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深夜翻來覆去睡不著,就想看看最近有什麼好電影值得一看。畢竟是深夜,科幻恐怖驚悚全部pass掉,看個文藝片助眠比較好。翻著翻著看見了一部叫《少年時代》的電影。點進去看了看是“愛在”三部曲的導理查德·林克萊特,頓時心生好感,然後發現這部電影竟然用了12年去拍,可謂是用心良苦。於是暗搓搓的點開,準備享受深夜的驚喜。

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整部電影是用時間堆砌起來的,一般導演也不會這麼拍。但是林克萊特就是這麼別出心裁,拍了12年。其實這部電影沒有特別具體的劇情,就是一個普通美國家庭的12年。拍了12個夏天。看著曾經小小少年到後來風度翩翩。

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按美劇的標準說,《少年時光》大概對應的是《成長的煩惱》,雖然片中家庭算不得模範家庭,而且男主角小朋友也沒有長殘,但是平均十幾分鐘的每一季都秉承著有發展,有矛盾,有解決,有新加人物等等原則。特別喜歡劇作的一點是對其中所有的這些東西都不做解釋,從不鋪墊前史,也不交代人物關係,丟給觀眾去腦補,實際上這也是減輕劇情冗長感的一個做法,但是真的很有效。

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人物塑造其實也比較平面化,父親一直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母親是不甘於中產階級郊區家庭主婦,求自我實現的現代知識女性,找了一個新丈夫和一個新男友,最後都成了酒鬼;貫穿全片的則是男主角始終被教育的兩個問題“你好好想想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和“你一定要負責任”,後面一個說了太多次就讓人有點煩了。

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影片中的音樂也非常有時代感,甚至是當時的新聞。每一個事件的出現都標誌著時間的前進。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當年流行金曲。主演談論的伊拉克戰爭、911事件,手機、車子的變化,布什到奧巴馬的更迭,一切都緊密結合當年時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加上這次林克萊特平實的劇作,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這些都會產生是生活記錄的錯覺。

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這種似是而非之感就是林克萊特的電影風格。電影與時間緊密的結合,時間推動電影情節,電影與時間產生美妙的化學反應,觀眾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也許觀影世界裡林克萊特才最懂時間與電影的關係,電影在時間裡發酵,電影揭開面紗的那天散發醇香,傾倒影迷。

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林克萊特的電影記錄下小男孩的12年的成長,也順帶了美國(德州)風情畫的展示。美式小孩的成長環境、接受的教育,對比會發現這跟中國小孩的成長經歷有太多的不一樣。比如他們的上課方式、家庭作業,家長對學習的監督方式,大學前自己工作攢錢買車、繳學費,孩子父母的相處方式,孩子更像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依附於父母的寄生蟲,美國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權和發展渠道,父母只是給建議,不會干涉孩子的決定。比如梅森選擇了攝影課程,本來想離家更遠但最終選擇德州大學也是自己的決定。孩子成年後通常自己出去打工掙錢,如果錢足夠父母也通常不會再給予經濟上的幫助,不再受父母資助的孩子也不再受父母約束,就像梅森姐姐說的:“經濟上獨立了,就可以不再聽父母的話了。”

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影片最後,梅森進入了大學,和幾名剛認識的大學校友去爬山,夕陽西下,跟拍的梅森和一女孩的攝影畫面,像極了“愛在”系列的跟拍畫面,嗯,沒錯一個時代又在面前鋪開了,那是梅森的“青年時代”。

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某雜誌採訪林克萊特:“如果拍續集,將男主的故事一直延續下去會是怎樣?”林克萊特開玩笑似地假設:“男主上了大學,畢業,過了幾年去歐洲旅行,在火車上邂逅了一位心動女生……”果然,林克萊特就像是一個時間鑄造者一樣,用12年展示一個少年的養成,用18年闡述一段愛情。人生美好的30年,像是一個預謀家一樣。說不定,《少年時代》真的是“愛在”三部曲的前傳也說不準。

這裡是時君播報,感謝大家的關注。我們下週再見。

屬於每個人的少年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