號也由此而來。

日漸成為關注焦點的霍爾果斯,也面臨新的煩惱。近兩年大批進駐的企業,只有2%屬於實體型企業,98%都是“註冊型”企業。

所謂“註冊型”企業,就是有營業執照,根本沒有固定資產或僅有少量固定資產,只有少量員工甚至基本沒有員工入駐辦公,也沒有實質性經營業務,基本由當地代理公司打理。也就是說,熱鬧的企業大遷徙,能在當地以真金白銀投入帶動產業發展的空間非常有限。

近日,財稅部門已提出要收緊霍爾果斯優惠產業目錄,查處違規中介。

“例如霍爾果斯當地已要求註冊企業要享受稅收優惠,應在當地有實際辦公地點和員工,併為員工繳納社保。同時在享受優惠前應向當地稅務部門提交商業合同等相關材料接受審核。”提供霍爾果斯公司註冊服務的一家中介機構透露。另有消息稱,霍爾果斯稅務部門也開始要求部分影視文化公司自查是否存在稅收違法問題。

總部和經營活動都在大城市,大部分利潤卻轉移到稅收窪地,是否有失公平?

“企業所得稅應該由企業總部彙總繳納,如果有些企業只在霍爾果斯設立分支機構,卻違規將企業總部利潤轉至在霍爾果斯設立的分支機構並繳稅,有關部門對於各種相關違規行為應嚴厲查處。”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分析,霍爾果斯的稅收優惠政策是為了支持西部開發等原因而設立的,因此在政策到期前應該還會繼續執行,但當地和其他相關部門確實應該微調政策,使之更合理,並強化對政策執行的監管。

作者 趙鵬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