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棉花居然能用来打仗

明朝朱元璋的时候,开始实施一项大措施—那就是全民种棉花,自此以后大民满目疮痍的大明国土上都在折腾种这个,你不种就要坐牢。都是在元朝还是奢侈品的棉花,在明朝却产量暴涨,棉衣棉布进入到千家万户。原本只想提升国民经济的朱元璋,却意想不到的发现棉花居然有强兵的作用。随着棉花产量的剧增和棉纺织工艺的不断升级,软软绵绵的棉花逐渐成为明、清时期军队的新宠,潜移默化地催生一场军事装备革命,在以后500多年的战争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可思议!棉花居然能用来打仗

随着棉花运用到军事上来,开始出现了防护力极强的棉甲,棉花能做盔甲吗?这件事,7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的老兵们很有发言权,那时候抗日阵地上,很喜欢用一种叫三床以上的棉被湿透了,扣在八仙桌上,就能硬接50米外的日本步枪,八路军老兵郭进财,当时深有体会,当时顶着吗“棉被桌”的他“只感觉到后背遭受一下痛击”“但是子弹却停留在距离身体10功夫的地方”。

不可思议!棉花居然能用来打仗

其实在元朝时就已经出现了棉甲的雏形,当时主要用的还是布料,内里在要害装有铁片的布面甲,即棉甲的前身。布料的弹力远不及棉花所以防护力有限,而棉甲的出现成为冷兵器时代的防护“坚盾”。

到了明朝棉甲在军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这种棉甲,棉甲制作容易,价格低廉,且不像传统重型铠甲需要量身定做,方便大批量生产,重量轻,对早期火器有很强的防护力。也许你会说,棉花不是很容易着吗?那遇到火器不就烧上了。所以,棉甲一般是和金属甲相结合,一般棉花都是夹在中间,起到缓冲子弹和箭簇的作用。剧《涌幢小品》记载:把七斤棉花浸透踏实后,包裹上铁片缝进夹袄,外面用铜钉固定布面,一件棉甲就能制成。精锐骑兵部队,更用棉花包裹铁丝网牛皮,形成多层防御的“暗棉甲”。

不可思议!棉花居然能用来打仗

明初时期的棉甲虽然防护力强,却在日本倭寇的手中吃了大亏,因为日本当时都使用“鸟铳”。鸟铳是什么?一种早期的火绳枪,这种火绳枪在惯用冷兵器的大明朝时期,那还具有相当的杀伤力的。据《筹海图编》等资料记载:倭寇不但射术精准,鸟铳的射程与破甲能力更是极强。穿着棉甲的明军,对上倭寇就变成活靶。以至于一听到倭寇鸟铳响,部队都四散而逃。这时候抗倭名将戚继光想到了好办法—还是用棉花!他认为棉甲防护力不够,那是因为太过于贴身,如果做成盾那就不一样了,那就是盾加甲的双重防护了。所以当时做了一种叫“刚柔盾”的防具,就是木盾牌外钉上牛皮包裹的三斤棉花,四周盖上布袋装的五斤棉花,然后用油厚涂好,一件“刚柔盾”就做好了。但是这样一件“刚柔盾”的造价高达5两白银,相当贵,但是不白给,据说使用之后,四五十步外足以扛住倭寇鸟铳,而且是“未有失手”。

不可思议!棉花居然能用来打仗

当然不可能每场战斗都打得这么“奢侈”,随着明军不断地琢磨棉花在战争中的运用,终于给他们琢磨出一样新东西,那就是“滚被”。就是配上武器和棉甲的士兵,裹上厚两寸的浸水大棉被,然后冒着枪林箭雨迅速滚到敌方士兵跟前,施舍突击。当然这种“滚被”也需要军士特别熟悉,而且得随时做好牺牲准备,只能算是一种“土装备”。但是当时靠着“滚被”,我们还打了不少胜仗,例如:万历年间抗日援朝战争中击败了倭寇,清康熙年间的雅克萨战役痛击了沙俄。

不可思议!棉花居然能用来打仗

清代,将棉甲的作用发挥至巅峰。八旗的盔甲则采用很厚的棉甲,将采摘的棉花打湿,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张这样的棉片在缀成很厚很实的棉布,两层棉布之间是铁甲,内外用铜钉固定。就是现在看到的八旗甲胄了。棉甲不但火器的防御效果非常好,而且适合辽东寒冷气候,棉甲还有防寒的作用。

不可思议!棉花居然能用来打仗

随着,火器威力的不断加强,棉花在战争中也逐渐失去作用,最终退出了“护具”领域,只能继续在“御寒”领域发挥作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