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它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家完整保存传统弓箭制作技艺的弓箭铺;他精于传统弓箭的制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龙、吴宇森、霍英东曾为他的门上客。2009年,他带着它,自闹市到乡村,在通州台湖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白色木门吱嘎作响,门内黑白相见的狗躺在地上眯缝着眼睛。杨福喜坐在一堆木料、工具前认真仔细地打磨着手中还未上弦的弓,西下的阳光透过窗户打在他的侧脸上,斑斑点点。一阵急促的狗吠声,他起身向外走去,想是约见的人到了。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我很习惯这里的生活,开会或者有活动才回去一趟,有时候回去都不过夜。”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通州台湖的一处村庄,远离城市的高楼林立,这里树多车少,有些僻静。自2009年搬到现在的二层小楼,几近10年间,杨福喜和儿子杨燚这对弓箭父子在这里过上了家常生活。衣食起居,一应俱全。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没有活儿的时候,杨福喜和儿子便出去散散步,聊聊天,遇见熟悉的村民打上两声招呼。然而,工作间客厅墙上挂着的“聚元号”牌匾,屋内摆着的各种制作好的弓、箭和弩又在时时提醒着来访者,眼前这位一头花白卷发、蓄着络腮胡的老人便是“聚元号”弓箭第十代传人杨福喜。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聚元号”:皇家弓箭厂的遗脉

“‘聚元号’到今天已有约300年的历史了,这期间可以说是四易其主。”聚元号的兴衰历史,杨福喜侃侃而谈,爽朗洪亮的嗓音透露着满族旗人身上豪迈不羁的气质。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冷兵器时代,弓箭是不可或缺的远射兵器,“马背上打天下”的满清将其列为八旗之本。昔年清兵入关,“聚元号”便是为随军制作和维修弓箭而存在。到了清朝末期,“聚元号”与其他40多家制作弓箭的店铺迁入北京东四“弓箭大院”,此时,“聚元号”制作的弓箭主要供皇宫贵族使用。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弓箭世家的传承之路

“当时弓箭大院里有很多家做弓箭的,生意一度很惨淡。我祖父杨瑞林从他师叔手里接过‘聚元号’,改变固有的经营理念和方法,生意清淡的‘聚元号’在他的手中又逐渐振兴起来。后来,也是因着祖父灵活的经营理念,才使‘聚元号’在大批弓箭铺纷纷关门之际得以维持和保留下来。”时至今日,真正传统的弓箭制作技艺,现在北京只剩下“聚元号”一家。说到这里,杨福喜颇感自豪,他指着墙上的老照片介绍到:“1935年一位英国女士来到‘聚元号’买了弓箭,还给我家照了相。”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在杨瑞林的坚守和用心经营下,解放后的几年里,“聚元号”迎来了短暂的繁荣发展期,传统弓箭一时洛阳纸贵。“这期间,我父亲杨文通跟着祖父学习手艺,干得一手漂亮的活计。”说起父亲的弓箭之路,杨福喜感叹“世事难料”,195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聚元号”并入了一个几十人的“体育用品合作联社”,不久杨瑞林便退了休。此后,杨文通带领着家人,将“聚元号”关于弓箭的技术、材料、销路,一同带入合作联社。“当时国家政策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要大力扶持,反之则稍加抑制。”,国家政策不支持做弓箭,杨文通便改行做起了木匠活。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师从父亲:有山靠山,无山独立

1958年,杨福喜出生,同年,家里的弓箭生意停业了。没有赶上“聚元号”最辉煌的时刻,但是杨福喜从小跟着父亲杨文通学做起了木工活。五六十年代,衣柜、写字台等家具“一票难求”,因着木工的手艺,杨家门庭若市,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来找杨福喜父亲做家具。时年11、2岁的杨福喜跟在父亲身后,“锛凿斧锯”,学起来饶有兴致。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父亲是个严厉的人,尤其是在做活上,非常严厉,差一点都不行。”回忆起跟随父亲学手艺的点点滴滴,杨福喜至今仍很感念。木工、下乡插队、化工厂工人、出租车司机,随后的数十年,杨福喜所从事的工作与弓箭相差甚远。“其实我真正对弓箭提起兴趣是在父亲1990年退休后,手艺人这手闲不住,父亲退休后在家里今天弄弄这个,明天弄弄那个,把家里几把老弓,坏了的都修好了。”跟着父亲打下手,修修补补中,杨福喜对传统弓箭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1998年,兜兜转转,已年四十岁的杨福喜毅然辞去了出租车司机的工作,转头专心跟父亲学习起弓箭的制作。一间小屋,两条板凳,父亲在一旁做弓箭,杨福喜就跟着边做边学,木工出身的他上手很快。“学技术,可以说是三分学七分说。”杨福喜说,“有时候我们晚上喝酒的时候,父亲会突然跟我说白天做的活儿哪儿不对,应该怎么做,并且拿着筷子比划,这样我就会豁然开朗。”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父亲在世时,杨福喜总是有一种依靠感,哪道工序复杂,自己做不好时,就会让父亲来做。“我们手艺行里有一句话叫'有山靠山,无山独立',就是我们说得'拐棍手艺',意思是父亲在时身后总有根拐棍在支撑。”杨福喜指着墙上的一把弩弓说,“比如这把弩,父亲在世时我从没亲手做过它的扳机,虽然父亲给我讲过多次,理论上我也知道它的制作工艺,但并没有亲手做过。父亲去世后,我只能根据记忆自己琢磨,琢磨来琢磨去,终于自己做出来了。”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非遗:百年字号的“新生命”

2006年,对杨家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热爱,所以坚守,8年清寂枯燥的造弓生涯,“聚元号”在这一年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非遗)。随着“聚元号”的名声越来越大,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寻访,订制弓箭。在这批顾客中,不乏成龙、吴宇森、霍英东这样的名家大腕。“国家拨了专项资金扶持非遗项目,让‘聚元号’再次走到大众面前,是我赶上好时候了。”“非遗”的成功申请,让百年老字号再焕新生。然而,父亲杨文通的突然病倒却让这个莫大的荣誉蒙上了辛酸之感。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杨福喜回忆到:“当时‘聚元号’被选入那一年的非遗名单里,但是还要在网上公示几天,截止到最后一天的24点,如果‘聚元号’还在名单里,那就确定是非遗了,但是我父亲没有撑到公示结束就去世了。”病榻上的父亲终究没能看到最后的结果,但是杨福喜坦言父亲走得很欣慰:“虽然没能等到公示结束,但是‘聚元号’入选非遗名单的事情已经告诉父亲了,他临终前告诉我说,你走运,做几天好买卖吧。”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一边是父亲的离世,一边是入选非遗,“聚元号”的传承问题摆在了眼前。也就是在这一年,杨福喜儿子杨燚学业结束,“非遗”的成功申请给杨燚的人生选择画了个圈。“我父亲给我高度选择自由权,就是你干这个我高兴,你不干这个我也不强求你。但是,我自己是属于那种有责任感的,加之我从小就喜欢弓箭,所以就选择了弓箭。”2007年,杨燚用了一年的时间考虑自己未来的人生选择,深思熟虑后,专长计算机的他最终选择回到父亲身边,从头开始学做弓箭。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虽不像玉器需要千年磨砺,精雕细琢,但是传统弓箭的制作也是非常繁杂,约有200道工序,大致可分为四部分:第一分部分是制作弓胎,也就是弓箭的木质轮廓;接着是勒牛角、铺牛筋;之后是上弦以及调整外形;最后用桦树皮装饰外表。前前后后,一套弓箭(一张弓、五支箭)最快也要4个月才能完成。繁杂的工序并没有使杨燚打退堂鼓,他表示自己是个坐得住的人。10年间,杨燚跟随父亲闭门造弓,从闹市到乡村,他说自己习惯了与弓箭为伴的日子。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聚元号’的字号肯定是要传承下去的,孩子不传承别人也要传承下去。”关于未来,杨燚并没有做太多设想,但是他表示,传统弓箭的传承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接过父亲的担子将它发扬光大。

文图/北青社区报通州分社记者 赵璇

“隐居”通州村落的非遗“弓匠”父子,成龙、吴宇森都曾是座上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