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採獲中國微商教父龔文祥認可,評爲中國微商新銳品牌30強

中國數千萬家中小型企業,每天都有很多死去,也有會很多企業誕生,商業的興衰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曾佔據電腦重要市場的IBM公司,被聯想公司收購旗下的個人電腦部門。1999年成立的當當網,對標亞馬遜,被海航繫上市公司天海投資以75億收購,不難看出傳統電商的路已經漸漸走到盡頭,什麼樣的模式才是未來商業的風向標呢?

不得不說2018年,有這樣一家企業,被評為中國微商新銳品牌30強,讓筆者為之震驚的是,這是唯一一個不走尋常路的企業,在30強企業中,29家都是以面膜、日用保健品、功效型產品等為主。只有一家名叫“雲山採”的企業,是以食材為市場主導,而且這種食材是來自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純原生態,無法人工種植的松茸。這就奇怪了,通常人們都會想,松茸非常珍貴,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能夠被中國微商教父龔文祥認可,並評為中國微商新銳品牌的企業,一定不簡單。筆者帶著疑問對雲山採創始人-松茸公主進行了深度的採訪。

任何一個品牌的誕生,相信都會有核心的競爭力和商業規律,雲山採也不例外,今天一起走進雲山採成功背後的奧秘。

第一:產品思維

雲山採具有強大的供應鏈,就如松茸,今年主推的鮮切片裝,將每隻松茸中最好的三片挑選出來,讓用戶吃到最好的新鮮松茸。過了松茸新鮮季節,雲山採會將松茸做成凍乾片,甚至是松茸提取物,在整個供應鏈端,能夠將松茸的價值最大化。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品質追求越來越高,人們對產品的要求也隨之增加。人們享受貨幣交易快感的同時,產品帶來的體驗感也越來越看重。雲山採能夠在短短的40天時間內成為行業翹楚,無疑離不開產品的高品質。雲山採以松茸為市場切入,帶給人們的真實體驗,是對生活品質的體現,也是連接人脈圈的必需品。

第二:微商思維

如果說雲山採是的成功定位為微信上賣貨,就太狹隘了,比賣貨更重要的,是賣機會。

在傳統行業及電商行業,賣貨就是賣貨,貨賣出去,交易就基本完成了。而在雲山採的理念中,賣貨只是第一步,雲山採要講消費者轉變成為傳播者,還要讓用戶付費為我們的代理即消費者,成為我們的品牌的代理,還要培訓,讓她賺錢,即賣貨只是微商模式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如果你只是侷限於將做微商看成是在另外一個渠道賣貨,你就永遠做不好微商,微商的商業模式比你理解的先進得多,微商商業模式要比電商至少高兩個層次,從賣貨思維上升到賣人思維,高了一個層面,從賣貨思維是提升到賣機會的思維,又比電商高了一個層次。

第三:人商思維

顧名思義是以人為中心。傳統零售及電商,都是以貨為中心的傳統思維模式,只要產品好,有價格優勢,就能賣出去,如大家去線下商店,看到的是一排排貨架,打開淘寶京東,看到的都是商品列表,而生產商品的人及賣貨的背後的人,你是完全看不到的,只有貨。

人商的思維邏輯和傳統零售及電商是剛好相反的,人商是先有人,才有產品,我們信任一個人,我們會買她推銷的任何產品,而傳統零售及電商是先有產品,才有用戶。這也是雲山採成功背後核心秘訣之一。

第四:社商思維

產品是入口,粉絲是資產,社群是盈利模式。

為什麼要侷限於賣產品賺差價的陳舊思維模式?產品只是吸引粉絲的工具,盈利靠微商團隊社群,你只要是以個人IP及產品建立了自己的產品交易型社群,其收入是超過產品銷售本身。

第五:店商思維

中國有句老話:“一鋪旺三代”,就是說有黃金地段的門市房、店鋪,每年靠著租金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但最近出現了一種現象,承租者就是商戶紛紛退租,為什麼呢?因為實體店老闆受到電子商務也就是網店的衝擊。

但是雲山採為什麼能夠進駐上海盒馬生鮮、永輝超市、ole超市、citisuper 5大超市近百家高端實體店,成為唯一的野生菌類品牌提供商,就在同一天,雲山採正式進駐上海第一食品商店五角場店、南京東路店、浦東三鑫店、中環百聯店、寶山萬達店、華東理工梅隴店等高端體驗店,開啟松茸新零售的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