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通鉴|燕刺王大做皇帝梦,隽不疑腰斩假太子

衣赐履按:我们有时会觉得,帝王们经常疑神疑鬼,防儿子,防兄弟、防大臣,就跟防贼似的,是不是神经过敏啊?还真不尽然。昭帝刘弗陵继位,才八岁,三哥刘旦可能已经三十开外,心里能服气吗?不服就要谋反,而且是三翻五次地反,我们细细道来。

武帝刘彻逝世不久,朝廷下诏通知各诸侯王。昭帝刘弗陵(本年九岁)的三哥、燕刺王(首都蓟县,北京市)刘旦见到诏书后不肯哭泣,说,诏书的印封这么小,看着就假,我怀疑京师发生变故。于是派他宠信的臣僚寿西长(寿西,复姓)、孙纵之、王孺等前往长安,借口请示祭悼老爹刘彻的礼仪,暗中刺探朝廷动态。

酱香通鉴|燕刺王大做皇帝梦,隽不疑腰斩假太子

【这是燕王刘旦吗?看来现在演员都是小鲜肉,连个长得邪性一点儿的都挑不出来,呵呵】

前86年,刘弗陵下诏,奖赏刘旦钱三十万,增加其封国人口一万三千户(当为霍光等辅臣决策,安抚刘旦)。刘旦看着诏书,心中冷笑,说,皇帝的位子,本来就应该是我的,岂用别人来赏赐!于是与皇族中山王(首府卢奴,河北省定州市)刘昌的儿子刘长、齐王(首府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刘将闾的孙子刘泽等,密谋反叛。

刘旦声称,老爹刘彻生前曾经下诏,特许他掌握其封国内各级官吏的任免权(七国之乱后,中央法令规定,封国国君不准过问封国行政),整顿封国的军队,防备非常事变。野心家身边从来都不缺抬轿子的,郎中(王宫禁卫官)成轸对刘旦说,老大,你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干坐着怎么行?必须得抢回来啊!就您的号召力,只要一起兵,燕国之内,既使是妇女也都会奋臂追随啊!

刘旦听了这话,喜出望外,就与刘泽密商。俩人拟制了一份文书,宣称刘弗陵不是刘彻的亲生儿子,而是由朝中权臣拥立的,天下应当共同讨伐!然后,大量誊抄,派人到各郡国广为传发,以动摇百姓之心。刘泽计划返回齐国后从临淄发动兵变,击杀青州刺史隽不疑(隽读如倦)。

衣赐履说:我们在《你知道刺史和州牧是怎么来的吗?》一文中介绍过,刺史是武帝刘彻于前106年设置的中央政府官员,级别不高,年俸六百石,职能是对各州进行监察督导,在各州既没有常设机构,也没有实际的管辖权。刘旦准备谋反时,齐国已改为齐郡,郡政府跟青州刺史办公处,都设在临淄。史书记载刘泽阴谋击杀刺史,我们推测,武帝后期,刺史可能已在各州建立了常设机构,其权力可能已经高过太守。

另,齐国此时已经被撤销,刘泽作为前王室成员,如此积极地参与到谋反事业中去,当然是希望刘旦谋反成功,他可以恢复王爵。

刘旦在燕国招揽各地奸邪之徒、地痞流氓,收集铜铁制造铠甲武器,多次组织阅兵活动,整训骑兵、步兵,发动老百姓进行大规模围猎活动,以训练将士、马匹的作战能力,等待约期一到,立即举兵谋反。郎中韩义等多次劝阻刘旦,刘旦的皇帝梦正做得兴奋不已,哪容耳边有人聒噪?遂将韩义在内的十五名官员处死。

就在此时,瓶侯(封地在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南)刘成(菑川王【首府剧县,山东省寿光市南】刘建的儿子)得到刘泽准备谋反的消息,立即通知了隽不疑。八月,隽不疑逮捕了刘泽等人,上报朝廷。中央派大鸿胪丞(藩属事务部主任秘书)到齐郡处理,审讯中,刘旦被供出。刘弗陵下诏,刘旦是至亲(毕竟是亲哥),不许追究,而将刘泽等全部处死。擢升隽不疑为京兆尹(首都长安特别市长)。

衣赐履说:这种谋反,总觉得史书记载不太对劲儿,就跟过家家似的。既然刘旦、刘泽广发造反檄文,隽不疑还需要瓶侯刘成来报告消息吗?

酱香通鉴|燕刺王大做皇帝梦,隽不疑腰斩假太子

【隽不疑,给汉昭帝解决了大问题】

隽不疑担任京兆尹,官民对他都很敬服。他老娘挺有意思,总是“干扰”隽不疑的工作,每当他巡视各县,审查囚徒的判处情况归来,老娘就会问,给受冤屈的人平反了吗?救活了多少人?如隽不疑平反了冤案,老娘就高兴,多吃一碗饭;如没有平反之事,老娘就生气,当天绝食。因此,隽不疑为官,虽然执法严格,却并不残忍。

前82年,有个男子,乘坐牛车来到未央宫北门(未央宫正门向南,但呈递奏章,或官员们请求面见皇帝时,都在北门),自称是前太子刘据(武帝太子,被人陷害后兵变失败,自杀。因母亲是卫子夫,又称卫太子,谥号戾太子,可参详拙文《江充大兴巫蛊狱,太子被逼起兵变》),公车(宫门接待官)将此事奏闻朝廷。刘弗陵下诏,命三公、九卿、将军、中二千石官员一同前往辨认。长安城的老百姓,也都是凑热闹的主儿,呼啦啦未央宫外聚了好几万吃瓜群众。

官员们见到那个男子,竟然都无法分辨,谁也不敢发言(刘据是刘弗陵的大哥,前太子,一旦是真身,这皇位究竟应该归谁,就不好说了)。隽不疑最后才到,二话没说,立即叫人把该男子抓起来。

有人对隽不疑说,老隽啊,你是没见过卫太子,这人长得太像了,没准儿真的是呢,你就这么抓了不好吧?

隽不疑说,春秋时期,卫国太子卫蒯聩因违抗卫灵公之命出逃,后其子卫辄继位,拒不接纳其父回国,此事得到《春秋》的肯定。刘据得罪了先帝,逃亡在外,就算当时没死,如今自己又回来了,也是国家的罪人,你们怕什么呢!

于是将该男子押送到诏狱。刘弗陵与大将军霍光听说后,称赞隽不疑说,公卿大臣就应当由这种精通经典、明白大义的人来担任。于是隽不疑在朝中名重一时,其他身居高位的人都自愧不如。后经廷尉审讯,果然是场骗局。那位自称是卫太子的人本是夏阳(陕西省韩城市)人,姓成,名方遂,住在湖县(河南省灵宝县西),以占卜为业。刘据逃亡湖县时,他的一位侍从曾经在成方遂处占卜,曾惊讶说,你的身材样貌简直与太子一般无异!成方遂听到此言之后颇为动心,希望借此取得富贵。成方遂被定以诬罔不道之罪,腰斩。

衣赐履说:这个事儿,隽不疑处理得非常完美,至少,对昭帝刘弗陵和霍光而言如此。霍光和刘据从小一起长大,熟得不能再熟,如果只是辨别真伪,最合适的人就是他,他为什么不去?他是没法儿去啊!万一真是刘据,他霍光可怎么处理啊!这里有个细节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就是连宰相田千秋都到了,隽不疑身为京兆尹,居然最后一个才到?原文为“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隽不疑最后一个到,到了二话不说,立即把人绑了押走。我们想问,刚才他去哪了?依我猜测,他应该是去向霍光请示去了,这个事儿应该怎么处理。霍光是首席辅政大臣,如果只是被动地让别人去辨认是否前太子,那他就太没水准了。此时,还是那个原则,

政治高于一切。即使真的是前太子回来了,也不能让他危及国家政权,必须严密控制,稍有不慎,各路野心家就会利用这个机会,横生各种事端,轻则政局混乱,重则天下倾覆。

因此,处理这个事儿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把人拘了再说,之后,不管真假,一刀杀了,以绝后患。这里,一句“京兆尹不疑后到”,向我们透漏了诸多信息,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