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尊他爲相國,他卻放棄一切,舉起反秦大旗!

秦王嬴政時期的相國,基本上都是人精,比如呂不韋、李斯,他的才智精明自然也不會差。更有趣的是,呂不韋、李斯均為山東外籍人士,他亦復如此,但身份明顯要高於上述二人。呂不韋出身於商人,李斯為蔡下一無名小吏,而他的母親則是秦國公主。不錯,此人正是嬴政親政時尊相國的昌平君。

秦始皇尊他為相國,他卻放棄一切,舉起反秦大旗!

昌平君,楚國公子,母親為秦國公主,生於咸陽。前半生一直為秦效力,先後為莊襄王、秦王政的臣子。史書對其生平雖無詳細記載,但仍留下一鱗半爪。昌平君雖非秦人,但卻帶著一半的秦人血統,同時作為土生土長在咸陽的貴族,自然深得秦王嬴政的信任。

秦始皇尊他為相國,他卻放棄一切,舉起反秦大旗!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及冠,即將親政,前往雍都加冕,駐蹕蘄年宮。長信侯嫪毐攜黨劫衛兵,矯太后詔,發縣卒攻蘄年宮,意圖謀反作亂。昌平君臨危不懼,與昌文君一起率秦王親衛,勠力平定嫪毐之亂,盡滅嫪毐之黨。因此,昌平君立下大功,深得秦王嬴政的信任。相國呂不韋因為受到嫪毐的連累,失官喪命。於是,秦王嬴政拜昌平君任相國。而此時,李斯尚為舍人,連卿都不是。

秦始皇尊他為相國,他卻放棄一切,舉起反秦大旗!

其後,秦王嬴政連年征伐六國,流血漂櫓,但後方軍政多賴其力。十七年,攻滅韓國為潁川郡,收韓王安,但韓人並未歸心。五年後,原來韓國的都城新鄭反叛,秦王嬴政擔心新收的楚地會發生連鎖反應,派遣昌平君到陳(現睢陽)安撫楚民。

秦始皇尊他為相國,他卻放棄一切,舉起反秦大旗!

在秦王眼裡,昌平君終為楚國貴介子弟,又半生仕於秦,並且貴為秦相國,外出鎮撫楚地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而此時的昌平君,自然也以秦王為重,以秦國的一統大業為重,內心對嬴政的重用也是感激涕零。

秦始皇尊他為相國,他卻放棄一切,舉起反秦大旗!

然而,昌平君在楚地兩年,便再也不是前半生的那個昌平君了。當此之時,秦國政已經由李斯用事,而山東諸國,兵連禍結,烽煙四起。昌平君身處戰場第一線,再也不是咸陽城內養尊處優的貴公子,親眼目睹了兵災過後一片焦土,生靈塗炭。身為楚人的昌平君,處於楚地,難免感同身受,兔死狐悲。所以,昌平君的心態變了,他明顯的感到自己亦將成為亡國之人,而這一切他都曾參與其中。

秦始皇尊他為相國,他卻放棄一切,舉起反秦大旗!

秦王二十三年,王翦破楚,抓住楚王負芻。此時的昌平君,覺得自己也要做點事情了,即使事不可為,亦要承擔作為楚人應該承擔的責任。然而此時的淮北之地,已經盡為秦地。於是,昌平君與項燕反於淮南(即壽春),舉起了反秦的大旗。這一刻,他相信自己一定是為楚人而戰的!

秦始皇尊他為相國,他卻放棄一切,舉起反秦大旗!

昌平君為楚王,與大將項燕率軍迎戰秦國少壯派的名將李信,而此時李信所率二十萬秦軍已數破楚軍。戰略上,只有讓兵鋒正盛的李信軍輕敵,楚軍才有獲勝的希望。於是昌平君、項燕君臣二人果斷放棄壽春,乘李信軍西歸時刻,三日三夜不休息,銜尾而追。終於大破李信軍,斬七都尉。

秦始皇尊他為相國,他卻放棄一切,舉起反秦大旗!

秦王嬴政為此惱兇成怒,責備李信辱師之後,強行起用戰國一代名將王翦。王翦率秦軍六十萬人,而這已經是秦國能夠動用的全部兵力了。這一戰,猶如當年的秦趙長平之戰,雖然楚軍並非當年勢頭正勁的趙軍,但是也讓秦國傾其所有了!

秦始皇尊他為相國,他卻放棄一切,舉起反秦大旗!

歷史常常是相似的,戰場情勢再次重演,而昌平君、項燕面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也再也沒有了好運氣——城父一戰,楚軍敗績,昌平君死,項燕自殺。但是,昌平君雖明知大勢不可阻擋,卻仍然願以七尺之軀為國人盡力,其情可憫。同時,也為後世反抗暴秦發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悲歌!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