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戶人家爲何愛養「家妓」?真實原因知道的人不多!

古代大戶人家為何愛養“家妓”?真實原因知道的人不多!

“家妓”顧名思義就是古代有錢人養的有才藝的“歌舞伎”,與“官妓”“青樓”相比有很大不同,不過作為受人擺佈的“弱女子”,她們的悲慘命運是相同的!

“官妓”就是封建官方開辦的“青樓”,面向社會開放且為盈利為主。據記載:齊桓公開市經營“官妓”,召集700多女子,齊國靠著經營“官妓”所得收入,經濟一度飛漲。

古代大戶人家為何愛養“家妓”?真實原因知道的人不多!

正常來說,沒有哪個女子會主動進入“官妓”行列。做“官妓”的大多是:被拐賣的、被家人賣了的、從外族擄掠來的、也有破落王公大臣家的女子,反正這些做了“官妓”的女子都是可憐的,無自由無未來,必須靠出賣身體才能活命。

但“官妓”畢竟是封建在編部門,從業者也屬於“公務員”序列,所以待遇和生活質量方面還算可以。不過與之對應的“家妓”就沒那麼幸運了,她們完全是有錢人的“私人財產”。

古代大戶人家為何愛養“家妓”?真實原因知道的人不多!

戰國時期,商人呂不韋富得流油,閒的沒事就想發展一下“娛樂”業,所以他家裡養了很多能歌善舞的年輕女子。呂不韋用錢買來這些女子,自然就是他的私有資產,他高興送誰就送誰,這就是記載中最早的“家妓”。

家妓的來源與“官妓”一樣,都是些迫不得已的人。但做“家妓”則必須得有特長,起碼得會點跳舞、彈琴、唱歌等才藝,說白了“家妓”就是大戶人家的私人“文工團”。理論上家妓主要負責娛樂主人,並不一定要出賣身體,這點就比“官妓”要強多了。

古代大戶人家為何愛養“家妓”?真實原因知道的人不多!

北魏時期,有一個叫做元玉儀的女子,她出身王爺家庭,雖是庶出但生活條件是極好的,元玉儀有沉魚落雁之資,可惜他爹在事變中被殺,家道由此敗落,美女元玉儀輾轉流落到大臣孫騰家中為“家妓”,靠出賣才藝為生。

古代大戶人家和官吏為何熱衷於養“家妓”呢?除了可以隨時方便的欣賞“歌舞表演”之外,真實的原因知道的人不多。

古代大戶人家為何愛養“家妓”?真實原因知道的人不多!

首先豢養“家妓”是“成功人士”的象徵。“家妓”越多就表明你地位、權勢、錢財越多,身份也就越尊貴。要知道封建社會不像如今,沒有多少專門專業的“才藝班”,所以善於歌舞音律的女子很稀少,誰能蒐羅更多的“歌舞伎”就證明誰更有實力,這點沒毛病吧。

古代大戶人家為何愛養“家妓”?真實原因知道的人不多!

再一個“家妓”還可以用作“交際”用途,求人辦事送人“家妓”是不是倍兒有面子!特別是到了清朝,官府禁止官妓以後,龐大的需求缺口,更催生了很多暗地裡的“交易”。

古代大戶人家為何愛養“家妓”?真實原因知道的人不多!

最後,“家妓”除了表演歌舞取悅主人之外,因為是“私有財產”沒有自由權利,所以很多年輕貌美的“家妓”難免會遭到主人的欺凌。“家妓”連“小妾”的地位都不如,沒有丁點名分,隨用隨棄就算殺死都沒人管。“家妓”不僅要用才藝招待主人的可人,遇到變態的主人,“家妓”還得捨身招待客人,反正讓幹啥就得幹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