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素者一定要避開這些誤區

常吃素者一定要避開這些誤區

文│ 張 乾

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蔬菜、豆類、穀物、種子和堅果等植物類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有些素食者全素,即不吃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其餘的根據飲食種類,分為蛋素(不吃肉但吃蛋)、奶素(不吃肉但喝奶)和蛋奶素(只是不吃肉)等。

不少人是為了身體健康的目的而選擇素食,但是卻因為走入一些飲食誤區,出現營養不良,甚至誘發疾病。因此,常吃素食要避開一些誤區。

常吃素者一定要避開這些誤區

誤區一 以生冷食物為主。一些素食者認為蔬菜只有生吃才有營養價值,因而很少吃熟的菜餚,熱衷於涼拌和沙拉。實際上,蔬菜中的很多營養成分需要添加油脂才能很好地吸收,加熱後細胞壁完整性破壞,吸收率大幅度提高。例如,維生素K、胡蘿蔔素、番茄紅素都屬於烹調後更易吸收的營養物質。其中維生素K對骨骼健康是必需的,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前體,而番茄紅素是抗氧化和預防癌症的重要健康成分。需要注意的是,沙拉醬的脂肪含量高達60%以上,用它進行涼拌,並不比放油脂烹調熱量更低。此外,生冷食物往往會削弱人體的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對於一些本來消化不良的人並不適合。例如有些人容易腹脹,容易受冷腹瀉,就不應多吃生冷食物。選擇素食時,可以考慮烹調熟了之後再吃。

常吃素者一定要避開這些誤區

誤區二 未控制油和糖鹽攝入量。由於蔬菜的自然風味較為清淡,有些人會添加大量的油脂、糖、鹽和其他調味品來烹調。很多人存在一個誤區,認為葷油才讓人胖,植物油吃多少都沒關係。殊不知,植物油、白糖和動物脂肪一樣,容易讓人高血脂、導致肥胖,甚至誘發脂肪肝。例如,經常吃加入油脂的酥點和酥餅,經常吃炒飯和炒麵,炒蔬菜的時候加入大量的油脂,調配飲料時加入大量的糖,調味的時候放大量鹽和味精等等。這些都會帶來過多的能量,並增加其中的糖類和鈉鹽。

常吃素者一定要避開這些誤區

誤區三 攝入的蔬菜品種單一。對於素食者來說,蔬菜的營養意義更為重要,不僅要擔負供應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的重任,還要在鐵、鈣、葉酸、維生素B2等方面有所貢獻,所以,應當儘量選擇富含這些營養素的蔬菜品種,綠葉蔬菜是其中的佼佼者,例如芥藍、綠菜花、莧菜、菠菜、小油菜、茼蒿菜等。菇類蔬菜和鮮豆類蔬菜都是補充蛋白質的上佳選擇,如各種蘑菇、毛豆、鮮豌豆等。如果只喜歡吃黃瓜、番茄、冬瓜、苦瓜等少數幾種所謂的“減肥蔬菜”,就很難獲得足夠的營養物質。

常吃素者一定要避開這些誤區

誤區四 長期素食更健康。對於大多數吃素的人來講,因為攝食品種受到限制,要做到營養均衡其實很難。針對長期素食人群的營養調查得出的結論都不能令人滿意,他們往往有著比一般人更高的營養性貧血、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多種維生素和無機元素缺乏的患病率,身體素質和平均壽命也未見佔優。所以,準素食者在付諸行動之前需要惡補專門的營養常識,或者選擇階段性吃素,來規避營養的缺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