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智慧

道教醫學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日常養生理念,對於個 人健康的指導、治療患者的規劃和社會的經濟價值,都具有 非常重大的意義。

也許我們並不需要“藥神”,我們就是自己的“藥神”。


道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智慧


01


不治以病治未病——未病先防與已病防變

《黃帝內經》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之所以聖人不等病已經發生再去治療,而是治療在疾病發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亂事已經發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發生之前。

如果疾病已發生,然後再去治療,疾病已經形成,然後再去治理,那就如同臨渴而掘井,戰爭的時候才去製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嗎?


道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智慧



“不治已病治未病”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闡明瞭“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變。

未病先防——《黃帝內經》提出:“上工救其萌芽。”也就是說疾病雖然還沒有發生,但已經出現了某些徵兆,或者是疾病還處於萌芽狀態時,就應該採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漸。從而防止疾病的發生。未病先防旨在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襲。

已病防變——疾病發生的初期,就應該及時採取措施,積極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和傳變,這是對“治未病”理念的第二重內容。


道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智慧



元朝醫學家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中說:“是故已病而後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充治,所以明攝生之理。”

寓意是要防病於未然,不要等病入膏肓了才四處求醫,也引述暗示我們做人做事都要做到未雨綢繆。從根本意義上講,人類醫學應該是關於“健康”的學問,而不是關於“疾病”的學問。


道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智慧


治療“已病”只是在疾病發生後不得已的應對措施,是“消極醫學”;而“治未病”,防患於未然才是積極主動的。預防為主,防重於治,應該說是中、西醫的共識。

02


未病先防重在於養生養病

預防疾病最好的辦法就是養生,趁自己的身體還健康,趁自己還年輕,就應該好好待它。生病以後如何面對處境?尤其是長期性的慢性疾病,不僅僅需要堅強的精神意志,更需要合理科學的養生法則。

未病先防重在於養生,主要包括:法於自然,調理精神情志,保持陰平陽秘這三個方面


道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智慧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黃帝內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法於自然之道,則可以盡享天年。

法於自然就是按照自然之道行事,遵循自然的法則開展各種活動。

從養生角度上來說,法則自然就是要讓個人的身體按照本身的自然規律運行,不要任意妄為地糟蹋自己的身體,遵循四時早晚的休息規律,一切順乎自然之物的天性,

則不會過早的耗費自身的精氣神,否則只能像《老子》中說的“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未老先衰。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一句“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簡單說是“精神”不要外洩,精氣和神氣與意念相融、留在體內,留存於五臟六腑之間,並與天地與大自然生息相處。不要外洩。

正氣內存還有什麼病呢?什麼病都沒有了,因此就有了“病安從來”之說。


道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智慧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體現的就是一種健康的狀態;而疾病狀態則是陰陽失調失衡的狀態,所謂“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體現的則是一種疾病的狀態。

其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對現代科學也不無啟發意義很多疾病患者,會傾其所有甚至還會通過借貸,把一生的積蓄花費在治療上。

在社會上流行一句話,健康是最好的投資,擁有健康,就是在努力掙錢和攢錢。健康是一種責任,因為健康不是一個人的,它是愛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這個大家庭的。

所以最好不要生大病,一旦生病,不僅僅是病人需要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而且還會出現經濟透支、家庭破碎和麵臨死亡的精神壓力。


道醫“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智慧


要想健康,我們就得從日常養生做起。道教醫學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為主導思想,就是未病時防得病,已病時防發展、防惡化。

治病始於防病、防病有賴於養生,這就是道教醫學和道教智慧帶個現代社會和現代醫療的巨大養生價值和經濟價值,把道教醫學養生觀用於日常生活中,做到形神共養、飲食適度、動靜適宜,就能頤養天年、健康長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