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代》原來我是這麼長大的

這是 祺石 的第 1

篇電影推薦

電影可以彌補現實中不曾經歷過的人生,但如果有這麼一部電影,它將你的生活真實完整地呈現在大熒幕上,畫面語言細節都寫實到讓你驚訝,若是這樣,你會有什麼思索?

有人說,這部電影代表著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又有人吐槽這是一位導演的12年流水帳。可我覺得,在真實時間流逝的前提下,每個人都變化的自然、熟悉、讓人認可,而人正容易被種種細節所打動。影片中時間的印記隨處可見:主角們的體態面貌變化,電子產品和遊戲的更替,時代金曲大串燒,美國總統從布什變成了奧巴馬,主角父親的古董車換成了新款SUV等等。

理查德·林克萊特是一位擅長掌握時間這一電影要素的優秀導演,他執導的《愛在》三部曲很好體現了這一要素,成為了許多影迷的入坑之作,有時間我會好好來聊聊這個三部曲。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這部關於一位少年從6歲到18歲成長曆程的電影:

《少年時代》原來我是這麼長大的

《少年時代》海報

電影的各個角色性格背景都很完整,主角梅森是一位生活在單親家庭的美國德州小男孩;有一位比他大幾歲、各方面都比他優秀的姐姐:薩曼莎;心懷大學夢但在夢想成真之前就從學生突然轉變成一位母親角色的單親媽媽;一位年輕時愛搞音樂的嬉皮少年但在之後的劇情裡成了對兩位孩子生活、學習乃至思想上影響甚多的孩子們的親生父親;還有性格迥異的繼父們,以及不同時期的良師益友。就像你隔壁鄰居家發生的那些事兒,電影把在近似真實背景下生活的角色們的實況展現在了你面前。

《少年時代》原來我是這麼長大的

梅森的良師益友

梅森是典型的內向的美國男孩,喜歡塗鴉、收集稀奇古怪的標本、對於學習心不在焉、總是被姐姐比下去、熱愛著自己喜歡的攝影,幼年時的異想天開,青春期的自我認知和情感悸動,最後步入大學的全新展望。在不同的年齡和環境下這個男孩很多地方像極了我們自己。導演是在給自己女兒拍攝家庭錄影帶時萌生了拍攝這一部電影的想法,於是選擇在男主演每年的暑假拍攝幾天,連續拍攝了12年。各個角色都在鏡頭下長大、老去,觀感驚奇。

《少年時代》原來我是這麼長大的

12年在近三個小時的電影中快速劃過

全片的段落剪輯都是快速切換,上一秒還是學生和教授,下一秒就成了新的一組家庭;上一個鏡頭還是男孩羞澀地和喜歡的女生攀談,下一個鏡頭就是派對結束之後在車裡的擁吻。導演大概是想告訴我們,時間就是如流水一般穿梭過我們的生活,無聲無息,不知不覺

親生父親和單身母親的角色在影片中也是很重要的存在。父親年少時犯下過錯,成長之後將生活感悟教授給最愛的子女,希望他們懂得更多人生的真諦。

《少年時代》原來我是這麼長大的
《少年時代》原來我是這麼長大的

母親在艱難的生活中重新回到大學課堂完成年少時未成的遺憾。這在外人看來已經圓滿,但她卻在最後男孩將要離開家去往外地讀大學時控制不住地哭訴:“我本來覺得人生還會有更多。”

《少年時代》原來我是這麼長大的

但其實誰的人生不是這樣,我們都曾想用力抓住手中的細沙,可生活總是無情地撐開我們的手隨時間揚起風塵。《少年時代》的魅力在於它折射出了我們自己,像一本厚厚的相冊,記載了一段人生,讓人驚奇它與我們的相似,也嘆息承認每個人生都有的不完美。

可誰又知道,梅森進了大學會不會和新認識的女生有何發展呢?母親辛苦了半輩子之後一個人是不是又可以再去尋找年輕時想完成的夢呢?父親重組家庭有了新的孩子,他的未來又會如何呢?

其實生活,不就迷人在當下的真實和前程的未知嗎?

— E N D —

————————————————————————————————

© Copyright Qi_STONE Studi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