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通鑑|燕刺王大做皇帝夢,雋不疑腰斬假太子

衣賜履按:我們有時會覺得,帝王們經常疑神疑鬼,防兒子,防兄弟、防大臣,就跟防賊似的,是不是神經過敏啊?還真不盡然。昭帝劉弗陵繼位,才八歲,三哥劉旦可能已經三十開外,心裡能服氣嗎?不服就要謀反,而且是三翻五次地反,我們細細道來。

武帝劉徹逝世不久,朝廷下詔通知各諸侯王。昭帝劉弗陵(本年九歲)的三哥、燕刺王(首都薊縣,北京市)劉旦見到詔書後不肯哭泣,說,詔書的印封這麼小,看著就假,我懷疑京師發生變故。於是派他寵信的臣僚壽西長(壽西,複姓)、孫縱之、王孺等前往長安,藉口請示祭悼老爹劉徹的禮儀,暗中刺探朝廷動態。

醬香通鑑|燕刺王大做皇帝夢,雋不疑腰斬假太子

【這是燕王劉旦嗎?看來現在演員都是小鮮肉,連個長得邪性一點兒的都挑不出來,呵呵】

前86年,劉弗陵下詔,獎賞劉旦錢三十萬,增加其封國人口一萬三千戶(當為霍光等輔臣決策,安撫劉旦)。劉旦看著詔書,心中冷笑,說,皇帝的位子,本來就應該是我的,豈用別人來賞賜!於是與皇族中山王(首府盧奴,河北省定州市)劉昌的兒子劉長、齊王(首府臨淄,山東省淄博市東臨淄鎮)劉將閭的孫子劉澤等,密謀反叛。

劉旦聲稱,老爹劉徹生前曾經下詔,特許他掌握其封國內各級官吏的任免權(七國之亂後,中央法令規定,封國國君不準過問封國行政),整頓封國的軍隊,防備非常事變。野心家身邊從來都不缺抬轎子的,郎中(王宮禁衛官)成軫對劉旦說,老大,你失去了皇位繼承權,乾坐著怎麼行?必須得搶回來啊!就您的號召力,只要一起兵,燕國之內,既使是婦女也都會奮臂追隨啊!

劉旦聽了這話,喜出望外,就與劉澤密商。倆人擬製了一份文書,宣稱劉弗陵不是劉徹的親生兒子,而是由朝中權臣擁立的,天下應當共同討伐!然後,大量謄抄,派人到各郡國廣為傳發,以動搖百姓之心。劉澤計劃返回齊國後從臨淄發動兵變,擊殺青州刺史雋不疑(雋讀如倦)。

衣賜履說:我們在《你知道刺史和州牧是怎麼來的嗎?》一文中介紹過,刺史是武帝劉徹於前106年設置的中央政府官員,級別不高,年俸六百石,職能是對各州進行監察督導,在各州既沒有常設機構,也沒有實際的管轄權。劉旦準備謀反時,齊國已改為齊郡,郡政府跟青州刺史辦公處,都設在臨淄。史書記載劉澤陰謀擊殺刺史,我們推測,武帝后期,刺史可能已在各州建立了常設機構,其權力可能已經高過太守。

另,齊國此時已經被撤銷,劉澤作為前王室成員,如此積極地參與到謀反事業中去,當然是希望劉旦謀反成功,他可以恢復王爵。

劉旦在燕國招攬各地奸邪之徒、地痞流氓,收集銅鐵製造鎧甲武器,多次組織閱兵活動,整訓騎兵、步兵,發動老百姓進行大規模圍獵活動,以訓練將士、馬匹的作戰能力,等待約期一到,立即舉兵謀反。郎中韓義等多次勸阻劉旦,劉旦的皇帝夢正做得興奮不已,哪容耳邊有人聒噪?遂將韓義在內的十五名官員處死。

就在此時,瓶侯(封地在今山東省臨朐縣東南)劉成(菑川王【首府劇縣,山東省壽光市南】劉建的兒子)得到劉澤準備謀反的消息,立即通知了雋不疑。八月,雋不疑逮捕了劉澤等人,上報朝廷。中央派大鴻臚丞(藩屬事務部主任秘書)到齊郡處理,審訊中,劉旦被供出。劉弗陵下詔,劉旦是至親(畢竟是親哥),不許追究,而將劉澤等全部處死。擢升雋不疑為京兆尹(首都長安特別市長)。

衣賜履說:這種謀反,總覺得史書記載不太對勁兒,就跟過家家似的。既然劉旦、劉澤廣發造反檄文,雋不疑還需要瓶侯劉成來報告消息嗎?

醬香通鑑|燕刺王大做皇帝夢,雋不疑腰斬假太子

【雋不疑,給漢昭帝解決了大問題】

雋不疑擔任京兆尹,官民對他都很敬服。他老孃挺有意思,總是“干擾”雋不疑的工作,每當他巡視各縣,審查囚徒的判處情況歸來,老孃就會問,給受冤屈的人平反了嗎?救活了多少人?如雋不疑平反了冤案,老孃就高興,多吃一碗飯;如沒有平反之事,老孃就生氣,當天絕食。因此,雋不疑為官,雖然執法嚴格,卻並不殘忍。

前82年,有個男子,乘坐牛車來到未央宮北門(未央宮正門向南,但呈遞奏章,或官員們請求面見皇帝時,都在北門),自稱是前太子劉據(武帝太子,被人陷害後兵變失敗,自殺。因母親是衛子夫,又稱衛太子,諡號戾太子,可參詳拙文《江充大興巫蠱獄,太子被逼起兵變》),公車(宮門接待官)將此事奏聞朝廷。劉弗陵下詔,命三公、九卿、將軍、中二千石官員一同前往辨認。長安城的老百姓,也都是湊熱鬧的主兒,呼啦啦未央宮外聚了好幾萬吃瓜群眾。

官員們見到那個男子,竟然都無法分辨,誰也不敢發言(劉據是劉弗陵的大哥,前太子,一旦是真身,這皇位究竟應該歸誰,就不好說了)。雋不疑最後才到,二話沒說,立即叫人把該男子抓起來。

有人對雋不疑說,老雋啊,你是沒見過衛太子,這人長得太像了,沒準兒真的是呢,你就這麼抓了不好吧?

雋不疑說,春秋時期,衛國太子衛蒯聵因違抗衛靈公之命出逃,後其子衛輒繼位,拒不接納其父回國,此事得到《春秋》的肯定。劉據得罪了先帝,逃亡在外,就算當時沒死,如今自己又回來了,也是國家的罪人,你們怕什麼呢!

於是將該男子押送到詔獄。劉弗陵與大將軍霍光聽說後,稱讚雋不疑說,公卿大臣就應當由這種精通經典、明白大義的人來擔任。於是雋不疑在朝中名重一時,其他身居高位的人都自愧不如。後經廷尉審訊,果然是場騙局。那位自稱是衛太子的人本是夏陽(陝西省韓城市)人,姓成,名方遂,住在湖縣(河南省靈寶縣西),以占卜為業。劉據逃亡湖縣時,他的一位侍從曾經在成方遂處占卜,曾驚訝說,你的身材樣貌簡直與太子一般無異!成方遂聽到此言之後頗為動心,希望藉此取得富貴。成方遂被定以誣罔不道之罪,腰斬。

衣賜履說:這個事兒,雋不疑處理得非常完美,至少,對昭帝劉弗陵和霍光而言如此。霍光和劉據從小一起長大,熟得不能再熟,如果只是辨別真偽,最合適的人就是他,他為什麼不去?他是沒法兒去啊!萬一真是劉據,他霍光可怎麼處理啊!這裡有個細節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就是連宰相田千秋都到了,雋不疑身為京兆尹,居然最後一個才到?原文為“京兆尹不疑後到,叱從吏收縛”。雋不疑最後一個到,到了二話不說,立即把人綁了押走。我們想問,剛才他去哪了?依我猜測,他應該是去向霍光請示去了,這個事兒應該怎麼處理。霍光是首席輔政大臣,如果只是被動地讓別人去辨認是否前太子,那他就太沒水準了。此時,還是那個原則,

政治高於一切。即使真的是前太子回來了,也不能讓他危及國家政權,必須嚴密控制,稍有不慎,各路野心家就會利用這個機會,橫生各種事端,輕則政局混亂,重則天下傾覆。

因此,處理這個事兒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把人拘了再說,之後,不管真假,一刀殺了,以絕後患。這裡,一句“京兆尹不疑後到”,向我們透漏了諸多信息,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