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打猎射杀了樵夫,尉迟恭的父亲做出了如此判罚,至今为人称赞

隋唐英雄很多,名垂青史也是不乏,而大众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的往往不是正史,而是历史演义小说,因而所了解的既有真实的也有虚构的,久而久之,往往有人将演义小说当作正史来看,虽不可取,但演义小说自有其可取之处,比如,他更能让人接受,易懂,传播范围更广等等,只是说,在看历史演义小说之时,要定位,不能将小说里的人物事迹百分百等同于正史里的人物。

此人打猎射杀了樵夫,尉迟恭的父亲做出了如此判罚,至今为人称赞

尉迟恭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尉迟恭,乃唐代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也是我们家家户户所贴的门神之一,尉迟恭一生戎马,大小战役无数,所立战功无数,深得唐皇李世民之喜爱。在许多正史书籍之中对于尉迟恭有着很高的评价,然而尽管正史里对于尉迟恭的事迹有着浓厚的笔墨数量,但是对于其家室背景(先祖)却似乎难以找到,而关于尉迟恭的父亲是谁?有些书籍里记载为尉迟伽,但正史里相关的个人事迹描述却是很少,那么演义小说呢?跟着笔者悔昔来看看吧!

在《兴唐传》里,尉迟恭的父亲不叫尉迟伽,而叫尉迟仪,乃马邑县知县,在隋末腐败的官场,尉迟仪可谓是一股清流,清官一个!而且在处理案件上也是非常的有章法,在审案判案时在情、法上做得非常到位,举个事例,书中讲道:

在马邑县有个比较有钱的姓乔的人家,户主叫乔公山。有一日,这乔公山,闲来无事,便拿着弓箭出去打猎,在山上看见了一只梅花鹿,这乔公山喜出望外,赶紧拈弓搭箭,向那梅花鹿射去,没想到,嗖的一声,箭正要接近梅花鹿的时候,那梅花鹿却拔腿跑了。而此时,梅花鹿背后正好有一个打柴的汉子刚好出现,那箭径直射向了他,打柴汉子心口中箭便一命呜呼了。打柴汉子的妻子将乔公山告上了县衙,尉迟恭的父亲县令尉迟仪为了审清案件,他特意到了事发地进行了查看,并叫仵作认真的验证了尸身,通关推断、观察、审理等,尉迟仪明了乔公山尸误伤人命,而非有意为之。

此人打猎射杀了樵夫,尉迟恭的父亲做出了如此判罚,至今为人称赞

唐朝县令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自古道,杀人偿命,然而,尉迟仪在断此案的时候却并非按此信条的,而是另辟蹊径,给出了一个圆满的处理结果。如何?且听笔者悔昔继续道来:

他将乔公山、打柴汉子的妻子叫到府衙听后断案发落,他对打柴汉子的妻子说:“乔公山的确一箭射死了你的丈夫,常言道,杀人偿命,但是乔公山与你相公无冤无仇,此次伤人命乃误伤。如果我让他抵命的话,你得丈夫也活不过来。不如,我调解,乔公山是个有钱人家,大财主,你向他要个赔偿价,如何?”打柴汉子的妻子经过尉迟仪的一番劝说,觉得尉迟仪说得很对,现实便是如此,于是她开口向乔公山说:“好吧,那就让乔老爷赔一顷地给我,那我就不追责了。”乔公山说:“你要一顷,我给你五顷地好了,如此可以吧,不过,你得给我字据,就是保证以后不能再提此事了。”打柴汉子的妻子同意,当场立了字据。

此人打猎射杀了樵夫,尉迟恭的父亲做出了如此判罚,至今为人称赞

乔公山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如此,一场官司也就如此解决了,乔公山赔偿了五顷的地,性命保住了,而打柴的汉子妻子虽然失去了丈夫,但他得到了该有的赔偿。如此结案也算是完美。后来,乔公山认为尉迟仪救了他感激不尽,几次送礼上门感谢尉迟仪,但都被尉迟仪拒绝了。他对乔公山说:“你这事,确实你不是故意杀人,我如此判案,也是两厢最好的结果啊!你如果送我礼物,就会让别人以为我对你有徇私之嫌,所以赶快拿回去吧!”

笔者悔昔,对于尉迟仪的为人还是持比较肯定的态度的,对于他断审的此案及其处置方法,我也觉得是处理的非常得体的,不仅如此,古往今来,读过此书的人,对于尉迟仪的此判罚,都是对其称赞不已。由于,隋末,朝廷腐败,尉迟仪也看破,对隋朝失去了信心,挂印辞官,过上隐居的生活!(文:潘悔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