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通州村落的非遺「弓匠」父子,成龍、吳宇森都曾是座上賓!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它有著3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唯一一家完整保存傳統弓箭製作技藝的弓箭鋪;他精於傳統弓箭的製作,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成龍、吳宇森、霍英東曾為他的門上客。2009年,他帶著它,自鬧市到鄉村,在通州臺湖過起了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白色木門吱嘎作響,門內黑白相見的狗躺在地上眯縫著眼睛。楊福喜坐在一堆木料、工具前認真仔細地打磨著手中還未上弦的弓,西下的陽光透過窗戶打在他的側臉上,斑斑點點。一陣急促的狗吠聲,他起身向外走去,想是約見的人到了。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我很習慣這裡的生活,開會或者有活動才回去一趟,有時候回去都不過夜。”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是通州臺湖的一處村莊,遠離城市的高樓林立,這裡樹多車少,有些僻靜。自2009年搬到現在的二層小樓,幾近10年間,楊福喜和兒子楊燚這對弓箭父子在這裡過上了家常生活。衣食起居,一應俱全。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沒有活兒的時候,楊福喜和兒子便出去散散步,聊聊天,遇見熟悉的村民打上兩聲招呼。然而,工作間客廳牆上掛著的“聚元號”牌匾,屋內擺著的各種製作好的弓、箭和弩又在時時提醒著來訪者,眼前這位一頭花白卷發、蓄著絡腮鬍的老人便是“聚元號”弓箭第十代傳人楊福喜。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聚元號”:皇家弓箭廠的遺脈

“‘聚元號’到今天已有約300年的歷史了,這期間可以說是四易其主。”聚元號的興衰歷史,楊福喜侃侃而談,爽朗洪亮的嗓音透露著滿族旗人身上豪邁不羈的氣質。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冷兵器時代,弓箭是不可或缺的遠射兵器,“馬背上打天下”的滿清將其列為八旗之本。昔年清兵入關,“聚元號”便是為隨軍制作和維修弓箭而存在。到了清朝末期,“聚元號”與其他40多家制作弓箭的店鋪遷入北京東四“弓箭大院”,此時,“聚元號”製作的弓箭主要供皇宮貴族使用。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弓箭世家的傳承之路

“當時弓箭大院裡有很多家做弓箭的,生意一度很慘淡。我祖父楊瑞林從他師叔手裡接過‘聚元號’,改變固有的經營理念和方法,生意清淡的‘聚元號’在他的手中又逐漸振興起來。後來,也是因著祖父靈活的經營理念,才使‘聚元號’在大批弓箭鋪紛紛關門之際得以維持和保留下來。”時至今日,真正傳統的弓箭製作技藝,現在北京只剩下“聚元號”一家。說到這裡,楊福喜頗感自豪,他指著牆上的老照片介紹到:“1935年一位英國女士來到‘聚元號’買了弓箭,還給我家照了相。”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在楊瑞林的堅守和用心經營下,解放後的幾年裡,“聚元號”迎來了短暫的繁榮發展期,傳統弓箭一時洛陽紙貴。“這期間,我父親楊文通跟著祖父學習手藝,幹得一手漂亮的活計。”說起父親的弓箭之路,楊福喜感嘆“世事難料”,1956年,國家實行公私合營,“聚元號”併入了一個幾十人的“體育用品合作聯社”,不久楊瑞林便退了休。此後,楊文通帶領著家人,將“聚元號”關於弓箭的技術、材料、銷路,一同帶入合作聯社。“當時國家政策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要大力扶持,反之則稍加抑制。”,國家政策不支持做弓箭,楊文通便改行做起了木匠活。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師從父親:有山靠山,無山獨立

1958年,楊福喜出生,同年,家裡的弓箭生意停業了。沒有趕上“聚元號”最輝煌的時刻,但是楊福喜從小跟著父親楊文通學做起了木工活。五六十年代,衣櫃、寫字檯等傢俱“一票難求”,因著木工的手藝,楊家門庭若市,左鄰右舍、親戚朋友都來找楊福喜父親做傢俱。時年11、2歲的楊福喜跟在父親身後,“錛鑿斧鋸”,學起來饒有興致。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父親是個嚴厲的人,尤其是在做活上,非常嚴厲,差一點都不行。”回憶起跟隨父親學手藝的點點滴滴,楊福喜至今仍很感念。木工、下鄉插隊、化工廠工人、出租車司機,隨後的數十年,楊福喜所從事的工作與弓箭相差甚遠。“其實我真正對弓箭提起興趣是在父親1990年退休後,手藝人這手閒不住,父親退休後在家裡今天弄弄這個,明天弄弄那個,把家裡幾把老弓,壞了的都修好了。”跟著父親打下手,修修補補中,楊福喜對傳統弓箭的製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1998年,兜兜轉轉,已年四十歲的楊福喜毅然辭去了出租車司機的工作,轉頭專心跟父親學習起弓箭的製作。一間小屋,兩條板凳,父親在一旁做弓箭,楊福喜就跟著邊做邊學,木工出身的他上手很快。“學技術,可以說是三分學七分說。”楊福喜說,“有時候我們晚上喝酒的時候,父親會突然跟我說白天做的活兒哪兒不對,應該怎麼做,並且拿著筷子比劃,這樣我就會豁然開朗。”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父親在世時,楊福喜總是有一種依靠感,哪道工序複雜,自己做不好時,就會讓父親來做。“我們手藝行裡有一句話叫'有山靠山,無山獨立',就是我們說得'柺棍手藝',意思是父親在時身後總有根柺棍在支撐。”楊福喜指著牆上的一把弩弓說,“比如這把弩,父親在世時我從沒親手做過它的扳機,雖然父親給我講過多次,理論上我也知道它的製作工藝,但並沒有親手做過。父親去世後,我只能根據記憶自己琢磨,琢磨來琢磨去,終於自己做出來了。”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非遺:百年字號的“新生命”

2006年,對楊家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熱愛,所以堅守,8年清寂枯燥的造弓生涯,“聚元號”在這一年裡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下簡稱非遺)。隨著“聚元號”的名聲越來越大,各界人士紛紛前來尋訪,訂製弓箭。在這批顧客中,不乏成龍、吳宇森、霍英東這樣的名家大腕。“國家撥了專項資金扶持非遺項目,讓‘聚元號’再次走到大眾面前,是我趕上好時候了。”“非遺”的成功申請,讓百年老字號再煥新生。然而,父親楊文通的突然病倒卻讓這個莫大的榮譽蒙上了辛酸之感。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楊福喜回憶到:“當時‘聚元號’被選入那一年的非遺名單裡,但是還要在網上公示幾天,截止到最後一天的24點,如果‘聚元號’還在名單裡,那就確定是非遺了,但是我父親沒有撐到公示結束就去世了。”病榻上的父親終究沒能看到最後的結果,但是楊福喜坦言父親走得很欣慰:“雖然沒能等到公示結束,但是‘聚元號’入選非遺名單的事情已經告訴父親了,他臨終前告訴我說,你走運,做幾天好買賣吧。”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一邊是父親的離世,一邊是入選非遺,“聚元號”的傳承問題擺在了眼前。也就是在這一年,楊福喜兒子楊燚學業結束,“非遺”的成功申請給楊燚的人生選擇畫了個圈。“我父親給我高度選擇自由權,就是你幹這個我高興,你不幹這個我也不強求你。但是,我自己是屬於那種有責任感的,加之我從小就喜歡弓箭,所以就選擇了弓箭。”2007年,楊燚用了一年的時間考慮自己未來的人生選擇,深思熟慮後,專長計算機的他最終選擇回到父親身邊,從頭開始學做弓箭。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臨江之畔,璞石無光,千年磨礪,溫潤有方。”雖不像玉器需要千年磨礪,精雕細琢,但是傳統弓箭的製作也是非常繁雜,約有200道工序,大致可分為四部分:第一分部分是製作弓胎,也就是弓箭的木質輪廓;接著是勒牛角、鋪牛筋;之後是上弦以及調整外形;最後用樺樹皮裝飾外表。前前後後,一套弓箭(一張弓、五支箭)最快也要4個月才能完成。繁雜的工序並沒有使楊燚打退堂鼓,他表示自己是個坐得住的人。10年間,楊燚跟隨父親閉門造弓,從鬧市到鄉村,他說自己習慣了與弓箭為伴的日子。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聚元號’的字號肯定是要傳承下去的,孩子不傳承別人也要傳承下去。”關於未來,楊燚並沒有做太多設想,但是他表示,傳統弓箭的傳承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他希望自己能夠接過父親的擔子將它發揚光大。

文圖/北青社區報通州分社記者 趙璇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