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原来我是这么长大的

这是 祺石 的第 1

篇电影推荐

电影可以弥补现实中不曾经历过的人生,但如果有这么一部电影,它将你的生活真实完整地呈现在大荧幕上,画面语言细节都写实到让你惊讶,若是这样,你会有什么思索?

有人说,这部电影代表着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又有人吐槽这是一位导演的12年流水帐。可我觉得,在真实时间流逝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变化的自然、熟悉、让人认可,而人正容易被种种细节所打动。影片中时间的印记随处可见:主角们的体态面貌变化,电子产品和游戏的更替,时代金曲大串烧,美国总统从布什变成了奥巴马,主角父亲的古董车换成了新款SUV等等。

理查德·林克莱特是一位擅长掌握时间这一电影要素的优秀导演,他执导的《爱在》三部曲很好体现了这一要素,成为了许多影迷的入坑之作,有时间我会好好来聊聊这个三部曲。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部关于一位少年从6岁到18岁成长历程的电影:

《少年时代》原来我是这么长大的

《少年时代》海报

电影的各个角色性格背景都很完整,主角梅森是一位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美国德州小男孩;有一位比他大几岁、各方面都比他优秀的姐姐:萨曼莎;心怀大学梦但在梦想成真之前就从学生突然转变成一位母亲角色的单亲妈妈;一位年轻时爱搞音乐的嬉皮少年但在之后的剧情里成了对两位孩子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影响甚多的孩子们的亲生父亲;还有性格迥异的继父们,以及不同时期的良师益友。就像你隔壁邻居家发生的那些事儿,电影把在近似真实背景下生活的角色们的实况展现在了你面前。

《少年时代》原来我是这么长大的

梅森的良师益友

梅森是典型的内向的美国男孩,喜欢涂鸦、收集稀奇古怪的标本、对于学习心不在焉、总是被姐姐比下去、热爱着自己喜欢的摄影,幼年时的异想天开,青春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悸动,最后步入大学的全新展望。在不同的年龄和环境下这个男孩很多地方像极了我们自己。导演是在给自己女儿拍摄家庭录影带时萌生了拍摄这一部电影的想法,于是选择在男主演每年的暑假拍摄几天,连续拍摄了12年。各个角色都在镜头下长大、老去,观感惊奇。

《少年时代》原来我是这么长大的

12年在近三个小时的电影中快速划过

全片的段落剪辑都是快速切换,上一秒还是学生和教授,下一秒就成了新的一组家庭;上一个镜头还是男孩羞涩地和喜欢的女生攀谈,下一个镜头就是派对结束之后在车里的拥吻。导演大概是想告诉我们,时间就是如流水一般穿梭过我们的生活,无声无息,不知不觉

亲生父亲和单身母亲的角色在影片中也是很重要的存在。父亲年少时犯下过错,成长之后将生活感悟教授给最爱的子女,希望他们懂得更多人生的真谛。

《少年时代》原来我是这么长大的
《少年时代》原来我是这么长大的

母亲在艰难的生活中重新回到大学课堂完成年少时未成的遗憾。这在外人看来已经圆满,但她却在最后男孩将要离开家去往外地读大学时控制不住地哭诉:“我本来觉得人生还会有更多。”

《少年时代》原来我是这么长大的

但其实谁的人生不是这样,我们都曾想用力抓住手中的细沙,可生活总是无情地撑开我们的手随时间扬起风尘。《少年时代》的魅力在于它折射出了我们自己,像一本厚厚的相册,记载了一段人生,让人惊奇它与我们的相似,也叹息承认每个人生都有的不完美。

可谁又知道,梅森进了大学会不会和新认识的女生有何发展呢?母亲辛苦了半辈子之后一个人是不是又可以再去寻找年轻时想完成的梦呢?父亲重组家庭有了新的孩子,他的未来又会如何呢?

其实生活,不就迷人在当下的真实和前程的未知吗?

— E N D —

————————————————————————————————

© Copyright Qi_STONE Studi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