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古代大戶人家養很多「家妓」除了取樂和送人,用處還很多

眾所周知,在我們古代封建思想的毒瘤一直殘留二千多年,認為男尊女卑,女性一直以來沒有什麼尊嚴可言,也沒有讀過書,古人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只有那些達官貴人家的女兒日子過得不錯可以學一學琴棋書畫,但是普通老百姓家或者貧窮家庭的女孩子生活可是非常的艱苦的。

為什麼古代大戶人家養很多“家妓”除了取樂和送人,用處還很多

古代男性有錢的象徵就是三妻四妾,古代,實施一夫多妻制。當然在那些宦官之家和有錢人看來三妻四妾可是不滿足的,通常還會在家裡選擇養家妓,主要就是用來唱唱歌,跳跳舞,取悅主人罷了,可是他們和官妓不一樣的。

官妓是政府公開創辦的,對老百姓也是開放的,賺些老百姓的銀兩,一般能夠去做官妓的女子很多都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被人販子拐賣或者是被父母從小就拋棄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得罪了一些達官貴人,對於官妓來說,這類 女子是沒有自由的,只能通過身體來維持自己生活。

為什麼古代大戶人家養很多“家妓”除了取樂和送人,用處還很多

雖然官妓的女性的命運比較坎坷,但畢竟身後有國家養著的,還是給予一定的照顧,可是家妓比官妓更為坎坷,因為她們只屬於有錢人的,相當於“物品”。最早的家妓記載是在戰國時期那會,當時鼎鼎有名的商人呂不韋就養了很多的能歌善舞的女子。在家中設宴招待那些達官貴人們,如果,那個人看上了那個女子,呂不韋就會把這個女子當作禮物送出去,這對女子來說是沒有什麼尊嚴的,也沒有什麼拒絕的理由。

為什麼古代大戶人家養很多“家妓”除了取樂和送人,用處還很多

就像北魏時期,有一個叫做元玉儀的女子,她出身王爺家庭,雖是庶出但生活條件是極好的,元玉儀有沉魚落雁之資,可惜他爹在事變中被殺,家道由此敗落,美女元玉儀輾轉流落到大臣孫騰家中為“家妓”,靠出賣才藝為生。

那些有錢人的眼光還很高,需要這些女子能歌善舞,各方面的才藝都要精通一點的,至於能夠得到主人的歡喜,所以家妓不用出賣自己的身體,是靠著自己能歌善舞的本事養著自己,在古代會唱歌跳舞的女子是很少的。倘若家中有幸能夠有一位的,家族在社會上的地位也會提高一些。

為什麼古代大戶人家養很多“家妓”除了取樂和送人,用處還很多

家妓是屬於有錢人的私人物品,如果主人有事情要求別人的話,把一家漂亮的家妓當作禮物送出去的話,其效果還是很大的。

家妓除了讓主人高興,被主人當做禮物送出去,還是主人的享樂工具,地位可是說是沒有,生活命運十分悲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