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怎樣扶?看漳縣怎麼做!

中新網甘肅新聞10月16日電 (通訊員 談笑)今年來,漳縣把“扶貧先扶志、致富先治心”的理念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通過縣鄉村三級講習所講習、精神扶貧巡迴講習、典型評選、輿論引導等形式,多措並舉扶志扶智、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在全社會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助推精準脫貧。

扶志也扶智,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

“黨中央響春雷九州歡騰,普天下搞扶貧萬道霞光;為全民謀利益千思萬想,要脫貧要致富要奔小康……”男女花音歡快爽朗,一折改編的“精準扶貧版”秦腔唱罷,臺下觀眾掌聲四起,連連叫好。這是來自殪虎橋鎮先進典型表彰暨文藝巡迴講習現場的情景,把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和新時代文明新風轉化成百姓聽得懂的“鄉音土語”,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群眾喜歡聽、聽得懂、記得住、學得會、用得上。

“都十幾年的泥水匠了,沒想到在咱們講習所還能學到泥瓦工新技術,只有不斷學習新技術才能不被時代淘汰,才能一直有活幹,現在我對自己脫貧致富更有信心了。”學員郭鵬在聽完縣集中講習之後說。

今年以來,漳縣通過縣鄉村集中講習、文藝講習、田間地頭的分散講習、傍晚“路燈下的講習”等一系列講習活動,從“扶志扶智”“扶思路”著手,不斷提升貧困戶“造血功能”,拓寬就業渠道,提高貧困戶收入。截至目前,該縣已經舉行各類講習3100餘場次,受訓6萬餘人。

倡導移風易俗,促建文明鄉風助脫貧

制定《漳縣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實施方案》,探索對婚嫁彩禮的“限高”措施,婚宴提倡家庭簡辦。紀委監委督促落實領導幹部婚喪事宜報備制度。政法委加大對買賣婚姻及騙婚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在鄉村紅黑榜發佈移風易俗先進典型、在交通要道和人群集聚地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標語、發放抵制高價彩禮倡導婚嫁新風的一封信等宣傳教育活動。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教育廣大群眾破除陳規陋習,引導廣大青年樹立正確價值觀、戀愛觀、婚姻觀。重拳出擊,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防止出現“因婚致貧”“因婚返貧”的現象。

選樹先進典型,夯實群眾脫貧思想根基

充分發揮好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從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選樹“優秀幫扶幹部”等先進典型;在廣大群眾當中評選“脫貧能手”、“漳縣好人”、“美麗庭院”等先進典型進行表彰。通過道德講堂、講習所把先進典型的新觀念、新思路、好經驗、好做法得到傳播,營造學習先進、宣傳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提振貧困群眾的精氣神、凝聚齊心攻堅力量,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培養貧困戶自身脫貧的主動意識,凝聚向優秀典型看齊、勤勞致富的強大動力,在獲得外部“補血”力量的支持下,增強自我“造血”能力,不斷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精神力量,力爭早日甩掉“窮帽子”,拔掉“窮根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