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前段时间

在绵阳盐亭,某中学学生

放暑假在家整天玩手机

被父母教育之后

给父母发了一条短信

——“永别了”

然后跳河轻生

幸好他的异常举动被警察注意到

后被安全救起

一次又一次

因为不让孩子玩手机

而导致的悲剧

每次都让手机背下锅

然后就不了了之了吗

手机只是一个工具

而不当的教育方式

才是悲剧的罪魁祸首

“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很多时候

不是手机害了孩子

是溺爱害了孩子

01

孩子用激烈的手段

“捍卫”自己所谓的权益

这不是第一次

安徽某地

一女孩是因为太爱玩手机

很晚还不睡觉

妈妈一生气把手机没收了

两人发生了争吵

随后女孩便跑去跳河

女孩会游泳

但没有能力游上岸

只能呼喊求救

幸好消防员赶到

才把她救了上来

“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成都一位8岁小女孩

因为家长不让看电视

一时赌气,从21楼跃下

坠落在小区后面的树林里,生死未卜

“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一名的初二学生

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

爸爸把他的手机没收了

索要手机未果后

孩子选择了跳楼自杀

两天后妈妈也因丧子之痛跳楼自杀

“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几年前

一位初中生上课看小说

被班主任发现后

批评了他几句,并罚站

结果这位学生从办公室出来后

直接从4楼跳了下去

班主任当场就吓傻了

今年7月份

山西太原一名中学生

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用手机玩游戏

手机被班主任没收之后

学生当即暴跳如雷

与老师争吵了起来

之后

老师一直试图联系学生家长

但一直打不通其父母的手机

而当晚,学生居然在家跳楼自杀了

老师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

情绪瞬间就失控了

觉得学生是因为自己才死

之后把自己锁在宾馆里

被找到时披头散发,神志不清

俨然老了十多岁

之后校长发表一封公开信

公开支持老师教育孩子

“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虽然对于孩子的离世表示惋惜

但是网友还是支持校长、老师的做法

手机该没收还得没收

学生该管教还得管教

不敢收不敢管

才是真的害了孩子的一生

“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稍微梳理下相关的新闻报道

就会发现很多孩子

轻生的原因都令人唏嘘

“因为爸爸不让看电视”

“因为妈妈不让玩游戏”

“因为老师没收了手机”

“因为没按时完成作业”

……

这些看似不算事的事

却轻易带走了一条条年轻的生命

02

根据统计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

而自杀的原因

大部分都是要求没能满足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

排遣情绪动辄走极端

说不得、惹不得、管不得

这样“玻璃心”的孩子

究竟是谁之过

是对孩子的过度宠爱溺爱

是对他们要求的有请必应

“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孩子的情绪里

藏着父母对他们爱的方式

武汉市

有一对夫妇生了二胎

一次妈妈洗澡

让女儿照顾8个月大的弟弟

突然妈妈听到“砰”的一声

急忙跑到房间

看到女儿站在阳台上

而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被她从8楼扔了下去

原因仅仅是邻居的一句玩笑话

“你妈妈生了弟弟,不要你了!”

“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要知道

以前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

大都是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长大

而现在这些10后

享受着好几代人的爱成长

却丧失了分享爱的能力

心理学家表示

孩子患上玻璃心所产生的危害更大

他们一直享受无微不至的关爱

任何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突然有一天要求不被满足

孩子调节能力弱

不能及时作出调整

只好积压在心底

当积压过多爆发时

就会做出比成年人更可怕的事情

包括自杀和报复他人

“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安徽省宣城市

一名14岁的少年

因为母亲不让他玩手机

冲动之下用匕首刺向了母亲

一名高中生

妈妈不准他上网

把网线拔掉了

心生怨恨的他

等妈妈睡觉的时候

拿刀砍向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最后妈妈重伤住院

“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到

"你知不知道用什么办法

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

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

你事事迁就

孩子就会视为理所当然

仅仅是一个要求没被满足

就能够让这些孩子

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亮起屠刀

一个说不得管不得的孩子

走向无人庇护的社会

他们还能做出什么

想想都无比可怕

03

教育孩子要趁早

而现在的孩子并不缺爱

缺的是挫折教育

缺的是尊重和平等的沟通

有一些原则不能触碰

不能毫无底线地满足

孩子所有的愿望

你的溺爱

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

要学会对孩子说'NO"

有一些沟通势在必行

编剧六六曾对以死威胁她的儿子说

你可以赌气,可以娱乐

可你做的每一件事

都不可以冒着生命危险

因为没有人会预见你未来有多宽广

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放弃自己的生命

孩子的接受能力

远超于我们的想象

才一岁多的孩子

就能从大人聊天中

辨别是在夸她还说批评她

从小的正确引导

会是他成长中的明灯

沿着光亮就会通往光明

就拿玩手机来说

一位美国妈妈为孩子制定了玩手机的家规

亲爱的格雷戈里:

现在你已经骄傲地拥有一部手机了。太棒了!你是一个优秀的、有责任心的13岁男孩,理应得到这份礼物。不过在接受这份礼物的同时,你还得遵守一些规章制度。

请把下面的使用合约从头至尾读一遍。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职责是把你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益的年轻人,从而能够适应新技术且不被其左右。

如果你没能遵守下列约定,我将终止你对这部手机的所有权。

第一点

这是我的手机,我付钱买的。我现在把它借给你用了,我是不是很伟大?

第二点

手机密码必须要让我知道。

第三点

如果电话铃声响了,就一定要接听,因为这是一部电话。接起电话要说“你好”,要有礼貌。永远不要因为来电显示是“妈妈”或者“爸爸”,就故意不接。永远不要这样做。

第四点

周一至周五晚上7:30、周末晚上9:00,准时把手机交给我或你爸。我们会把手机关机,到第二天早上7:30再开机。

第五点

手机不能带到学校。你要学会与那些你用短信联系的人面对面地聊聊天,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技能。如果遇到只上半天课、外出参观学习以及有课外活动等情况,可另行考虑。

第六点

如果手机掉进厕所、摔到地上或是不翼而飞,你得承担更换零件的费用或负责维修。你可以做家务、存零花钱或者把一部分生日礼金存起来。这样的事难免发生,你应当做好准备。

第七点

不要利用这个高科技产品说谎、愚弄或者欺骗他人。不要在电话里说一些伤害他人的话。要做一个良友,或者干脆远离争端。

第八点

远离色情内容。用手机上网时,只能搜索和浏览那些可以坦然与我分享的信息。如果你对任何事情有疑问,可以找个人问问,最好是问我或者你爸。

第九点

在公共场合要把手机设成静音,并收起来放好,尤其是在餐厅、电影院或者与另一个人交谈的时候。你不是一个无礼的人,不要让手机改变这一点。

第十点

不要发送或接收你或者其他任何人身体私密部位的图片。不要笑。不要以为你很聪明,有一天也会被诱惑去做这样的事。这有很大的风险,可能会毁掉你中学、大学乃至成年后的生活。这永远是个坏主意。网络空间浩瀚无边,其力量远比你想象的强大,你很难让任何诸如此类的大事不留痕迹,包括坏名声。

第十一点

不要无休止地拍照和录像,没有必要把一切都记录下来。要用心体验生活,这些生活经历将会在你的记忆中永存。

第十二点

有的时候可以不带手机出门,并且决定这么做时要心无挂碍,不要觉得不安。手机不是活物,也不是你身上多长出来的东西,要学会抛开手机生活。不要总是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要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

第十三点

下载一些新潮的、古典的或者与众不同的音乐,不要像你的无数同龄人那样,全都听一模一样的歌。你们这一代人有着史上无人能及的便利条件,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好好利用这个优势,开阔你的眼界。

第十四点

不要总盯着手机,抬起头来,留意你周围发生的事情,看看窗外,听听鸟鸣,散散步,和陌生人说说话。保持一颗好奇之心,不要总用谷歌寻找答案。

第十五点

假设有一天你把生活搞得一团糟,那时我会收回你的手机。我们会坐下来谈心,然后再从头开始。你和我都在不断学习。我是站在你这边的“队友”,让我们共同面对。

我希望你能同意这些条款。

以上所列举的大部分告诫,不仅仅适用于这部手机,也适用于你的生活。

如果在事情的最初

父母就和孩子达成共识

那么之后便不用费尽心机

强硬地去“镇压”

悲剧是不是能够少一些

这项规定其实不仅适用于手机

还适用于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

现在的孩子普遍较为早熟

遇到问题时如果能有效沟通

而不是采用粗暴的方式解决

许多问题都可以和平化解

“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04

经受过风吹雨打后的苗木

才会让自己变得粗壮

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约翰•罗伯茨在自己孩子的

毕业典礼致辞中说到

在未来的岁月里,

我希望你会遭遇不公正的对待,

这样你才会明白正义的价值。

我希望你会遭受背叛,

那样你才会懂得忠诚的重要。

……

不论我愿不愿意

这些迟早都会发生

而你是否从中受益

取决于你能否参透人生苦难

所带来的价值

“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而孩子的教育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父母可以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

锻造不同的心理区间

0-1岁

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培养孩子的信任感

1-3岁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自信心

并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和交往中去

3-5岁

培养孩子心理的独立性

鼓励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只在需要时适当帮助

5-6岁

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永别了”,又一孩子因为手机自杀,可罪魁祸首是谁?

这个世界上

唯有父母这个身份

无需考证过关、经年审核

但也唯有父母这个身份

必须终身学习、不容怠懈

愿每一双父母

都能和孩子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