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理查德·林克萊特是誰?可能很多人初次看《少年時代》時,對導演的名字完全是一臉茫然的,但是如果提起他大名鼎鼎的“愛在”系列(《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日落黃昏時》、《愛在午夜降臨前》),可能很多影迷,特別是那些文藝青年就會如數家珍一般唸叨個不停。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當年原本只是一部帶有實驗性質的《愛在黎明破曉前》,後來卻意外的一炮走後,並每隔九年推出一部新的作品。最終形成一段長達二十七年的電影人生,令人對往昔歲月心生感慨的同時,引發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時間”是理查德·林克萊特鍾愛的主題,“愛在三部曲”間隔的九年,給我們留下足夠的間隙揣摩發酵愛情的深意。這一次,《少年時代》超越前作,毫無顧忌地讓鏡頭一路追著時光飛奔,不斷記錄下那些被我們忽視並且忘卻的,短暫卻又美好的人生瞬間。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十二年的時間裡,同一批演員的演繹,這樣的記錄此前在好萊塢的電影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演員在伴隨這電影故事進展的同時,他們自身也在不斷的成長,並且通過不斷變化的表演和臨場發揮的臺詞帶給電影更加別緻的意蘊和思想。

少年長出胡茬,父母生出皺紋,伴隨著《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戰》不斷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通過電影中駛向遠方,望向窗外的眼神向銀幕前的我們致意。

僅僅這一富有深意的設計就足以讓人明晰理查德·克林萊特為什麼能夠憑藉這部長達160分鐘充滿記錄感的電影,在柏林電影節最後的收官階段,引起觀眾強烈的歡呼和鼓掌。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很少有人能夠像理查德·林克萊特這樣能夠沉得住氣,花上十二年去拍攝完成一部看似虛無縹緲的電影。

他做到此前從來沒有人能夠做到的堅持如一,用攝像機記錄下了一位男孩從六歲到十八歲的光陰歲月,同時也是屬於一個家庭,甚至是一個時代的故事。

從童年時的懵懂到青春期的叛逆,再到成年後的穩重,每個人幾乎都能這位叫做梅森的少年身上看到了一絲自己往昔青春的影子,也能透過男孩的視角看到一個似是自己家庭的故事。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有些人看這部電影,因為忍受不了電影敘事的繁瑣和漫長,還沒看到最後就匆匆對電影下了屬於自己的定義,說本片能夠獲得那麼多讚揚,完全就是因為有真實的成長記錄這種噱頭。

然而影片真的如這些人所說的那般不堪嗎?花12年時間就為了去拍一個近乎流水賬的故事,就未免太小看林克萊特了。即便,退一萬步講,將真實的成長記錄凝練成電影,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藝術創作。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少年時代》中摻雜了許多導演自己的童年記憶,但更多是以電影主人公,一個在電影開頭年僅6歲小男孩成長的視角去描摹生活,記錄下匆匆而過的時代瞬間。

從這一點上來看,電影不僅僅是一段個人經驗的重現,而是一幅更具普世性的當代美國風情畫。並且相比傳統好萊塢紀錄精英階層或者中產階級愛情與生活故事的電影,《少年時代》的普世性顯得更加難能可貴。電子科技的發展、哈利·波特、9·11事件、美國大選……或大或小的個人與社會事件在家庭成員漫不經心的對話中投射著自己的影響。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雖然《少年時代》具有近似於紀錄片的表現形式,但同時《少年時代》卻不是《人生七年》紀錄片的簡短版,它並非是在漫無目的的鋪展尋覓,電影所展現的生活片段是具有目的性。

雖然很多橋段在沒有明確劇本的情況下,存在著大量即興表演的成分,可實際上電影發展整體的框架和主線早已經在電影開始的那一剎間就完全確定下來了。

所以如果我們仔細留意電影中的許多情節鋪展,表面上看起來繁瑣和平常,但是深究起來卻是一直在“日常的平庸”和“瞬間的趣味”之間,保持著完美的平衡。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我認為這部電影反映了人們自己的生活,就像人一出生是感覺不到界限的,只是單純的在活著。當一個人慢慢長大,他就會慢慢產生對事物的印象,他的世界也會因此慢慢變大,他也會越來越有‘自我’這個意識。在有些物種中,個體只是部落的一部分,它不是自我的。但對我來說,一個個體應該是一種慢慢形成的自我認知,通過對家長、兄弟姐妹、文化、學校等身邊的事物對比,得出的一種感官上的意識形態。”

《少年時代》的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後來在接受採訪時,是如此回憶起電影創作的。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伴隨著電影主人公的不斷成長,伴隨著青春歲月的一去不復返,電影開頭那個躺在草坪上仰望天空的孩童也成長為了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人。

一路走來,他有所失去,曾經的童稚,對世界充滿神秘的幻想與憧憬,已然消逝的無影無蹤,變成了電影最後奔向生活和希望的衝動。

我不禁想起自己曾經在著名的成長小說《奇峰歲月》讀過的一句話:年復一年,我們生命中與生俱來的那神秘的本質逐漸離我們而去,這就是人生……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是啊,有誰會不喜歡這樣的電影。平靜而自然,沒有任何戲劇性的衝突和矛盾。大多數人會在成長中遇到的“死亡”命題,在導演的再三考慮下淡出電影的故事之外。

曾經那些在同類型成長電影中經常看到並且佔據電影大量篇幅的初吻和性,《少年時代》將它們統統撇開,只是將其作為主人公成長過程中的小小注腳,轉而用梅森的三次遠足區隔和標誌他人生中的不同階段。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基於現實的日常觀察,讓電影有一種非同尋常的親合力,飾演父母的伊桑·霍克和帕翠西亞·阿奎特更是將這種平易近人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

插入了大量深刻議題和思想的對話風格,幾乎與“愛在三部曲”如出一轍,父母與兒女天南地北、絮絮叨叨的聊天與爭吵之中飽含著的是兩代人之間的細膩而真摯的親情,與政治、藝術這些帶有特殊含義的標籤毫無關聯。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毫無疑問,理查德·林克萊特的創作精神是值得人們尊敬和欽佩的。在物慾橫流、快速消費的時代當下,電影的製作也與時俱進,大量的電影人一味亦追求電影創作的速度和數量,而忽略了電影本身應該具有怎樣的價值深度與思想內涵。

從這一背景上來看,今天好萊塢還有理查德·林克萊特這樣的電影人能夠沉下心,細細打磨出《少年時代》這樣的小成本獨立電影實在是不易。所幸,願意和導演一起堅持本心的還有一群有著高超演技的演員。

呈現在銀幕上的成品,最終沒有讓我們失望。還記得,當時首映現場那不絕於耳的鼓掌和歡呼,已經證明了一切。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少年時代》同時也不僅只是一部關於孩童成長的影片,它同時也記錄下了為人父母的辛酸苦辣。

特別是在影片開頭,父母關係不可挽回的破裂,讓子女一起不可避免地牽連其中,雖然揪心。但是細細想來,現實的生活不就常常如此嗎?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

電影最後,子女與父母的告別同樣充滿了親情與生活的思考,十幾年的光陰如白駒過隙,一眨眼子女就已經成年,並且面臨著要獨自去往遠方求學的現實。

或許是在梅森的身上,母親突然認清了自己青春歲月消逝的現實,所以在梅森要獨自離開家去往大學時,母親突然忍不住的痛哭……是啊,成長的歲月、青春的故事就是這樣的短暫,同時又如此的不平凡。故人無法依舊,唯記憶之光仍在心中閃耀。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就像《追風箏的人》中,那句名言說的那般,“我不記得那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我只知道記憶與我同在,將美好的往事完美的濃縮起來,如同一筆濃墨重彩,塗抹在我們那已經變得灰白單調的生活畫布上。”

帕特麗夏·阿奎特飾演的母親,同梅森一起,經歷了12年的歲月,那種母親的堅強、隱忍與偉大被帕特麗夏詮釋的真實而又自然。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還有伊桑·霍克,12年,他還是那個老樣子,甚至可以說,還是“愛在三部曲”裡,那副玩世不恭、真情真性的樣子,只不過在三部曲中他深愛的是他命中註定的賽琳,而在《少年時代》裡他深愛且掛念的是不斷成長,不斷變化的兒女。

還有梅森的姐姐以及影片中其它大大小小許多角色的表演都極其自然,生活化,沒有一絲表演的痕跡。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看著駕駛著汽車的梅森在一望無際的公路上向著未來一路前行。我在不禁激動的同時,帶著深深的傷感。

人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當一切都已遠逝,當你奮力划行,想要追溯往昔,新的世界卻像江河濤浪一般卷持著自己浮沉而下的時候,人們總會回憶起一個遙遠的印象……

《少年時代》:一部青春史詩

伴隨著成長,伴隨著見識與缺憾的累積,人們會開始懂得這印象的可貴。因為它只閃爍這麼一瞬,然後就消失,就熄滅,就永遠的失而不得了。

而在它消失和熄滅的同時,它也帶走了你的一段青春,一段永遠銘記在心的歲月輪廓。當你知道自己真的失去了它的時候,你會感到自己的記憶多了一道年輪,自己的生命逝去了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